-
文章
-
頻道
-
地區
-
季節
-
標簽
文章
-
影片文章 1:32
有田燒(伊萬里燒)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品,連17世紀歐洲王公貴族都想收藏!比德國麥森歷史更悠久的瓷器就在日本!
傳統工藝 日本人/名人 歷史- 191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工匠製作「有田燒」的宣傳影片 此宣傳影片為Japanese Craftsmanship所製作,內容將介紹以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燒製的陶器。 這部影片只有2分鐘左右,因此推薦想知道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是如何製作、並更深入理解其歷史及文化的朋友觀賞。 本文將依照影片內容詳細說明日本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有田燒」。 日本美麗的和式餐具目前廣受外國人矚目;除了有田燒之外,也有越來越多遊客為了體驗陶藝、製作屬於自己的餐具而來到日本觀光。 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歷史可追溯至1600年代 照片:有田燒的咖啡杯 有田燒是產自佐賀縣有田町及鄰近地區的瓷器,也被稱為「伊萬里燒」,是擁有超過400文化背景的日本傳統工藝。 其悠久的歷史甚至比歐洲第一家製造瓷器的工廠「麥森(Meissen)」還早了100年。 過去人們曾在佐賀縣有田町的有田泉山瓷石場發現瓷器的原料──陶石,這裡也是伊萬里・有田燒的起點。 由於歐洲在17世紀時還無法製造陶器,白、薄、硬又帶有光澤的有田燒便廣受歐洲貴族青睞,17世紀後期也從日本輸出至海外。 這時瓷器是從佐賀縣伊萬里市的港口出貨,因此也被稱為「伊萬里燒」。 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特色及知名重要文化財 有田燒是一種質地純白、薄且堅硬的瓷器;表面光滑,且敲打時會帶有微微的金屬音。 在白底繪有花樣,素燒後經過工匠一筆一畫仔細描繪,顏色相當鮮豔;這種上色技巧也擁有反映當代文化的特色。 有田燒的另一項特徵則是因上色(著色)及塑型方式不同,而擁有各式各樣的表現法(種類)。 其中主要有「白瓷」、「陽刻」、「染付」、「色繪」、「青瓷」、「琉璃釉」、「鏽釉」、「辰砂」等,每種都堪比藝術品,也是美術傑作。 有田燒也是評價極高的日本傳統工藝,「色繪牡丹獅子文銚子」及「染付花卉文德利」等超過10件作品更獲選為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財。 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傳統生產、製造方式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製造有田燒需經過採石→成土→捏土→塑型→素燒→釉下彩→施釉→燒製等8道步驟,因此其一大特色就是每個作品都需要許多人分工合作完成。 位於佐賀縣的九州陶瓷文化館館長──鈴田由紀夫先生在影片中表示: 「有田燒是需要分工的產業,也擁有能夠供應許多人的系統。」 風土孕育了文化,這項傳統工藝品直至今日仍藉由多名工匠之手持續問世。 影片中也介紹了有田燒的製作過程,請大家務必觀賞。 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價格和商品 照片:有田燒 「陶器市集」 有田燒也是經常在日常生活派上用場的餐具;夫妻碗或馬克杯更是送禮首選。 高價的商品可以超過100萬日圓,但暢貨品的飯碗價位較親民,有些不用1000日圓就能買到。 Amazon、樂天等購物網站也有販售許多有田燒,其中特別受到消費者歡迎商品的就是咖啡杯、馬克杯及茶杯等。 在每年黃金週時舉辦的活動「有田陶器市」能以實惠價格購買有田燒,因此也有人為此前往當地觀光。 總結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文化與魅力 透過影片可接觸有田燒的歷史,並欣賞有田町優美的街景,以及製作瓷器的工匠技藝。 日本傳統工藝「有田燒」的歷史更比享譽全球的知名瓷器工廠「麥森」還要悠久。 看完這部2分鐘左右的影片可理解有田燒的歷史、產業、特色及工匠技藝,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敬請從影片中盡情感受日本傳統工藝品「有田燒」的魅力吧! -
影片文章 3:12
能夠感受日本文化的美麗皮革工藝品「甲州印傳」。花色多達數十種的甲州印傳,一定能讓人找到喜愛的款式。職人製作印傳的影片也千萬別錯過!
傳統工藝 歷史- 234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的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 這部由「傳統工藝 青山廣場」所製作的《手技TEWAZA「甲州印傳」koshu lacquered deerhide》,是一部介紹日本傳統工藝──甲州印傳的影片。 甲州印傳是一種主要以鹿皮和生漆加工而成的傳統工藝品。 隨處可見職人匠心巧手的高級甲州印傳,是跨越時代深受世人喜愛、富有魅力的逸品。 影片當中介紹了甲州印傳的製作方法和相關商品。 請務必透過影片,一覽日本自古流傳至今的甲州印傳之美。 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的起源 甲州印傳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說在距今約1300年前的奈良時代就已經出現。 使用印傳技術製作的足袋(分趾襪)被收藏在奈良正倉院的寶庫裡;用印傳做成的書信箱,則收藏在奈良縣的東大寺內。 進入江戶時代之後,江戶甲府城內的甲州印傳產業欣欣向榮,甲州印傳的袋子成了庶民之間的潮流用品。 職人巧手之下的甲州印傳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甲州印傳是指將鹿皮或羊皮等原料仔細鞣製後,經過染色並用生漆畫上圖案的真皮製品。 甲州印傳的特徵,是觸感柔軟卻又堅韌不易損壞。 以下簡單介紹影片當中的印傳製作流程。 1.熱燙摩擦(影片0:29~) 用燒熱的抹刀燙過皮革表面之後,再用銼刀把皮革磨平整。 2.圖紙(影片0:45〜) 3.上漆(影片1:01〜) 職人必需正確區別每種漆的顏色特徵。 4.燻製(影片1:54〜) 有一些顏色需要煙燻才會顯色。 5.縫紉(影片2:21〜) 其他詳細的步驟介紹通通都在影片裡。 所有作業流程都拍成了影像,非常容易理解。 最能展現甲州印傳技術的工藝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山梨縣甲府市印傳屋的店面,販售著許多加入甲州印傳文化、職人手工製作的精品。 印傳屋的創始人──上原勇七使用天然的稻稈燻烤鹿皮,製作出質地柔軟的甲州印傳作品。 印傳屋眾多商品中,特別推薦的是甲州印傳的長夾、口金零錢包、名片夾和印章盒、日式花紋的提袋等等。 以盛開的櫻花為主題的櫻花小町系列也非常搶手。 甲州印傳的完成品介紹從影片2:47開始。 最近幾年,甲州印傳也曾與Gucci和Tiffany等精品品牌推出合作商品,數次掀起話題。 此外,與Hello Kitty、龍貓等可愛動漫角色合作的商品,亦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甲州印傳的產品也有在Amazon或樂天等網路商店販售,何不直接買來試用看看呢? 甲州印傳介紹的總結 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是可以感受日本文化魅力的時尚商品。 正如影片所介紹,手工精心製作的甲州印傳,不僅具有良好的質感,又兼具耐用性,可以長久使用。 影片的2:33開始,可以看到職人談論甲州印傳的特徵:「甲州印傳的特色就是有各式各樣的花紋,光是同一種商品就可以有數十種的顏色花樣,使用者可以體驗隨喜好自由選擇的喜悅。」 請務必購買、使用一次充滿日本傳統文化魅力的甲州印傳產品喔。 -
影片文章 4:55
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樂器「琴」已經踏進了藝術領域!琴的美麗音色,源自於工匠的技術!
傳統工藝 歷史- 890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的傳統樂器──琴 「想要知道由職人製作、具有日本風味的傳統工藝」 「想要聽聽日本傳統的日式樂器、弦樂器的樂曲」 這次要為想接觸傳統日本、更加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各位介紹這部影片。 《琴的製造過程介紹》是由「邦樂NAVI」製作的影片,介紹埼玉縣「MITSUYA琴製造」的職人在琴工房從零開始製作琴的整段過程。 琴美麗的音色來自於從古代傳承至今的職人技術。 這篇文章將解說影片當中介紹的「琴」的製作方式以及琴的歷史、流派。 影片當中介紹的琴的製作過程,優美得令人一刻也不捨得移開目光。 另外,影片的BGM是用MITSUYA琴製造的古箏彈奏的瑤族舞曲。一邊聆聽古箏的美麗音色,一邊欣賞琴的製造過程吧。 日本的傳統樂器──琴的歷史 照片:彈琴的動作 琴是一種日本的傳統樂器,其歷史與起源都相當古早。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古事記》裡,就已經有描述彈奏琴的場面。 西元前10世紀左右的彌生時代遺跡當中,也曾發現疑似琴的殘骸。一般認為,當時琴是一種用於施咒的樂器。 一般的琴有十三根弦,但江戶時代曾經有過更多弦的十七弦箏。 在日本,「琴」、「箏」、「和琴」、「一弦琴(須磨琴)」、「二弦琴(八雲琴)」、「七弦琴」、「大正琴」都是稱為「KOTO」樂器的樂器。 琴跟箏常常被混為一談。區分琴、箏的方法是:琴是透過按壓琴弦的位置決定音程,而箏則由稱為「柱」的可動式支柱調節琴弦的音階。 這些琴類樂器,都需要用套在手指上的琴爪或是直接用手指撥動琴弦演奏。 除了琴之外,日本自古流傳的日式樂器還有尺八、宮太鼓、小鼓、鳴子、木魚、 -
影片文章 1:51
有400年以上歷史的南部鐵器!一個可以用一輩子,還可以補充鐵質,在海外也大受歡迎的日本傳統商品!
傳統工藝- 215 次播放
- Vimeo
關於南部鐵器介紹影片 這部是由「東北STANDARD」製作的影片《東北STANDARD 05 岩手縣 南部鐵器》。 影片中「空間鑄造」的鑄鐵作家岩清水久生先生接受專訪,為我們介紹南部鐵器。 敬請觀賞這部介紹日本自古傳承的傳統產業和工藝的影片。 南部鐵器為何?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南部鐵器是有長達400年歷史的鐵器。 有東北地區岩手縣水澤的南部鐵器和岩手縣盛岡市的南部鐵器,兩者歷史不同,現在所稱的南部鐵器是指岩手縣盛岡市的南部鐵器。 盛岡的鑄鐵可追溯至慶長時代盛岡藩主南部氏興建盛岡城之時。 南部鐵器做成的商品有鍋、釜、風鈴、燭台、茶壺、炒菜鍋、熱水壺等,最有名的是茶道中使用的「鐵瓶」。 鐵瓶的開端是由南部藩第28代藩主「南部重直」委託京都的小泉仁左衛門清行製作的高品質鐵製茶釜。 當時雖被用作茶釜,但沒有壺口和把手,經多次改良,成為如同影片0:47看到的有壺口和把手的形狀特徵。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現代人也因使用了南部鐵器,容易缺乏的鐵質也能得到補充。 補充鐵質可以改善肩頸僵硬、預防貧血。 用南部鐵器將自來水煮開,也有去除石灰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優先開發武器的政策,岩手縣的鐵製品生產遭到禁止,一度面臨危機,直到戰後才恢復生產,1975年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南部鐵器的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作業工程1. 壓模(影片 0:02~) 製作南部鐵器的原型。 作業工程2. 押圖紋/畫出紋理 成為南部鐵器原型的鑄型乾掉以前,押出霰・龜甲・松・櫻花、雲龍・山水等圖紋。 作業工程3.模具烘烤 以大約1300度的炭火燒鑄型。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作業工程4. 進行溶解(影片 0:13~) 將溶爐溫度設定至約1400~1500度,將溶鐵倒入鑄型中。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作業工程5. 釜燒(影片 1:17~) 將鐵器從鑄型中取出,用大約800度高溫的炭火蒸燒約30~40分鐘。 作業工程6. 上色/完成 用銼刀處理壺口等細節的鐵瓶表面。 在表面塗上酢酸鐵溶液混茶水的液體,出現光澤後就大功告成。 南部鐵器的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這部影片的0:41之處,鑄鐵作家岩清水久生說到「南部鐵器雖是歷史的產物,但我想讓它成為現代人容易使用的工具」。 影片的0:52之處,岩清水久生還說到「我還推出『燒肌磨』這樣的商品,鑄鐵成型後,用自己的想法磨出形狀」,是南部鐵器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商品。 看完影片對南部鐵器產生興趣的人,可以到樂天市場等網路商店購買,現在就不妨上網看看吧! 南部鐵器的老字號岩鑄、釜定、鈴木盛久工房、oigen等也有推出人氣商品,價格在數千日元不等。 現在也有推出可用在IH爐的南部鐵器蒸飯鍋,以及五顏六色的茶壺(影片 1:42起)。 肯定有人想問生鏽的話怎麼辦?南部鐵器就算稍微生鏽在使用上也沒問題,好好保養是可以用一輩子的。 敬請觀賞深受外國人喜愛的南部鐵器介紹影片! -
影片文章 2:12
宮城縣跨越的傳統工藝品「常盤紺型染」擦手巾世代吸引所有人心!一定要看一次這部介紹將傳統的火炬傳承到未來的女性的影片!
傳統工藝- 177 次播放
- Vimeo
關於「常盤紺型染」的影片介紹 《宮城縣 常盤紺型染》是由「東北STANDARD」製作的影片。 影片中介紹的女性,是東北地區宮城縣仙台市的染布廠「名取屋染工場」的染物職人——佐佐木邦子。 在影片中,職人回答了遇見傳統手工藝品常盤紺型染的契機,以及該工藝品的起源和傳統。 傳統日本手工藝品「常盤紺型染」是什麼?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常盤紺型染是一種在江戶時代末期,在宮城縣仙台市發展成熟染色技術。 當時,東北地區沒有能夠使用不同顏色絲線編織花樣的技術,所以衍生出了在圖紙上設計花樣再進行染色的「常盤紺型染」技術。 「常盤紺型染」的技術由秋田縣的染布廠「最上屋」傳到了仙台的染布廠之後,因貼附身體的柔軟性與華麗清晰的花紋兼備,這項技術在明治到昭和初期發展到極致。 與紡織品不同,常盤紺型染的特點之一,是可以大量生產。 常盤紺型染雖然起源於東北地區的秋田縣橫手市,但實際發展成產業是在宮城縣仙台市。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使用常盤紺型染技術染色的物品被稱為「仙台浴衣」,名聲響徹日本全國。 因為過去只使用藍色染色,所以被稱為「常盤紺型」。但是現代染色時會使用各種顏色,所以又被稱為「常盤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的服裝從日式轉變為西式,所以常盤紺型染技術已經不常用在衣物上了。影片當中介紹的名取屋染工場,現在主要生產常盤型的擦手巾、門簾、旗幟、簾幕、旗幟、日式短外套「半纏」和小飾品。 常盤紺型染的製作方式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從影片的0:41可以看到,首先將常盤紺型放在白布上,並塗上膠。 塗上膠的地方,在布料染色之後,會變白並成為布料上的花樣。染布的過程在影片1:49處。 為了染出細緻的花色,圖紙使用一種將絲線埋入圖紙的「糸入(itoire)」技術。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這些全都是由職人手工製作的。 常盤紺型染的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vimeo screenshot 影片當中,「名取屋染工場」的佐佐木邦子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她在20多年前清理倉庫時發現了許多100多年前的常盤紺型圖紙,因為覺得讓以前職人們的心血就這樣失傳實在太浪費,所以開始接觸常盤紺型染,希望多少能推展給更多人了解。 佐佐木邦子擔任館長的「常盤型傳承館」,也會舉辦體驗教室。 如果對日本傳統的染織物有興趣的話,歡迎去參加看看喔。 常盤紺型染也有在網路上販售。 1000日圓左右就能買到熱門的擦手巾。 透過影片,深入認識受到年輕人與外國人喜愛的常盤紺型染吧! -
影片文章 0:53
輕鬆攀登海拔3000公尺級別的「乘鞍岳」!擁有高達20公尺的雪壁和紅葉等的乘鞍岳可謂能夠享受到四季變幻大自然的絕好景點!
自然 觀光/旅遊- 207 次播放
- Vimeo
長野縣岐阜縣"乘鞍嶽"登山視頻介紹 這是「odenkuuuuuuun」製作的介紹跨越飛驒山脈南部(北阿爾卑斯)的長野縣松本市與岐阜縣高山市,並被列為日本百座名山的人氣山岳「乘鞍岳」的影片《1分鐘匯總乘鞍岳登山》。 此影片記錄了影片製作人「odenkuuuuuuun」於9月登乘鞍岳時的情形。 雖然影片僅有54秒,但卻足夠傳達了乘鞍岳的魅力。 何謂松本市和岐阜縣間的乘鞍岳 照片:乘鞍岳山頂 乘鞍岳是由海拔3026公尺的主峰「劍峰」和23座山峰、7大湖和8個平原組成的複合型火山(集合火山),並被選為日本百名山,其不僅深受日本人喜愛,在外國觀光遊客當中也極富人氣。 據說最近一次噴火是2000年前的惠比壽岳的噴火。 位於飛驒山脈南部(北阿爾卑斯)乘鞍岳山頂的乘鞍神宮,自古就被人們所信奉。影片0:47起可閱覽。 在信州地區,將最初接受朝日之洗禮的山岳稱為「朝日岳」。 海拔2702公尺的疊平為登山口,至山頂大概高約300公尺左右,有的路線1個半小時即可登頂,即使是初級者也可輕鬆攀越。 但是,到了海拔3000公尺左右天氣易變,另外全年氣溫較低,請穿戴好防寒服裝前往登山。 乘鞍岳登山的人氣環山漫遊路線為畳平~蠶玉岳~劍峰路線(約1個半小時)和乘鞍高原~乘鞍岳登頂路線(約5小時40分)。 還有遠足路線,畳平背側的國立公園有很多高山植物盛開 ,可邊漫步於池水周邊和散步小道,邊享受花田之美景。 大自然之中的乘鞍岳,到了秋季,可欣賞到非常美麗的紅葉。 9月中旬~10月上旬為最佳觀賞時期。 7~9月的夏日期間,清早運行有日出公車,可從海拔3000公尺級別的山頂眺望日出。 這可是拍照絕好的上鏡景點。 乘鞍岳還有幾個山間小屋,可放心住宿。 有很多設施還整備有大浴場,有的設施還令人感覺到彷彿入住於旅館或酒店中一般。 為保全大自然等,前往乘鞍岳時,由於自家車會受到管制,因此需要利用觀光大巴、接送巴士或計程車等。 一般車輛也禁止通行,鶴池停車場當然也無法利用。 從奧飛驒溫泉鄉平湯溫泉的「honoki平巴士總站」或「平湯溫泉巴士總站」可前往乘鞍岳。 乘鞍岳的道路有岐阜縣一側的乘鞍Skyline和長野縣側的乘鞍Ecoline,可享受公路自行車或自行車的騎行。 這裡還舉辦有騎行大會,如「山地自行車in乘鞍」或「乘鞍Skyline・自行車爬行」等活動。 乘鞍岳周邊值得推薦的觀光景點情報 照片:乘鞍岳雪壁 乘鞍高原的乘鞍Skyline Open自5月15日至6月中旬期間可觀賞到雪壁「雪之迴廊」。 雪壁最高處達20公尺,高聳於乘鞍Skyline一側,令人彷彿行走於神秘光景之中。 影片0:17起可看到乘鞍岳9月仍有積雪,可自行登山後享受夏日滑雪。 當然冬季期間雪場也會開業,可體驗滑雪和雪板等冬季運動。 乘鞍岳有落差50公尺的「三本瀧」,被列為日本瀑布100選之一。 據說此瀑布自古便是被人們信奉的對象,修行者們曾經還在此修行過。 乘鞍岳疊平的人氣活動為「星空觀察會」,可一邊聽著導遊的講述一邊觀看滿天的星空。 乘鞍岳介紹總結 這篇有關介紹乘鞍岳的文章您覺得怎麼樣呢?。 影片中介紹了有關登山的情形,但其實乘鞍岳是可透過四季來感受大自然的觀光景點。 請通過這雖簡短卻足夠描繪有乘鞍岳魅力的54秒影片,來體驗一下乘鞍岳登山的氛圍吧。 【官方網站】乘鞍岳、乘鞍Skyline官方網站 https://norikuradake.jp/cn.html 【Tripadvisor】乘鞍岳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298102-d2318270-Reviews-Mt_Norikura-Chubu.html -
影片文章 12:33
日本傳統藝能中的「能劇」充滿著自古流傳的歷史、魅力及堅持!只要了解日本傳統藝能,就會更加喜愛日本!
傳統文化 日本人/名人- 517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傳統藝能與古典藝能的「能劇」之影片介紹 「想欣賞日本傳統藝能」 「想觀賞充滿歷史風情的日本藝術」 像這樣對日本有興趣,想欣賞日本傳統藝能的朋友應該不少吧! 本文要為這樣的朋友推薦充滿日本文化及歷史的「能劇」。 這部是「ANA Global Channel」所製作的影片,介紹的是觀世流能樂師山階彌右衛門的《NOH - Yaemon Yamashina/Interview - IS JAPAN COOL? DOU(能 - 山階 彌右衛門)》。 影片中將「能劇」這個日本傳統藝能的魅力及歷史毫不保留地介紹給大家。 在這部長達12分半影片當中,從9:29開始可欣賞到能劇現行劇目中的《葵上》。 大家可要看到最後喔。 何謂日本傳統藝能暨古典藝能的能劇?其歷史淵源為何? 能劇的歷史從影片0:34處的觀世流能樂師,山階彌右衛門開始介紹。 日本傳統藝能中的能劇可追溯至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擁有長久的歷史。 此乃由觀阿彌與世阿彌這對藝術家親子完成,並以觀世流之名創為流派,傳承至今日。 能樂師的內心思緒透過「歌」「芝居」「舞」「型」及表達演員心情的「語」等各種要素表露無遺,讓觀眾讚嘆不已。 山階彌右衛門告訴我們,日本傳統藝能的能劇簡單來說就像是深受全世界喜愛的歌劇或音樂劇。 能劇在1957年(昭和32年)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2001年(平成13年)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無形遺產。 能劇常跟日本傳統藝能暨古典藝能中的歌舞伎混為一談。但就歷史上來講,能劇是武家社會儀禮中採用的高雅藝能,歌舞伎則是大眾取向的娛樂。 能劇也可說是結合舞踏、音樂與演劇的綜合藝術。就讓我們先透過這個歷史悠久的日本傳統藝能,好好感受日本獨自的表現藝術吧。 日本傳統藝能暨古典藝能的能劇之魅力及欣賞方式 照片:能劇 能劇的表演在影片的1:13開始由觀世流能樂師山階彌右衛門介紹。 在名為能舞台的神祕劇場舞台上,負責地謠的仕手方(主角)及進行故事的脇方(配角)會以一般的內容為主題讓故事進展下去。 仕手方也是負責能會的主辦者,還要製作大小道具。 讓能劇氣氛更熱絡的囃子是笛子、小鼓、大鼓、太鼓等和樂器。 能劇前半部的「前仕手」跟後半部的「後仕手」之間會有一段更換衣服的時間。這段出現在故事中間的空檔時間會穿插狂言,讓觀眾在欣賞肅穆莊嚴的能劇的途中,還能觀賞滑稽逗趣的狂言,也算是能劇的魅力。 能劇還是一種幾乎所有劇目都要戴著能面進行演劇的歌舞劇,亦即影片3:14介紹的部分。 例如飾演神的時候要戴上神明能面,其他還有老人、老婆婆、惡黨、鬼等能面。 不過山階彌右衛門在影片3:42處提到,弁慶的劇目並不會戴上能面,而是要靠一張撲克臉來展現演技,以心來表演。 雖然觀眾看不見戴著能面的演員表情,但是卻能透過能樂的故事情節、舞以及和樂器演奏的音樂等來想像演者的感情及情景。 能劇有故事、舞及音樂,讓觀眾得以腦海中浮現各種場景,而每位觀眾的感受方式也會各有不同,這點應該也算能劇的魅力吧。 影片5:13開始介紹的是能劇表演的核心。 能劇最重要的是「架勢」,亦即抬腰、挺背、抬頭,以及靜聲滑步移動。 其所展現的魅力,是外表的美麗與優雅的舞步,以及承襲先祖的內在美。 在能樂堂的劇場公演的能劇 能劇會在以能樂堂為名的劇場裡進行公演。例如京都的金剛能樂堂、東京的國立能樂堂與寶生能樂堂、愛知名古屋的能樂堂,都是值得推薦的劇場。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臨。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傳統藝能的「能劇」的介紹總結 在訪問完觀世流能樂師山階彌右衛門之後,影片9:29以後可以欣賞到實際的劇目,《葵上》。 看完能劇的歷史及魅力的訪問之後,再來看這劇目的感受是不是會有所不同呢? 我們可以透過影片看到這篇文章來不及與大家分享的日本傳統藝能暨藝能文化的能劇歷史,以及能樂師在演出上重視的部分。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中了解到能劇的奧妙、歷史以及能劇相關的新情報喔。 希望各位在看了這段影片及文章之後對能劇會產生興趣。 想要體驗能劇的人,不妨考慮專為初學者規劃的表演節目,能樂大連吟。只要花上數個月的時間練習能樂《高砂》,就能粉墨登場,上台演出。 另外還有以能樂相關書籍為主的出版社「能樂書林」,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
影片文章 14:54
深受日本國內外矚目的華麗傳統藝術,「日本舞踊」自古傳承的美麗舞藝受到眾人喜愛。一起來看看日本舞踊家「花柳凛」的華麗舞姿吧!
傳統文化 娛樂/音樂 日本人/名人- 478 次播放
- YouTube
一起來認識受到國內外關注的日本傳統藝術表演「日本舞踊」! 日本舞踊是一種身穿華麗和服,並結合日本傳統音樂的舞蹈表演。 和能樂、狂言、歌舞伎、文樂同為日本傳統藝術,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 這部影片是由ANA Global Channel製作,日本舞踊家花柳凜女士的專訪。 首先請先觀看影片,感受一下這個日本古老藝術之美。 日本舞踊為何?從起源和歷史說起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舞踊的起源可追溯至神話時代。 大家都聽聞在天磐戶前天鈿女命引天照大神出洞的神話吧。平安時代以後,百姓開始跳一種名為田樂或猿樂的舞蹈,這些古代創作的舞蹈後來發展成能樂和狂言的文化。 日本舞踊要到江戶時代才正式出現在日本歷史當中。 400年前,出雲阿國開始在京都的四條河原演出歌舞伎。 當時女性在舞台上表演被視為傷風敗俗的事,於是出雲阿國扮成男裝在全國巡迴演出。 也因此,跳舞的風氣在全國開始普及。 影片中花柳凜為我們詳細介紹日本舞踊的起源和歷史。 日本舞踊的流派 現在日本舞踊有200種以上的流派,各個流派的技法和習慣都不同。 進到大正時代後,日本舞踊的種類急遽增加,各種流派也紛紛出現。 在眾多流派中,以花柳流、藤間流、若柳流、西川流、坂東流,這「五大流派」最受到關注。 各個流派也繼承名號持續到現在。 聽聽日本舞踊家花柳凜講述這項日本傳統 影片中的日本舞踊家花柳凜講述她對這項日本傳統的看法。 她認為,在不斷學習傳統的舞技之外,更重要的是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藉由日本舞踊傳達在現代日本逐漸消失的大和精神,成為一位能迎合現代觀眾的舞蹈家是她的目標。 花柳凜還在影片的3:03指出,為了能展現女性的美和傳神地演出各個角色,且讓觀眾一眼就能認出角色,髮型、妝容、服裝都需相當考究。 日本這項自古傳承的藝術至今仍延續著,世世代代都繼承著這舞台的燈光。 現代的日本舞踊 照片:舞踊 明治時期至昭和時期,乃至現代,學習傳統日本舞踊的人都不在少數。 對於出身良好家庭的孩子和女性,為了學習禮儀和養成高雅的氣質,日本舞踊是必學的才藝。 日本舞踊不僅在日本國內受到歡迎,同時也深受外國觀光客喜愛。 近年來,觀賞日本舞踊或參加日本舞踊體驗活動的訪日觀光客也增多。 穿著華麗的和服,體驗日本舞踊想必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吧! 日本舞踊的介紹總結 全國的劇場都有日本舞踊的演出。 可上日本舞踊協會網站查詢表演資訊。對日本舞踊感興趣的人,一定要親臨劇場觀賞! 影片的11:51起可以欣賞美麗的日本舞踊表演,敬請觀賞! -
影片文章 7:50
介紹活躍於米其林2星壽司店的紐約壽司師傅!還要徹底解析獲得全球認可的「和食」文化精髓!
美食 日本人/名人- 204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紐約壽司師傅的介紹影片 《Chef Masaki Saito’s Fish Aging Techniques Earned Him Two Michelin Stars — Omakase Sushi》為「Eater」所製作,影片邀請了活躍於美國紐約的壽司師傅進行訪談。 目前日本的壽司、懷石料理等已是全球所熟悉的和食文化。 「和食」文化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目前正逐漸被推廣至世界各國。 在工作場合中,中午聚餐時選擇健康的和食也成為一項共識。 這部影片將介紹活躍於紐約「銀座小野寺壽司 NewYork」的壽司師傅講究之處,以及和食的精髓所在。 只要看完影片,相信大家就能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為何會如此受到全球熱愛了。 關於日本的代表性料理――壽司 照片:壽司 壽司是一種將醋飯結合海產、生鮮魚貝類的食物,也是日本自古流傳至今的和食之一。 其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4世紀左右,當時東南亞民族為了長期保存魚類,而使用米將其發酵,這樣的吃法就此誕生。 雖然統稱為壽司,但種類相當繁多,包括握壽司、手卷壽司、稻荷(豆皮)壽司、散壽司、五目壽司(岡山散壽司)、押壽司、手鞠壽司、創作壽司、伊達卷壽司、太卷祭壽司、鮒魚壽司、柿葉壽司、鯖魚壽司、鯖魚押壽司,以及各地的鄉土料理壽司等,這些遍及日本全國的壽司做法和材料都各異其趣。 在日本,容易取得新鮮魚貨的地區往往會擁有許多人氣壽司店,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北海道、東京築地和銀座、富山縣、石川縣金澤和福岡等地。 一提到壽司,相信許多人都會馬上聯想到老字號的高級壽司店,並擔心預算不足。但其實只要到街上隨處可見的迴轉壽司店,就能以平實的價格享用壽司,因此也廣受觀光客歡迎。 壽司有鮪魚中腹肉、鮭魚、蔥花鮪魚、鮭魚卵、海膽、鮪魚大腹肉和當季海鮮等多種選擇,你最喜歡的壽司料是哪一種呢? 壽司除了有特殊的用餐禮儀,另一項要注意的就是專門術語,例如壽司飯稱為「Shari」、生薑稱為「Gari」等。 關於獲得米其林2星肯定的紐約壽司師傅――齋藤正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部影片將介紹「銀座小野寺壽司NewYork」米其林2星主廚齋藤正樹展現的壽司精髓,希望大家都能抽空欣賞。 齋藤正樹主廚出生於北海道,自幼即在海產資源豐富的環境下成長,「成為壽司師傅」對他而言或許可說是神的旨意。 雖然聽起來有些誇張,但看過本次介紹的影片後,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個說法再貼切不過。 雖然在日本也有不少人認為所謂的壽司就是醋飯配上生魚片,但其實原本的江戶前壽司必定會多下一道功夫,例如以昆布包裹魚肉、醃漬或炙燒等,而且這些技術純熟的步驟都不會破壞食材原有的風味,也可說是和食特有的職人技藝精髓。 壽司師傅也在影片1:29處表示「為了讓食材維持新鮮狀態,需使用鹽進行脫水」;3:36起也和大家分享「使用北海道昆布包裹,就能為食材增添昆布的鮮味、香氣和風味」。 影片1:44更開始介紹以菜刀完美肢解軟絲後,該如何烹調、製作出美味佳餚。 壽司師傅也說道:「如果火力太強就會變成是在烹煮食材,所以如果想要殺菌消毒、同時讓食材保持在生鮮狀態,掌握火侯就相當重要」。 此外,影片2:54也有介紹「要依照魚種選擇不同的醋來使用;還要用醬汁或高湯醃漬,讓魚肉熟成」。 在壽司世界中所謂的「煮」並非和煲湯一樣長時間開火慢燉,而是短暫涮過熱高湯而已。 使用醋或高湯醬油「醃漬」、稍微「炙燒」表面、以鹽或醋「緊實肉質」等熟成技術都是為了最大限度保存食材的原有風味。 雖然日本是和食的發祥地,但這些專業技術的本質卻往往被忽視遺忘,甚至該說這樣的精髓對你我而言都過於理所當然,所以至今都沒有機會深入理解。 但也因為如此,日本和食文化獲得全球認可的此時此刻正是最佳的時機,讓我們能夠接觸壽司及和食博大精深的職人手藝。 壽司的熟成技術並非「烹調」?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紐約的知名壽司師傅――齋藤正樹主廚表示「熟成並非烹調」。 烹調是充分加熱並賦予食材風味的技術,但這麼做會削弱動物還活著時所擁有的精力。 然而,1800年代後期誕生於日本的「熟成」技術能盡量長期維持生鮮狀態,並將動物的能量耗損控制在最低限度,因此不會破壞生食的口感和風味;也由於這項因素,若是鮮度不佳就不適合拿來熟成。大家可以從影片0:27起開始欣賞。 「熟成技術」在日本由於太過稀鬆平常,一般人若不是目標成為和食或壽司師傅的話,甚至根本不會留意,但在其他國家的人眼中卻是高度的技術,影片也讓我們再次理解了這一點。 在全球文化薈萃之地――紐約領會到的和食精髓 照片:紐約 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其中匯聚了全球各大飲食文化的大都市就是紐約,前往旅遊時還能輕鬆品嚐壽司吃到飽或外送和食。 美國是宅配披薩誕生的發祥地,因此外送服務相當受到歡迎;不僅如此,只要看過網路評價就會發現紐約客對和食的菜單有著透徹的理解。 壽司在海外也發展出壽司捲、加州捲等創新食譜;從壽司學院畢業的壽司師傅至今仍活躍於全球各地,其中紐約特別具有市場,也有眾多和食師傅在此大展身手。 雖然紐約的和食文化良莠參半,但在名店「銀座小野寺壽司NewYork」確實能夠體驗到傳統和食貨真價實的熟成技術精髓。 紐約壽司師傅的介紹總整理 照片:壽司 建議大家前往紐約旅遊時,不妨順路造訪「銀座小野寺壽司NewYork」,並試著親身體驗日本和食的精髓。 只要在異國享用壽司,相信就能以不同於平時的角度再次體認到和食的美好。 和食文化至今仍為全球各地的人們所喜愛,甚至連在紐約都品嚐到正宗風味。 享用平時吃慣的和食,應該也能幫助緩解時差帶來的影響。(笑) 首先就透過這部影片感受和食的美好,並看看活躍於紐約的壽司師傅有哪些講究之處吧! 【yelp】銀座小野寺壽司 NewYork https://www.yelp.com.tw/biz/sushi-ginza-onodera-new-york-2 -
影片文章 7:48
日本武士道劍道中自古傳承的「大和精神」。聽聽一流女劍士鷹見由紀子講述對劍道的看法及歷史
體育 傳統文化 日本人/名人- 590 次播放
- YouTube
一流劍士怎麼看待劍道? 本篇文章以日本一流劍士鷹見由紀子講述關於劍道的影片《KENDO - Yukiko Takami/Interview - IS JAPAN COOL? DOU(劍道─鷹見由紀子)》,為您介紹代表日本武士道之一的劍道。 女性劍士是如何講述她對劍道的看法? 關於鷹見由紀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鷹見由紀子擁有世界大賽的個人、團體冠軍紀錄,各方認可的日本一流劍士選手,影片中由本人親自講述劍道。 關於日本武士道之一的劍道 劍道是日本武士道之一,穿著劍道服、面具、小手、胴部等護具,用竹刀一對一對打的競技。 劍道是由古代的武士刀真劍格鬥發展而成,直接的起源據說是江戶時代後期發展出的古武士道劍術,穿著護具的竹刀訓練,直到幕末成為超越流派、廣泛流行的比賽。 現在的比賽和柔道等其他武士道一樣分作團體賽、個人賽。 不單只是贏得比賽那樣單純表現力量而已,透過每天的訓練、比賽,鍛鍊精神、技術、體格的「心技體」,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是武士道的目標。 不是單純追求實力的段位升等。 現在日本國內的劍道競技人口約170萬,是柔道16萬人口的10倍以上。 照片:劍道 具有歷史的武士道劍道作為傳統文化之一,日本許多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努力學習。 全國各地有無數個劍道場、劍道教室,現在許多人正在努力學習劍道當中的大和精神和禮儀。 參加比賽後,多少都會在意勝負結果,鷹見由紀子在影片中講述自己也曾有這樣的一段時期。 不過,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的劍道最重視的是尊敬對手和自身的人格成長。 和對手對打為前提的武士道競技劍道,比起勝負更重視對對手的尊敬,影片的3:45可以看到鷹見由紀子反覆強調這一點。 以禮開始、以禮結束的武士道劍道 照片:劍道 劍道是武士道中可以從事一輩子的競技,和其他武士道不同,講求的不是力量和速度,而是可以和對手一心專注對打,影片中鷹見由紀子表示,這就是劍道的魅力。 有對手才有武士道,透過學習劍道可以學習如何尊敬對手。 朝著修行的道場鞠躬,平安結束修行後再朝神壇鞠躬,透過這些習慣,養成每日修行時尊敬對手的心。 一流劍士對劍道的看法總結 這回為您介紹了日本一流劍士講述對劍道的看法的影片。 是一部可以了解武士道劍道的歷史以及當中奧義的影片。 影片中鷹見由紀子還講述了其他關於劍道的技巧、規則,敬請觀賞。 -
影片文章 10:07
茶室風建築是自古傳承自今、蘊含日本文化的傳統技術,千萬別錯過名匠分享對茶室風建築的想法
傳統文化 藝術/建築物 傳統工藝- 399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茶室風建築的介紹影片 傳統技術是日本的文化之一,而說到傳統技術就不可不提「大工(木匠)」這項職業。 木匠是相當符合傳統一詞的職業,職人們代代相傳的各種技術結晶正可謂日本文化的象徵,也足以稱之為藝術作品。 本次將透過ANA Global Channel製作的影片《Traditional Japanese carpenter/Interview - IS JAPAN COOL CRAFTSMANSHIP(茶室風建築木匠)》介紹日本流傳至今的傳統技術。 名匠將透過影片分享對日本自古流傳的茶室風建築抱有何種想法,大家也可從中理解到茶室風建築木匠這項傳承至今的職業蘊含著職人們超乎想像的堅持。 向茶室風建築名匠請教傳統技術與日本文化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本次影片中以講者身分登場的茶室風建築木匠――升田志郎先生也是繼承了傳統技術的名匠之一,並透過長年累積的經驗習得多項技術與技法。 目前建築業界多半引進機械作業,然而本次影片介紹的茶室風建築幾乎全靠手工打造,升田志郎先生也在影片中表示這種從設計到施工全程出自人手的工作正體現了日本文化。 代代傳承的日本文化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看完影片也能理解木匠這項職業奠基於傳統;在這一行的世界中,經驗與技術非一朝一夕就能習得、運用。 升田先生身為茶室風建築名匠,也在本次介紹的影片中和大家分享了無法一蹴可幾的業界甘苦談。 許多處於實習階段的人們會在茶室風建築的世界中彼此切磋琢磨、並從職人、師傅及名匠身上學習技術,一步步累積經驗。 木匠使用的工具也不會用過即丟,而是由師傅將歷史悠久的工具連同技術一併傳承給年輕世代,這一點在影片6:20起也有加以說明。 日本文化往往會在不起眼的小地方有所堅持,而傳統技術也不例外,自古傳承至今的建築技術中正充滿了這種平時不易察覺的小堅持。 以茶室風建築木匠之姿活躍於業界的升田志郎先生也在影片中憶及年輕歲月,並分享實習時代和前輩名匠的對話及傳承至手中的技術,相當值得有興趣的朋友一看。 影片也拍攝了工坊的作業過程,歡迎大家一同欣賞名匠的技術、俐落的身手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模樣。 茶室風建築名匠――升田志郎先生的訪談總整理 本文參考茶室風建築名匠――升田志郎先生的訪談,為大家介紹了日本的文化與傳統技術。 看完本次介紹的茶室風建築木匠升田先生的影片,相信大家都對日本文化與傳統技術的箇中精妙、以及建築的深奧之處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也同時對此產生興趣了吧。 敬請欣賞茶室風建築木匠――升田志郎先生的訪談影片,也建議大家親自前往京都的神社、寺廟及佛閣一窺其風貌,如此一來必能再次充分領略日本文化和傳統技術之美。 -
影片文章 23:05
令人目不轉睛的路面標線職人神技術!別錯過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近乎藝術的劃線技巧!
生活/商務- 767 次播放
- YouTube
來看介紹如何在道路上劃線(路面標線施工)的影片! 《2018 繪製道路標線 路面標線施工 4K版》是一部拍攝繪製日本道路標線風景的影片。 影片當中介紹的,是繪製東北地區青森縣青森機場內路面標線的神技術。 趕快來看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如何用神技巧在路上畫線吧! 超厲害的職人技巧,一定能讓各位大吃一驚! 影片當中介紹的道路標線,是日本道路工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照片:停車的Road Marking 日本的道路,為了確保交通安全,繪有各式各樣的路面標線。 這種畫線的技術又叫做「Road Marking」,是停車場、施工現場以及公共工程現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道路上的標線,幾乎都是由擁有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這項國家資格的職人施工繪製。 影片0:41處,可以看到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巧妙地操縱劃線機繪製標線的樣子。 影片當中介紹的路面標線施工順序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開始劃線之前,要先把路面清掃乾淨,並在路面打上記號和草稿。 影片3:12開始可以看到職人正在測量正確的距離,並使用稱為「成形標線」的專門道具貼出文字的形狀。 接著,操縱人稱「劃線機(路面標線施工機械)」的機器,在路面畫上文字。 轉眼間就用劃線機畫好文字的職人技術,讓人忍不住看到忘我。 要說這項技術是一門藝術,應該不會太誇張吧? 影片10:27處是這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居然要畫出「降車專用」這串複雜文字。 職人就是有辦法在貼上成形標線的草稿上,精準畫上美麗的線條。 關於在日本路上繪製標線的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 照片:在道路上畫線的機器 點開日本的求職網站,就能找到數件繪製道路標線的職缺。 即使沒有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的資格,也可以作畫標線的工作。 日本的道路標線,針對線條大小粗細、使用的塗料種類等等,通通都有非常仔細的規範。 只要學習這些知識跟作業技巧並通過資格考試,就可以以作業管理者身分,在各式各樣的施工現場工作。 在道路上畫線(路面標線施工)的影片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日本的道路上畫標線的路面標線施工技能士,可以說是守護日本道路安全的重要人物。 像是影片13:22處有多處曲線的標線,或是14:30處的複雜文字,遇上職人的巧手,全都是小事一樁。 請務必多看幾次影片,細細品味路面標線施工士的職人技巧。 平時無意間映入眼簾的道路上的文字,通通都是由這樣的職人技術畫出來的喔! -
影片文章 5:33
充滿日本風情的"澡堂"!通過東京都墨田區淺草的"荒井湯"的介紹視頻,瞭解一下日本傳統文化的澡堂吧!
生活/商務- 209 次播放
- YouTube
東京都墨田區的澡堂"荒井湯"視頻介紹 《Arai-Yu Sento - Tokyo - 荒井湯 - 4K Ultra HD》拍攝了位在關東地區東京都墨田區、鄰近東京晴空塔的錢湯「荒井湯」古色古香的模樣。 約5分鐘的影片當中,充滿了日本傳統的澡堂文化魅力。 日本雖然擁有許多如天然溫泉、超級錢湯等各種沐浴設施,但能夠享受充滿日式風情澡堂文化的傳統錢湯,也仍舊擁有大量支持者。 觀看影片,感受在日本傳統錢湯療癒身心的氣氛吧。 關於日本錢湯的歷史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錢湯指的是有加熱鍋爐設備的付費公共澡堂。 日本的澡堂文化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1200年以前的平安時代。 自古就受到人們喜愛的錢湯,進入江戶時代之後,成了庶民們的社交場所。 東京下町的墨田區,過去曾經有過100間以上的錢湯,但最近錢湯的數量正持續減少。 影片中的錢湯「荒井湯」的特徵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位在東京淺草的錢湯「荒井湯」,最大的特徵是有著與日本神社一樣的傳統「宮造」建築結構與高高煙囪。 荒井湯的建築外觀在影片的0:09處。 荒井湯的內部,則是由錢湯畫家繪製的油漆畫和磁磚圖案裝潢而成。 大浴場內牆上的葛飾北齋畫作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衝浪裡」(男湯)、「甲州三坂水面」女湯)也不可錯過。 荒井湯的內部裝潢在影片3:50處。 來去可以感受日本澡堂文化的錢湯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3:07處古早氣息的澡堂,讓不少日本人感到懷念。 最近,配合想要體驗日本錢湯的外國旅客需求,提供英文服務的入浴設施越來越多。 錢湯的魅力,是擁有鍺溫泉、按摩浴池、超音波浴池和藥浴池等各式各樣的浴池,讓人怎麼泡都不嫌膩。 在附設三溫暖的錢湯好好揮汗一番,也是舒爽不已的享受。 日本錢湯的規則和禮儀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錢湯是和許多陌生人共用的沐浴設施,所以有一些必須遵守的規定和禮儀。 ・泡澡前要先沖洗身體。 ・頭髮要綁起來避免泡水。 ・不在浴池內搓揉身體。 ・不把毛巾泡浸浴池。 ・互相禮讓使用浴池。 ・沖掉身上的汗水再泡澡。 遵守這些規則和禮儀,享受一段舒適的泡澡時光吧。 日本錢湯文化的觀光資訊影片整理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看過這部拍攝東京都墨田區的錢湯「荒井湯」的影片之後,讓人突然好想到日本的錢湯泡上一泡呢。 可以療癒身心靈的空間就在錢湯裡。 日本雖然也有24小時營業的錢湯,以防萬一,前往泡澡前還是要先確認過每間錢湯的營業日、營業時間和費用哦! ◆荒井湯◆ 【地址】〒130-0004 墨田區本所2-8-7 【交通方式】都營淺草縣「本所吾妻橋」站下車徒步約10分鐘 【入浴費用】成人(12歲以上)470日圓(※2019年11月的資訊) 【營業時間】15:30~24:00 【電話號碼】03-3622-0740 【Tripadvisor】荒井湯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66459-d8008153-Reviews-Araiyu-Sumida_Tokyo_Tokyo_Prefecture_Kanto.html -
影片文章 3:42
剪畫作家的真實作品「海章魚子」不像是一張紙做的細膩!介紹充滿匠人技術的4分鐘充滿魅力的視頻!
藝術/建築物- 338 次播放
- YouTube
只用一張紙作出來的剪紙作品「海章魚」厲害到不行! 這段影片是「Masayo Fukuda」所製作的「【切り絵】早送りで切り始めから完成まで『海蛸子』制作動画/Octopus Production Video」。 首先從這段影片0:01開始看。 看似一張章魚插畫的這個作品「海蛸子」,事實上是用剪紙作出來的。 作品標題為過去日文代表章魚的「海蛸子」。 剪紙作品不會將紙疊合或是拼接,而是只用一張紙切割製作。 其纖細而充滿藝術的匠人技藝是如何誕生的呢,就透過這段文章就來尋找剪紙畫的技法及師傅的手工秘密吧。 這段約4分鐘的影片將會以快轉方式介紹這個作品的製作過程。 師傅之手所帶來的神乎其技可說是在影片中一秒都不容錯過! 剪紙畫是什麼?「海蛸子」又怎麼作出來的?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2018年公開「海蛸子」這件作品的是剪紙畫作家切劍(福田理代)。 透過切劍之手所製作的作品特徵是栩栩如生的躍動感及將美麗透明感及陰影都用一張紙表現出來的技術。 宛如藝術品、美術品般的「海蛸子」製作時期約兩個月。 畫上「海蛸子」的圖畫,並操作自如地使用美工刀不斷裁切紙張,是教人失去理智的大工程。 實際進行工程的模樣可以在影片 0:30開始看到。 以她所製作的作品「海蛸子」為首,各種種類的作品只要在SNS上介紹開來,便會收到許許多多來自為其完成度大受感動的人們的評論。 在影片1:18開始看到的章魚眼,2:21開始可看到的吸盤,一切細節都有著栩栩如生的逼真感。 從簡單的剪紙畫開始挑戰吧 照片:用剪刀跟美工刀製作剪紙畫 說到製作剪紙畫,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難,事實上剪紙畫是初學者也能簡單體驗的藝術喔。 只要準備好色紙、剪刀跟美工刀,就開始設計圖案並剪裁吧。 要製作好看的剪紙畫,重點是要小心翼翼慢慢裁切圖案。 想知道更多剪紙畫作法的朋友不妨可以尋找能輕鬆體驗剪紙畫的教室吧。 奥深い世界の切り絵紹介まとめ 剪紙畫的深奧世界介紹統整 剪紙畫歷史悠久,在中國流傳是在南北朝時代開始製作。 剪紙畫雖然只是把一張紙剪剪切切就完成的簡單美術,不過就如這段「海蛸子」介紹影片一樣剪紙畫的世界可是非常深奧的。 看完影片的朋友肯定都訝異不已吧。 剪紙畫歷史悠久,在中國流傳是在南北朝時代開始製作。 剪紙畫雖然只是把一張紙剪剪切切就完成的簡單美術,不過就如這段「海蛸子」介紹影片一樣剪紙畫的世界可是非常深奧的。 看完影片的朋友肯定都訝異不已吧。 剪紙畫只要有紙、美工刀等材料就能製作,近年來作為興趣或鑽研而小有名氣。 你也來看看剪紙畫的作法,並感受那深奧的世界吧。 剪紙畫作為現在藝術、現代日本工藝品可說是足以於世界誇耀的技術。 -
影片文章 4:08
在東京都港區臺場的美術館「森大廈數碼藝術博物館·團隊實驗室」享受新感覺的數字藝術博物館!在展現在眼前的色彩鮮豔的空間裏體驗異國他鄉吧!
體驗/娛樂 觀光/旅遊- 129 次播放
- YouTube
お台場の美術館・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とは こちらの「Japan Explorers」が制作した「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4K60p]」は、東京都江東区のお台場にある観光地、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という美術館の映像です。 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は、立体的な空間にアートが描かれるという新感覚施設です。 動画では全編に渡り、色鮮やかな光に包まれた現代アート作品をご覧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今まで見たことの無いような、幻想的な風景を動画でご堪能ください。 お台場の美術館、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の作品をチェック!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人気スポットお台場にある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では、まず「Borderless World」と呼ばれる作品を見てみましょう。 動画の1:39から紹介されているのは、「ランプの森」と呼ばれる人気作品。 おびただしい数のランプが次々と色を変え、幻想的な世界を演出してくれます。 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の3階には「EN TEA HOUSE 幻花亭」と呼ばれるティーハウスがあります。 4階の「運動の森」エリアのマルチジャンピングは、全身を使って作品世界を堪能できるエリア。 体を動かして楽しむエリアなので、動きやすい服装で訪れるのがおすすめです。 こちらは動画の3:14よりご覧になれます。 教育を目的としたプロジェクト、「学ぶ!未来の遊園地」エリアもぜひ見てみましょう。 お台場の美術館、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の壮大なスケールに注目!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エプソン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によるアートには、なんと520台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と470台のプロジェクターが使われています。 10,000m^2というスケール感の広さで、これまでに体験したことのない複雑かつ立体的な世界を楽しむことができます。 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には、壮大なスケールの作品が約60作品展示されており、圧巻です。 ご紹介した以外にも、季節限定プロジェクトなどもあり、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の魅力に取りつかれ、何度も訪れるリピーターも多いのだそうですよ。 お台場の美術館、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の紹介動画まとめ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ご紹介した動画には、たくさんのライティングの中で異世界体験ができる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の魅力が凝縮されています。 この動画をご覧になって興味を持たれた方は、日本旅行や東京観光の際にぜひ、豊洲・お台場エリアの美術館、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へ足を運んでみましょう。 混雑することも多いので、見学は平日の昼間が狙い目ですよ。 ◆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 ・チームラボボーダレス◆ 【住所】東京都江東区青海1-3-8 お台場パレットタウン 2階 【交通アクセス】りんかい線 東京テレポート駅 出口Aより徒歩5分 / 新交通ゆりかもめ 青海駅 北口より徒歩3分 【入場料金】大人3,200円、子ども1,000円(※2019年11月時点) 【営業時間】平日 10:00~19:00、土日祝 10:00~21:00 【休館日】第2・第4火曜日 【駐車場】提携駐車場あり 【電話番号】03-6368-4292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森ビル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 - teamLab Borderless https://borderless.teamlab.art/jp/ 【トリップアドバイザー】森ビル デジタル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チームラボ ボーダレス、チケットと移動 https://www.tripadvisor.jp/AttractionProductReview-g298184-d15126254-MORI_Building_DIGITAL_ART_MUSEUM_teamLab_Borderless_Ticket_and_Transfer-Tokyo_Toky.html -
影片文章 4:51
外國遊客嚇了一跳!被選爲世界上最乾淨的機場的東京都大田區「羽田機場」,通過動畫和報道介紹連接東京和世界的羽田機場的執着!
新聞 藝術/建築物- 157 次播放
- YouTube
連接東京都和世界的東京都大田區「羽田機場」動畫介紹 「TOKYO MX」所製作的「世界一清潔な羽田空港! 外国人が驚くこだわりとは?」,其中介紹了榮獲英國調查評比公司每年發表的「世界最乾淨機場(The World’s Cleanest Airports )」的東京羽田機場的堅持。 於世界約550座機場中脫穎而出。 於2018年創下三年連續第五次的壯舉。 這段文章及影片會介紹連結東京與世界路線的羽田機場對於清潔的堅持。。 影片中可以理解在羽田機場工作的清潔人員對於工作的信念及堅持,並了解其被選為世界最乾淨機場的理由。。 另外還有訪日觀光客對羽田機場的美麗讚不絕口的訪問,對於日本人來說實在是開心不已呢。 連結日本東京及世界的羽田空港是什麼? 照片:羽田機場-國際線航廈-從展望台眺望 執行連結東京與世界的飛航的羽田空港是有許多旅客使用,為代表日本的機場。 在英國調查評比公司每年發表,表示機場清潔的排名竟然連續3年第一。 排在羽田機場之後有「中部國際機場(名古屋)」「仁川國際機場(韓国)」「桃園國際機場(台灣)」「樟宜國際機場(新加坡)」等機場登榜。 羽田機場內無論哪個設施都很乾淨,是個非常宜人的機場。 在這段影片1:12有作介紹。 羽田機場近年來外國使用人數逐漸增加,在2017年時相比5年前已經增加3倍的使用人數。 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可預料到會有更多外國觀光客前來日本。 似乎也是為了到時候能讓人感受到日本服務態度而用心作清潔。 羽田機場中有國內線羽田機場第一航廈、羽田機場第二航廈及羽田機場國際線航廈,各航廈可使用JALやANA、SKY等航空公司。 羽田機場館內設施中有觀望台可以慢慢眺望出發抵達的飛機、可品嘗土產及餐點的店家,是個非常有魅力的機場。 要前往羽田機場,其中交通途徑有從JR品川車站﹑JR濱松町車站出發的電車及近郊主要區域出發的接駁巴士。 還備有飯店及停車場,可說是便利性極高。 連結日本東京及世界的「羽田機場」令外國人大吃一驚的堅持介紹 照片:羽田機場第二航廈 位於東京的羽田機場透過不放過一絲灰塵的優秀清潔人員之手,帶來了其中的乾淨整潔。 羽田機場的清潔人員的堅持可說是令人大吃一驚。 把倒映出人一般的乾淨地板上的汙垢快速清掉,拿出光澤計測量還能保持一定等級的光亮度。 這部分可以在影片 1:38看到。 接著在影片3:11可見,打掃廁所便器的時候還會用小鏡子確認看不到的髒污,總之就是徹底再徹底。 影片4:17開始會透過羽田機場國際線航廈副總裁的訪問來回答把機場清潔得這麼徹底的理由。 除了想讓人心情愉快地使用羽田機場,還有為了航廈的安心安全而全力清潔。 透過徹底清潔,還能容易發現可疑物品。 透過羽田機場清潔人員的努力,進而成為世界認可的機場。 影片中還能看到清潔人員及使用羽田機場的外國人的訪問喔。 連結日本東京與世界的「羽田機場」文章統整 「TOKYO MX」所製作的「世界一清潔な羽田空港! 外国人が驚くこだわりとは?」這段影片,其中讓人了解到被選為世界第一乾淨的羽田機場人員的堅持。 因日本人「服務」的心,才能誕生出整潔的東京羽田機場。 看了影片能了解外國人因清潔人員的認真工作讚嘆不已的事實,進而湧現一股感謝的心情呢。 ◆羽田機場國內線旅客航廈 設施概要介紹◆ 【地址】 〒144-0041 東京都大田区羽田空港3丁目3 【交通途徑】搭乘京急單軌列車從品川站出發約15分、濱松町站出發約20分 【停車場】有(付費) -
影片文章 2:22
對著20公尺高的巨木投擲火把!眼前一片火海的京都洛北傳統火祭「廣河原的投火炬」!一起來感受這震撼的場景吧!
節慶/活動- 215 次播放
- YouTube
為您介紹京都的傳統祭典、廣河原的投火炬影片! 這部《Kyoto Festival Fire Ritual in Hirogawara Kyoto (Matsuage)》的影片是由Discover Kyoto製作,介紹左京區廣河原名為「松上げ」(意為投擲火炬)的京都祭典。 日本國內有許多火祭的傳統儀式。 說到京都府京都市著名的火祭,多數人應該會聯想到目的為送走亡靈的五山送火。 京都其他地方花背投火炬、久多投火炬、雲之畑投火炬等火祭。 這次要為您介紹的是每年8月24日舉辦的廣河原投火炬。 您在影片中將看到熊熊燃燒的火焰和巨木倒塌時發出的巨大聲響,相當震撼! 影片中的廣河原投火炬為何? 照片:火炬儀式 廣河原投火炬的火祭,是流傳於京都洛北的歷史悠久的火祭。 原來是為愛宕神社的愛宕神獻燈,祈求五穀豐收、預防火災的同時,送走亡靈的由來。 也被稱作是「投火炬祭」和「投火炬神事」。 廣河原投火炬的火祭是由保存會的40多名男性所舉行。 祭典首先在地面放置約1000根火炬,男人們朝著高達20公尺、稱作燈籠木的大傘投擲火炬。 漆黑的夜晚,一群男人從四方投擲火炬的光點幻化成交錯的拋物線。 「投火炬」的震撼景象是火祭的重頭戲。 影片的0:38為您呈現。 燈籠木的頂端被點燃後,被繩子綁住的燈籠木應聲倒下。 這畫面是不是很震撼呢? 燈籠木倒下的巨大聲響在影片的1:11呈現。 緊接著,男人們合舉著一根木頭插入熊熊火焰中,讓星火在夜空中飛舞。 儀式的影像在影片1:36出現。 如何抵達廣河原投火炬的祭禮現場? 廣河原投火炬在每年8月24日的晚上舉行。 交通方式可自叡山電鐵・京阪電氣鐵道的出町柳站搭乘京都巴士約2小時,從祭禮現場無法搭乘路線公車當天來回,請多加留意。 建議預約鄰近的飯店,或自行開車前往,附近設有停車場,可多加利用。 京都巴士也有提供參加廣河原投火炬祭禮的觀光巴士,推薦報名參加。 廣河原投火炬的觀光影片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部約兩分半的影片完整呈現,在京都夏季尾聲舉辦的風物詩祭禮廣河原投火炬的震撼場面。 敬請觀賞這部震撼力十足的影片。 想現場體驗充滿日本風味的廣河原投火炬祭禮的人,歡迎報名參加京都巴士推出的京都洛北觀光行程。 【TripAdvisor】京都五山送火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298564-d8820274-Reviews-Kyoto_Gozan_no_Okuribi-Kyoto_Kyoto_Prefecture_Kinki.html -
影片文章 4:48
目不轉睛地看着有魄力的弓箭演武!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箭術在戰國時代的戰場上不亞於槍炮的歷史武術!
節慶/活動 歷史- 1.19K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的影片 這段影片「Koshiya Kumiyumi, Battlefield Archery Demonstration (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 演武)」是拍攝了在世界弓道大會中和弓演舞姿態的動畫。 該弓術在過去日本歷史中戰國時代(西元1467年~1615年左右)的戰場中作為武術之一受到頻繁的運用。 影片還錄有競技時那充滿魄力的模樣,記得去感受看看傳統日本文化氣息喔。 影片中所介紹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是什麼?起源及歷史介紹 照片:日本弓術 身為和弓流派之一的薩摩日置流是日置彈正政次於室町時代(西元1336年~1573年)所確立。 但是戰鬥開始運用火炮之後弓術便馬上受到了輕視。 這時候開始薩摩日置流一邊將技術傳承給菁英門徒,一邊日夜不斷研究更精實的弓術。 提出了組成隊形再一起放箭的腰矢及指矢、押詰跟突擊等戰法。 關於從薩摩日置流延伸出的諸流派 日置流可說是弓道始祖的存在,為戰國時代過後的日本帶來強烈的影響。 戰國時代過後則從日置流延伸並分成其他弓術諸流派至今。 主要流派是大和日置系統(吉田流)的出雲派、山科派、左近右衛門派、大蔵派、印西派、大心派、壽德派、雪荷派及道雪派等。 另外伊賀日置系統流派則有竹林派、一貫流及本多流。 另外還有薩摩日置流西派浦上系、薩摩日置流西派攝津系、日置當流及逸見流等流派活躍著。 薩摩日置流腰矢弓組重視手掌握法及運用方式,做出拉弓動作後將弓向斜前方固定再射箭的射法是基本。 流派之間在射法及動作上都具有各自的特徵。 影片可觀賞到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武介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中從身披盔甲的9位演者進入弓道場開始。 從影片中也能了解其中有許多觀眾看著。 從影片 0:37處開始隨著大吆喝聲弓箭便接二連三的放箭。 從影片2:08所介紹的演舞可以觀賞到放出箭矢後慢慢朝前縮短距離的模樣。 組成編隊並放出箭矢的演舞是根據戰場上實戰排練而出的吧。 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舞影片統整 弓道是戰國時代中發展的日本才有的武術武道之一。 影片將不留餘力地介紹充滿魄力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武的模樣。 對日本武道有興趣的朋友就透過這篇收錄了身披充滿歷史的鎧甲並射出弓箭的影片,來深深體會日本文化的魅力吧。 -
影片文章 3:50
「樺細工」是使用美麗的櫻木樹皮製作而成的如同藝術品般的木製工藝品!每個工藝品都很好地展現出了大自然原料之特色,並由匠人之技精製而成!
傳統文化- 392 次播放
- YouTube
什麼是彰顯日本文化之魅力的傳統工藝品樺細工 這是由「傳統工藝青山Square」製作的介紹木製工藝品樺細工的影片《手技TEWAZA「樺細工」KABA ZAIKU Woodwork》。 亦被稱為櫻皮細工的樺細工主要是在因溫泉而著名的東北地區秋田縣角館製作的傳統工藝品。 雖名為樺細工,但實際上樺細工所使用的木材為山櫻的樹皮。 秋田角館自江戶時代(西元1603年~1868年)開始樺細工的製作工藝。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樺細工,長期以來被人們所喜愛的優秀品質正是其魅力所在。 角館有很多樺細工的工房,自此不斷誕生了可令人感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美麗作品。 此影片對於樺細工的製作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 平常我們隨意間使用的每個茶筒,也都是經由匠人之手被如此精製而成的。 什麼是傳統工藝品樺細工的製造工序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樺細工的製作方法首先是從切削原料的樹皮開始(影片:0:15~ )。 原料表面被平整後,進行塗膠(影片:0:25~),用加熱的瓦刀給膠加熱後使其黏附於木製模具上(影片:1:27~)、收尾(影片:3:00~)等整個製作工序隨處可見匠人之技。 製作樺細工的技法主要使用的是模製樺細工、相台樺細工和榻榻米樺細工這3種技法。 模製樺細工是製作如茶筒一樣的筒狀物、相台樺細工是製作托盤和箱子時所使用的技法。 榻榻米樺細工則是將多層山櫻樹皮徒手重疊貼附後進行雕刻打磨的技術。 影片對匠人的採訪中談到「樺細工的最大魅力是如何利用每一枚擁有不同紋理模樣的櫻木樹皮」,並且「在使用樺細工製品時,不要考慮如何小心翼翼地去使用,而是希望能夠多用常用」。 如何購買具有高品質的樺細工製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樺細工是利用了日本大自然之原料的美麗工藝品。 樺細工品種繁多,除了抽屜和小箱子這些大物件以外,還有全皮茶筒、托盤、套盒、名片夾、菸草夾、手機蓋和木屐等,您可以購買自己喜好的產品。 位於東京的百貨商店日本橋三越等也可購買到。 另外,這些產品還可通過樂天和amazon等網路平台購買,物美價廉。 秋田縣富岡商店經銷各種樺細工,可以當作禮物或伴手禮送人,也可作為紀念品,可謂應有盡有。 位於角館市內的角館樺細工傳承館,可詳細學習有關樺細工的起源和製法,很值得推薦。 還有可體驗製作樺細工的設施,製作一款僅屬於自己的一款特色物件也不錯呢。 傳統工藝品樺細工介紹總結 使用大自然之原料,於傳統工房內生產的樺細工,其質地如同美術品一般。 越用越有感情,並可長期使用,是很值得推薦的物件。 即使是通過影片,也可瀏覽到其美麗之處。 首先透過影片了解樺細工的作業工序後,再考慮購買如何呢? 樺細工製品,由於是使用天然素材而製成,建議定期用柔軟的布類擦拭等進行保養。 -
影片文章 3:52
充滿日本風情的染織物「注染」,擁有美術品般的高品質!可以欣賞手工一件件製作「注染」過程的寶貴影片!
傳統工藝- 141 次播放
- YouTube
用影片介紹日本傳統工藝「注染」的技巧! 《Chusen - Hand-dyeing technique (Japan)》是由「IKIDANE NIPPON」製作的影片,片中介紹了日本傳統工藝──人稱「注染」的染色技術。 注染是源自於大阪府堺市的傳統產業,這種別具歷史的染色技巧,據說誕生於江戶時代初期。 也有人把注染(CHUSEN)叫做「SOSOGIZOME」。 使用注染方式染色的布料,不單只是製作和服的布料,也可以用於浴衣、甚平等服飾,或是製作抹布、擦手巾、紗布、手帕等日常用品上。 這部影片,介紹了注染的製作過程。 敬請仔細欣賞這項平時難得一見的傳統工藝品製作過程。 介紹影片當中的注染技術及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傳統工藝──注染,每一件染織物都是職人以熟練技術用心製作而成。 首先,先將要染色的布料放上工作臺,擺上圖樣樣板,並在不需要染色的部分塗上防染色漿糊。 這個步驟在影片的0:05處。 待塗上漿糊的部分乾燥之後,再像影片1:08處,圍住布料要染色的部分,並倒入染料。 透過層層折疊布料、人稱「二度染」的獨特方法染色,就能讓顏料一次向下染到每一層,打造鮮豔的花色。 經過染色的布料,要再像影片2:27處一樣用水清洗乾淨,並懸掛風乾。 影片3:04處可以看到注染的完成品。 注染的特徵是直接染色絲線,因此能夠維持布料的伸縮性和透氣性。 使用影片當中介紹的注染染織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受到日本人們喜愛的傳統工藝品──注染,通通都像影片當中所介紹,是由工房的職人一件一件手工製作而成。 細心製作而成的注染,因為保有濃厚的日本文化氣息,非常適合當作伴手禮和紀念品。 網路上也有販售注染商品。 近幾年,當注染商品躍上無印良品的貨架時,還掀起了一陣話題呢。 注染的染織物,只要使用正確的方式保養,就會逐漸變化成更美色澤,成為可耐長年使用的經典單品。 有些工房有提供注染體驗,歡迎大家親身體驗製作注染的樂趣喔! 日本傳統工藝「注染」的介紹影片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從3:11開始展示各種吸引人的注染商品。 注染可以製作如細小花紋、條紋、千鳥格紋和碎花等各式各樣的花紋。 這些布料也可以透過使用複數種類的染料增添鮮豔色澤,或是使用「拔染」手法染出成熟氣息。 除了這次介紹的注染之外,日本自古流傳的染布技巧當中,還有稱作「捺染」的技術。 能夠感受日本傳統文化魅力的傳統工藝品──使用注染技巧製作的布料美得就像藝術品,請大家務必購買、使用看看! -
影片文章 3:30
京都山科義士節,讓人感受到彷彿穿越時空的感覺!扮演著能讓人感受到日本歷史浪漫的忠臣藏·赤穗浪士的一行人在街上遊行的身姿,讓所有的觀眾都為之傾倒!
節慶/活動- 91 次播放
- YouTube
將日本歷史流傳至今的祭典・京都山科義士節是? 這個影片是由「Discover Kyoto」製作的《KyoFestival:47 Rion March(Giishi Matsuri)[4K]》。 日本的古都「京都」的洛東地區山科是三面被自然豐富的山包圍的小盆地。 這裡有和忠臣藏中著名的赤穗浪士有淵源的祭典。 這就是影片中介紹的京都山科義士節。 說起忠臣藏,是日本人家喻戶曉的戲劇。 雖然江戶城、吉良邸、泉嶽寺等都和東京有所淵源,但人形淨琉璃和歌舞伎的劇本《假名手本忠臣藏》中有九段目山科閒居的場景,以京都山科為舞臺,是在忠臣藏的中心人物大石內藏助入獄之前隱居過的地方,所以留下了很多關於赤穗浪士的史跡。 為這個歷史淵源,每年12月4日都會舉辦「山科義士節」 ,身穿討伐服裝的義士隊的隊伍會在街上遊行(影片1:12~)。忠臣藏中有名的「刀傷松之走廊」、「切腹」、「連判狀改」、「討伐」等戲劇、女性的「大石領唱(影片2:50~)」、「元祿賞花舞」將為祭典炒熱氣氛。 請欣賞彷彿穿越時空一般京都山科義士節的介紹影片。 與日本歷史淵源的祭典京都山科義士節的隊伍路線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毘沙門堂正殿前從早上開始就舉行全員集合的出征儀式。 這個從影片0:55開始可以看。 扮演大石內藏助和義士們的一行人,從毘沙門堂出來後,途中經過京都市東部文化會館,在到大石神社的區域內緩步前行。 赤穗浪士隊伍出發的毘沙門堂是在天臺宗門跡寺院祭祀毘沙門天的佛堂。 其實這個毘沙門堂在忠臣藏中起著重要作用。 對於討伐吉良上野介的赤穗浪士的處理,幕府內部也意見分歧,陷入困境的將軍德川綱吉向毘沙門堂門跡公辧法親王徵求意見。 毘沙門堂門跡公辧法親王一邊承認赤穗浪士四十七士們的忠義,一邊對綱吉說,給予他們死亡也是一種憐憫,據說被命令切腹,遺體被葬在了東京的泉嶽寺。 也就是說,通過毘沙門堂門跡公辧法親王實現了武士的夙願,成為了山科義士節的起源,隊伍的出發點變成了毘沙門堂。 順帶一提,現在的毘沙門堂在應仁之亂中廢止後,轉移到了安祥寺境內。 山科義士節的出發點、通往毘沙門堂的交通路線是從JR山科站徒步20分鐘。 關於日本古都京都山科義士節的歷史和交通路線 照片:京都・毘沙門堂 京都山科區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和歷史古蹟的日本觀光名勝。 義士節是由忠臣藏而來的活動,除此之外還有活躍在平安時代(西元794年~1185年)的女歌手小野小町居住的隨心院和紫式部祖先也有淵源的地方。 京都是嵐山京都市、清水寺、紅葉名勝、神社佛閣等瞭解日本歷史和觀光的重要場所。 從京都站到JR山科站所需時間約5分鐘。活動當天預計會非常擁擠,很難確保停車場有空位,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日本歷史流傳至今的京都山科義士節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京都山科義士節當天也會舉行山科義士節的攝影比賽。 除了赤穗浪士的隊伍之外,還有從2:11開始可以看到的護摩焚燒等其他看點。 不可錯過有著日本歷史浪漫的傳統節日! 請享受4K影片中赤穗浪士們奮勇的隊伍。 -
影片文章 20:09
通過北海道旭川市"旭山動物園"的行動展示,瞭解動物的生態吧!用視頻介紹日本最有人氣的動物園!
動物/生物 觀光/旅遊- 158 次播放
- YouTube
北海道旭川市"旭山動物園"動畫介紹 「JG 4K 北海道 旭山動物園Asahiyama Zoo, Hokkaido"的視頻中介紹了北海道的人氣旅遊勝地旭山動物園的樣子。 旭山動物園佔地15公頃,面積約爲3個東京巨蛋。 園內飼養着多達100多種的650件動物。 在20分鐘的視頻中,可愛的動物們被拍得滿滿的,請仔細觀看。 動畫中介紹的北海道旭山動物園是 照片:旭川的旭山動物園 以日本最北端的動物園著稱的北海道旭山動物園是1951年開園的有歷史的動物園。 旭山動物園的特徵在於可以看到動物的行動和生活面貌的"行動展示" 在園內,包括企鵝散步在內,爲了讓人們近距離看到自由移動的動物,正在想辦法建立設施,還舉行被稱爲"蠕動時間"的用餐時間展示活動。 另外,在同一場所飼養不同動物的"混合展示"也是旭山動物園展示的特徵。 這個旭山動物園在1994年面臨關閉的危機,但是通過引進這些展示,旭山動物園實現了精彩的復活。 在每年300萬遊客的大熱時期,這裏成了全國遊客最多的動物園。 現在可以在全國各地的動物園裏看到行動展示。 北海道旭山動物園生活着什麼樣的動物? 照片:旭山動物園 視頻的從0:25開始,你可以看到企鵝們、2:04從天而降的北極熊館的北極熊充滿活力的樣子可以看到。 在另一個視頻中,我們看到了老虎,(視頻15:29~)、雪豹(視頻15:38~)東北棕熊(視頻15:48)和大象,海豹館的海豹(視頻9:41~)和在雷瑟大熊貓的圈子裏喜馬拉雅小熊貓(視頻18:08~)、白貓頭鷹舍裏的貓頭鷹(視頻18:46~)、丹頂鶴舍的丹頂鶴(視頻19:10~)、老鷹(視頻19:27~)等等可以看到很多動物。 園內相當寬敞,除了360度水下隧道外,還可以遊覽河馬館、狼林、火烈鳥舍、猴舍和麒麟舍、吊橋和海洋路等多種設施。 雖然視頻中沒有介紹,但可以看到馴鹿、河馬、長頸鹿、黑猩猩、鴕鳥、日本獼猴、獼猴、浣熊、卡皮巴拉等動物。 一年四季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也是旭山動物園的魅力所在。中秋節期間將延長營業時間,舉行可以觀察夜行性動物與白天不同的面貌的"夜晚動物園" 另外,還有可以享受午餐的園內餐廳和可以購買動物限量版商品的紀念品商店。 沿着參觀路線慢慢享受觀光吧。 北海道旭山動物園的觀光介紹動畫總結 照片:企鵝王散步 在北海道,札幌市內納富良野、函館雖然有包括在內的各種旅遊景點,但一定要去旭山動物園看看。 雖然有很多觀光旅遊,但是停留時間限制在2~3個小時,所以享受旭山動物園可能很短。 冬季營業時間短,想確認一下天氣和信息再去。 周邊還有餐廳和酒店,推薦在旭川市住宿,享受悠閒的旅遊。 旭山動物園Live Camera將於2018年3月31日結束播放,希望大家通過視頻好好享受動物的生態。 ◆旭山動物園◆ 【地址】北海道旭川市東旭川町倉沼 【園長】阪東元 【交通訪問】從旭川站前乘車約40分鐘(從札幌出發所需時間約2小時) 連接札幌-旭川的"特級丁香旭山動物園號"也在運行。 【開放時間】夏季期間9:30~17:15、冬季期間10:30~15:30 【票價·入園費】高中生以上820日元,中學生以下免費(有市民特別優惠券) 【停車場】有(免費) 【電話號碼】0166-36-1104 【官方網站】主頁 | 旭川市旭山動物園 【Trip Advisor】旭山動物園 -
影片文章 2:53
靜岡縣賀茂郡東伊豆的溫泉旅館"稻取銀水莊"在大自然中度過優雅的時光。全室海景的豪華客房,感受日本人的熱情款待!
飯店/旅館 觀光/旅遊- 135 次播放
- YouTube
與日本引以爲豪的溫泉旅館稻取銀水莊 本視頻爲"取稻銀水莊"製作的"取稻銀水莊PV180秒版"。 日本的靜岡縣分佈着很多溫泉地,其中位於東伊豆町的稻取溫泉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溫泉地。 稻取溫泉引以爲豪、最有名的旅館之一就是這個視頻中介紹的稻取銀水莊。 稻取銀水莊是伊豆稻取擁有60年曆史的旅館,是能夠品嚐到稻取名產金目鯛、伊勢蝦、鮑魚加季節蔬菜的日本料理的老字號旅館。 伊豆東海岸邊和伊豆大島設有露天浴池客房和展望休息室等,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光顧。 交通訪問從JR伊東線伊豆急行的伊豆稻取站步行20分鐘,還有提供溼巾服務的接送巴士。 稻取銀水莊最珍惜的是"款待"的心。 以年輕女將爲首的中居先生時刻注意着,無論何時都要依偎着顧客的心情。 希望大家多多欣賞充滿珍惜這種款待之心的"稻取銀水莊"魅力的視頻。 日本料理匠人精心挑選的會席料理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熱飯趁熱,冷飯趁冷"的座右銘下,可以品嚐到伊豆稻取名產金目鯛和伊勢蝦等季節名產。 當然可以配日本酒。 兒童料理也準備了不會漏掉的菜單。 早餐是餐廳,還有自助餐。 伊豆名產新夏季橙色也可以在這裏買到。 用餐場景可在0:50中找到。 稻取銀水莊高層有高級房間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包括普通客房在內,全部爲海景的稻取銀水莊客房。 作爲更高級的套房樓層,準備了名爲"銀書籤"的客房,並附有"摩訶婆"等客房名稱,所有客房都配有露天浴池。 在2018年的更新中,"招待套房"開業了,這裏也是包括所有房間的露天浴池。 可通過視頻中的0:26查看房間。 可以享受豐富源泉的採稻銀水莊 稻取銀水莊溫泉使用從用地內涌出的自家溫泉,是鈉、鈣氯化物泉的泉質,具有弱鹼性。 功效對傷口、燒傷、慢性皮膚病、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等有效果。 浴室設備和服務包括桑拿浴、化妝間、大浴池、露天浴池和洗完澡的地方。 便利設施也齊全,所以很放心。 溫泉的情況可以通過動畫的0:42看到。 日本引以爲豪的旅館稻取銀水莊的館內設施介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稻取銀水莊的館內設施有展望休息室、絕景休息室的"濤聲"、可以購買人氣鈴鐺的紀念品處、早市、美容沙龍"fullu"、按摩東方觸控護理、寵物之家等多種設施。 另外,到達時還有綠茶服務,所以從住宿前開始就感受到了熱情。 住宿計劃可以根據以家庭爲單位到1個人的生活方式進行預約。 您還可以選擇在客房用餐或在"銀海"餐廳用餐。 甚至可以在眼前的海邊釣魚。 費用等信息請通過官方網站或酒店、旅館的口碑比較網站等瀏覽。 日本引以爲豪的旅館稻取銀水莊周邊觀光指南 照片:香蕉鱷魚園 "稻取銀水莊"所在的靜岡縣東伊豆町有各種各樣的觀光景點。 值得一看的「熱川香蕉鱷魚園」「熱川香蕉鱷魚園分園,廣闊的草原上「稻取細野高原",長頸鹿和貓頭鷹「伊豆動物王國」,每週六、日、公休日舉辦的早市「稻取港的早市」,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有歷史的稻取「小雞吊飾節",溫泉槳噴出溫泉水「熱水閥財頂",巨大風車鱗次櫛比「東伊豆町風力發電站」、在海水浴場或者附近的游泳池裏玩。「在訪問熱川YOU湯海灘」等"稻取銀水莊"時,不妨去參觀一下這些旅遊景點。 溫泉旅館之所以能享受是因爲日本 怎麼樣?位於日本伊豆溫泉的旅館稻取銀水莊向很多客人提供這樣的招待。 在大自然中的稻取銀水莊,從視頻1:25中可以看到滿天的星空。 看過視頻的人一定很想去"稻取銀水莊"看看吧? 請務必在放鬆時間或女性旅行時使用。 ◆稻取銀水莊設施概要介紹◆ 【地址】〒413-0411 靜岡縣賀茂郡東伊豆町 稻取1624-1 【交通接入】JR伊東線伊豆急行的伊豆稻取站步行20分鐘(有接送巴士) 【停車場】有 【電話號碼】0557-95-2215 【官方網站】稻取溫泉 稻取銀水莊 【Trip Advisor】稻取銀水莊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Hotel_Review-g1121205-d1130974-Reviews-Inatori_Ginsuiso-Higashiizu_cho_Kamo_gun_Shizuoka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2:10
馳騁在東京街頭的TOYOTA新型車款「i-ROAD」是什麼?世界級車廠TOYOTA開發的未來超小型車,超乎想像的高性能!
交通工具- 92 次播放
- YouTube
TOYOTA的 i-ROAD在東京街頭行駛的影片 以下為您介紹《TOYOTA i-ROAD 東京を走る!》這部影片。 i-ROAD是由TOYOTA汽車開發的未來車款,一亮相就造成市場話題。 新時代電動車款i-ROAD在東京街頭行駛時的呈現輕快流暢感, 是一台光看就讓人心動的新型車款。 請先觀賞這部影片,一起來了解TOYOTA i-ROAD的特徵和日後的行銷策略吧! 影片中的TOYOTA i-ROAD是怎樣的車?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TOYOTA i-ROAD在2013年的日內瓦車展首度亮相後,就受到車迷高度關注的電動車。 外型雖不像汽車也不像摩托車,看似精巧迷你,但兩人座的空間又感覺意外寬敞。 TOYOTA i-ROAD的特徵是採用手動開關車篷的「人馬一體」設計。 雨天也不用擔心淋雨,但沒有裝設空調。 前輪2輪、後輪1輪的電動三輪車,重心穩定,轉彎時車體會順勢傾斜,可安全安心的移動。 流暢曲線的穩定行駛影像可在影片的0:25看到。 TOYOTA i-ROAD具有日本車獨有的安定感,可滿足各個世代的需求。 影片的0:59訪問了駕駛試乘後的心得,請務必觀賞。 一起來看TOYOTA i-ROAD在東京市區行駛的畫面!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部僅僅2分鐘的短片中,可以看到TOYOTA i-ROAD行經原宿、秋葉原、澀谷、東京車站、國會議事堂周邊、淺草、台場等觀光景點的流暢快感。 以上的東京知名街景可從影片的0:10、1:34看到。 看完影片想必很多人也想試乘看看這個未來的新型車款i-ROAD吧! 不過i-ROAD是未來城市移動的測試實驗車款,所以產量較少。 雖是針對一般消費者設計的車款,但目前幾乎只有企業或地方政府使用。 TOYOTA i-ROAD駕駛方法? TOYOTA從2015年起提供 i-ROAD的共享服務和試乘服務。 正在猶豫是否購入、想先試乘的人,可用相對便宜的價格選擇租車或在東京車展上感受一下。 持有日本的自排普通汽車駕照即可駕駛TOYOTA i-ROAD。 但請注意,機車駕照或小型中型大型二輪車駕照者不能駕駛。 TOYOTA i-ROAD影片介紹總結 照片:TOYOTA 以上是TOYOTA 開發的i-ROAD影片詳細介紹。 可愛的造型、繽紛的顏色,點綴東京的街頭,請務必觀賞影片。 TOYOTA在2017年推出的i-TRIL最新車款,也值得一看。 日後也請繼續鎖定日本新世代超小型車款的開發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