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宿】所在地:盐尻市宗贺本山
作为木曾路的入口、松本平的出口而繁荣。带格子窗的二层楼房鳞次栉比,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并被介绍为荞麦切的发源地。
庆长19年(1614年),盐尻、洗马、本山这3个驿站被定为新的中山道驿站,但与盐尻旅馆和洗马宿等从邻村迁移人口建造的驿站不同,这里是中世纪以来的村落。
是江户数起的第32个驿站,距离洗马宿30町,距离贽川旅馆(贽川宿)2里。
驿站从南向上町、下町划分,中央有本阵、胁本阵、问屋场。驿站南面有八幡宫、长久寺、常光寺,驿站北面有诹访神社,奈良井川对岸供奉着池生神社,但一部分已成为废寺。此外,本山是与尾张藩木曾的交界处,所以在驿站南面设置了口留番所,进行女子审查和木材审查等。
天保14年(1843年)有117户人家,旅馆有34家,驿站的房屋划分,与洗马宿的3间门面相比,4~5间的房屋较多。
虽然经历过多次大火,但现在残留的建筑物是幕府末期到明治时代的建筑,面向道路的平入出桁结构、千本格子的2楼房间等,都很好地保留了驿站时代的风貌。
其中,明治以后前后建造的秋山家(若松屋)、田中家(池田家)、小林家(川口家)这3栋住宅被指定为国家登录有形文化遗产。
本阵・小林家在文久元年(1861年)仁孝天皇的皇女和宫嫁给德川家茂时,以及明治13年明治天皇巡幸时,都曾作为住宿地。
各家都起了屋号,可以追忆当时的情景。
另外,名产是“荞麦面”,宝永3年(1706年)的云铃的随笔[风俗文选]中记载着荞麦切的发源地是本山。
在史迹方面,有驿站东面后方小山上的本山城遗址,据说是由木曾氏一族・本山民部守护的;还有池生神社(池之权现),被认为对祈雨、养蚕、治疗眼病有灵验,奉纳了很多绘画,神社丛林是盐尻市的天然纪念物;以及道祖神和庚申塔文字碑等排列在一起的下町石造群等。
关于中山道和市内5个驿站的文章请点击此处↓
显示原始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