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歷史
-
地區
-
季節
-
標簽
文章
-
影片文章 3:21
金澤城的全白牆壁及屋頂瓦片,漂亮得令人嘆為觀止!全盤介紹能暢遊加賀百萬石文化的金澤城魅力!
藝術/建築物 歷史- 84 次播放
- YouTube
石川縣金澤市的"金澤城"動畫介紹 這是由「TokyoStreetView - Japan The Beautiful」所發表,介紹石川縣金澤城的影片,名為《Ishikawa Kanazawa Castle - 金澤城 - 4K Ultra HD》。 金澤城是北陸地區的人氣觀光景點。 加賀百萬石是曾經相當繁榮的城下町,它能讓人充分感受到石川縣金澤市的歷史。 此部影片可以窺見成為國家史蹟的金澤城遺跡其美麗的姿態。 此篇報導結合影片一起介紹關於金澤市人氣觀光景點的金澤城。 影片中所介紹的金澤城是座怎樣的城堡? 照片:石川縣金澤市的金澤城公園 金澤城是位於石川縣金澤市丸之內(過往的地名為賀國石川郡尾山)的日本城堡。 金澤城建築於流經金澤平原的犀川與淺野川之間的小立野台地尾山御坊(金澤御堂)。 曾經興盛於江戶時代的加賀百萬石城下町(1603~1868年),並曾作為加賀藩主前田氏的居住城堡使用。 包括國家史蹟的金澤城遺跡一帶都作為金澤城公園一部份執行了整修,如今成為代表金澤市的觀光景點。 金澤城歷經戰國時代(1467~1615年左右)至江戶時代,建立於平野的山區及廣大丘陵地等呈現梯形狀的平山城。 白色牆壁舖上屋頂瓦片的海參壁與覆蓋白色鉛瓦屋頂為其特徵。 覆蓋白色屋頂瓦片的美麗金澤城模樣可於影片0:04處觀看。 金澤城的亮點為據說為城裡最高排場的「橋爪門」。 雖然它在1881年曾經被燒毀,但於2015年重建並呈現出往年的模樣。 另外還有位於土橋門的龜甲石及尾坂門的陰陽石等各式各樣的石牆是其亮點之一。 其他還有鼠多門、三御門、河北門、井守崛、玉泉院丸庭園、石川門、三之丸廣場、草坪廣場等許多值得一看的㬌點。 天守閣於賤之岳合戰後成為城主的前田利家公入城3年之後,由於雷擊而燒毀。 縱使計畫要執行重建,但礙於資料不足而具有相當難度。 於影片2:40處可見到城內展覽室裡有展示金澤城的模型。 影片中所介紹的金澤城觀光資訊 照片:石川縣・金澤城公園 金澤城開園時間為全年無休。 營業時間在3月1日~10月15日期間為7~18點;10月16日~2月底為8~17點。 金澤城的入場費用為免費。 不過欲進入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繼櫓・橋爪門等館時,需支付成人320日元,小孩100日元。 交通手段為自金澤車站搭乘計程車約莫10分鐘。 自行開車的話,下北陸高速公路的金澤西IC後行駛約30分鐘車程。 金澤城附近有3處停車場。 金澤城・兼六園的點燈是相當受歡迎的活動。 兼六園夜間不僅為免費開放,還有舉辦期間限定的點燈活動。 秋季時的楓葉沐浴於光照之下的美麗風景讓所見之人都為其陶醉不已。 金澤城的介紹總結 照片:石川縣・金澤城公園 「由「TokyoStreetView - Japan The Beautiful」所發表,介紹美麗金澤城的影像,名為《Ishikawa Kanazawa Castle - 金澤城 - 4K Ultra HD》的影片。 不僅是金澤城,還有橋爪門等許多景點的金澤城公園。 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其能暢遊美麗日式景色的庭園也十分推薦喔。 只要蓋上金澤城的御朱印.御城印或印章,也能成為很棒的金澤旅行回憶呢。 是喜歡日本歷史的人可以樂在其中的㬌點。 【官方網頁】金澤城與兼六園-石川縣 https://www.pref.ishikawa.jp/siro-niwa/t_chinese/top.html 【Tripadvisor】金澤城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298115-d324909-Reviews-Kanazawa_Castle-Kanazawa_Ishikawa_Prefecture_Hokuriku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4:03
100年前以上的東京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發現大正時代的東京珍貴影像了?!
生活/商務 歷史- 2.88K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映出100年前以上東京模樣的影像! 這次介紹由「Final A」所發表名為「東京昔日影像 (附配音)」 (東京の昔の映像 (音声あり)的影片。 大家不想看看昔日東京過著怎樣的生活嗎? 只看過學校上課教科書的照片,也上過其中內容,但應該很少人看過實際上生活樣貌的影像。 這裡介紹的影片播放出1913~1915年左右(大正2~4年)時東京的樣子。 請盡情享受極其珍貴的影像。 約100年前的東京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此處介紹的影像可看到許多人穿著和服及百褶裙在街上行走的樣子。 這部分可以在影片的0:04處觀看。 另外2:59處還可以見到孩子們玩手鞠的模樣。 在當時的日本,手鞠是很普遍性的玩具,許多小孩幾乎每天都在遊玩。 服裝也和現代不同,應該可以看出是以和服為主流服飾。 街上有放入燒柴或木炭的方型罩燈,夜晚則靠它來照亮城鎮。 當時的東京人口約300萬人。 整個日本當時約有5000萬人,也就是現今日本的半數人口。 影片的2:42處可見到淺草寺的影像不論古今,東京淺草寺都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東京昔日影像」中所播放的1913~1915年間發生的事為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大正時代(西元1912~1926年)雖然只有短短15年的期間,但其中發生的關東大地震十分有名。 然而在其後也發生許多事。 特別有名的事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始於1913年。 1914年日本第一家百貨公司,三越和服店(現今日本橋三越本店)全新開張,還有令人熟悉的獅子石雕、手扶梯.電梯也蔚為話題。 玩具業界及商品開發都相當興盛,是開始邁向近代化的時期。 另外,東京車站啟用也是在1914年。 許多列車與東京交錯,車站內擠得水洩不通。 東京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東京都的前身東京府創立為1886年。 此後在影片中所介紹的大正時期開始人口自全國各地開始密集。 進入明治時代後,日本自以農業為主轉為了以工業為主並發起了大正民主等活動,東京也進入劃時代的時刻。 影片中播放許多以人力車在東京移動的人,不過之後交通工具逐漸都轉為汽車及電車。 當時的東京水質十分乾淨,水井也很多。 總結介紹昔日東京的影片 觀看後昔日的東京模樣,不知是否有些長輩會感到很懷念呢?應該也很多人覺得透過過往的影像來認知日本歷史相當有趣吧。 如果和爺爺奶奶一起觀看此部影片的話,或許還可以聽到一些趣事喔。 -
影片文章 4:04
日本傳統文化――茶道不可或缺的「茶筌」是什麼樣的道具?擁有500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品「高山茶筌」特色和歷史報你知
傳統工藝 歷史- 398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高山茶筌」的介紹影片 此影片由介紹日本傳統工藝品的「傳統工藝青山SQUARE」製作,將為大家介紹高山茶筌。 照片:茶筌 茶道是眾所皆知的日本獨特文化,「茶筌」則是用來刷抹茶的道具。 高山茶筌使用竹子做為材料,是透過工匠手藝一支支製成的傳統工藝品。 接下來將跟著影片一起為大家詳細介紹高山茶筌的魅力,以及生產的過程。 使用於傳統文化「茶道」的高山茶筌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其中包括漆器、陶瓷器、佛壇、編織品、竹藝品、木藝品及和紙等,種類琳瑯滿目;茶道所使用的茶道具更是深具文化價值的傳統工藝品。 屬於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飲茶習慣據說早在平安時代(西元794年~1185年)就已經開始,到了鎌倉時代(西元1185年~1333年),僧侶榮西將茶道傳至日本。 茶道使用的茶筌中格外高級的傳統工藝品當屬高山茶筌,其產地則位於奈良縣的生駒市高山町。 傳統工藝品「高山茶筌」的歷史及文化價值 人們自室町時代(西元1336年~1573年)中期左右開始製造高山茶筌。相傳侘茶創始人村田珠光想要茶筌,高山領主的兒子高山民部丞入道宗砌便接下委託,製作了一支特別的茶筌。 據說這支茶筌之後被進貢給了土御門天皇,並受到天皇的愛用。 江戶時代後,高山茶筌的製作方式僅可傳授給自己的一名子女,成為「一子單傳」的獨門手技,但其後這項工匠技藝就被傳承給了16名弟子。 直至今日,這項手工技藝仍被奈良縣高山的工匠持續繼承不輟。 廣受喜愛的美術品「高山茶筌」特色和製作方式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作為高山茶筌原料的竹子有淡竹、黑竹,以及經年累月受到坑爐煙燻的煤竹等種類。 製作時工匠會將這些竹子的尖端裁成數根並削細,再以捲起並固定的技法完成作品。 這些嘔心瀝血製成的高山茶筌堪稱藝術傑作。 影片0:29起將詳細介紹工坊製作「高山茶筌」的過程,請大家務必觀賞。 傳統工藝品「高山茶筌」介紹影片文章統整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和影片後,都能對「茶道」和「高山茶筌」產生興趣;發布這部影片的傳統工藝青山SQUARE也有販售高山茶筌等各式商品。 想要接觸日本傳統文化、或是親身體驗茶文化的朋友,不妨試著購買高山茶筌這項傳統工藝品喔。 -
影片文章 4:55
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樂器「琴」已經踏進了藝術領域!琴的美麗音色,源自於工匠的技術!
傳統工藝 歷史- 917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的傳統樂器──琴 「想要知道由職人製作、具有日本風味的傳統工藝」 「想要聽聽日本傳統的日式樂器、弦樂器的樂曲」 這次要為想接觸傳統日本、更加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各位介紹這部影片。 《琴的製造過程介紹》是由「邦樂NAVI」製作的影片,介紹埼玉縣「MITSUYA琴製造」的職人在琴工房從零開始製作琴的整段過程。 琴美麗的音色來自於從古代傳承至今的職人技術。 這篇文章將解說影片當中介紹的「琴」的製作方式以及琴的歷史、流派。 影片當中介紹的琴的製作過程,優美得令人一刻也不捨得移開目光。 另外,影片的BGM是用MITSUYA琴製造的古箏彈奏的瑤族舞曲。一邊聆聽古箏的美麗音色,一邊欣賞琴的製造過程吧。 日本的傳統樂器──琴的歷史 照片:彈琴的動作 琴是一種日本的傳統樂器,其歷史與起源都相當古早。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古事記》裡,就已經有描述彈奏琴的場面。 西元前10世紀左右的彌生時代遺跡當中,也曾發現疑似琴的殘骸。一般認為,當時琴是一種用於施咒的樂器。 一般的琴有十三根弦,但江戶時代曾經有過更多弦的十七弦箏。 在日本,「琴」、「箏」、「和琴」、「一弦琴(須磨琴)」、「二弦琴(八雲琴)」、「七弦琴」、「大正琴」都是稱為「KOTO」樂器的樂器。 琴跟箏常常被混為一談。區分琴、箏的方法是:琴是透過按壓琴弦的位置決定音程,而箏則由稱為「柱」的可動式支柱調節琴弦的音階。 這些琴類樂器,都需要用套在手指上的琴爪或是直接用手指撥動琴弦演奏。 除了琴之外,日本自古流傳的日式樂器還有尺八、宮太鼓、小鼓、鳴子、木魚、 -
影片文章 1:16
日本宇宙開發從1955年開發的僅20cm的小型火箭開始!以爆發速度般進步的日本宇宙開發技術引領全球!
生活/商務 歷史- 60 次播放
- YouTube
高達60年以上的JAXA的宇宙開發史 這次所介紹的影片是「JAXA | 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が公開した「JAXA-日本の宇宙開発史ハイライト- |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Space Exploration」。 許多人各自遐想的星空…,人類從太古時期開始就望著天空以生活智慧活用至今。 日本自古以來陰陽道曾有觀察星星動向藉以占卜吉凶,在政治中樞大為活躍的時代。 星星與人類之間就像有著藕斷絲連的緣分呢。 日本宇宙開發方面相較於歐美可能常有比較慢的誤會,實際上日本已經花費60年以上歲月獻給宇宙開發上,現在可是全球擁有數一數二成就的國家呢。 其中擔任日本宇宙開發中心的是JAXA。 這次就來透過影片介紹JAXA所編織出來的宇宙開發史吧。 影片所介紹的JAXA宇宙開發史是什麼? 照片:月球著陸 JJAXA是於2003年統合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集團(NASDA)三個機構,誕生於種子島宇宙中心的日本宇宙開發核心組織。 前身的三個組織無論哪個都是民間宇宙開發機構,但重生為JAXA之後就成為支撐日本政府宇宙開發研究的核心機構了。 最新的日本製宇宙探查機有著全球數一數二的技術。 這邊就來介紹幾個JAXA將耀眼成果名留青史的功績。 ・2007年月環繞衛星輝夜世界首次拍攝高畫質月球表面(影片: 0:47〜) ・2009年ISS日本實驗樓「希望」完成(影片:0:53〜) ・2010年星球探查機「隼鳥號」回歸地球。成功回收小行星地表樣本(影片:0:58〜) ・2019年觀測機器人「隼鳥2號」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影片:1:00〜) JAXA誕生後至今僅17年的短短時間內便達成許多偉業。 JAXA誕生之前的日本宇宙開發史揭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宇宙開發就如影片一開始所介紹,以1955年稱為小型火箭的超小型火箭開發為序幕。 戰後僅10年便已經著手國內復興及宇宙開發。 接著1970成功發射日本首次人工衛星「大隅」。 1885年透過「彗星」探查機成功觀測哈雷彗星,1992年毛利衛先生搭乘太空梭成功日本首次有人宇宙飛行,1994年國產大型火箭H-Ⅱ發射成功等從JAXA誕生之前便留下數個偉大歷史。 JAXA與日本宇宙開發史介紹統整 照片:火箭 據說日本宇宙開發實際上在小型火箭發射實驗時就受到世界巨大的關注。 小型火箭由於非常小而有娃娃型火箭的稱呼,開發出了S型、T型、R型三種類型。 這時候的小型火箭已經可以使出近乎音速的速度,軌道資料等則在後來的K型火箭上活用。 當時日本僅靠國產技術就開發出超越不可能達成的高度100km的觀測火箭。 雖然日本在美蘇等宇宙開發大國的陰影下顯得渺小,但其實在的技術力可是有著能被導入到其他國家火箭開發的歷史。 特別是「隼鳥號」所搭載的最新引擎技術及遠端操作技術,對於未來宇宙開發史可說是巨大的財富。 -
影片文章 4:03
穿越戰國時代!獅子石海峽節的源平節是參加者身穿盔甲和服忠實地再現日本歷史的充滿活力的山口縣下關市的慶典!
節慶/活動 歷史 傳統文化- 193 次播放
- YouTube
下關海峽祭源平祭是什麼? 這段影片是由「下関商工会議所青年部下関YEG」所製作的下關海峽祭源平祭的觀光宣傳影片「【公式】しものせき海峡まつり 源平まつり」。 約4分鐘的視頻中,配合莊嚴的歌曲介紹了2017年進行的"源平節"神事場面等看點。 何謂島嶼海峽節"源平節"?舉辦日期? 中國地區山口縣下關市是個曾在平安時代末期(西元1185年左右)發生過壇之浦大戰的歷史之地。 在下關市每年5月2~4日的時候舉行的「下關海峽祭」有著宛如日本古時候時代繪卷般的典雅氛圍。 下關海峽祭的主角-3日的源平祭會在傳說過去發生過源平合戰的關門海峽舉行源平武者遊行及源平船合戰海上遊行、先帝祭及源平弓合戰等活動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 這段影片中祭典參加者身穿和服及盔甲,街道宛如時空跳躍回戰國時代(西元1467年~1615年左右) 源平節的看點「源平武者行列」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源平節之前舉行的先帝祭有上臈道中外八字展示和奉納活動。 之後進行的源平節源平武者行列中,身穿盔甲和盔甲的戰國武者、身穿華麗服裝的官女、可愛的兒童武者等在市內行進。 穿著服裝的模樣在影片0:09處,遊行則在1:26處可以看到。 這個遊行表現出要前往源平合戰的戰場模樣。 路上會唱出威勢浩大的凱歌,來取悅觀光客們。 源平節的看點「源平船合戰」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影片1:37可以看到的下關海峽祭源平祭的源平船合戰是再現從下關海出海源氏及平家進行合戰的模樣的雄壯活動。 船上搭乘著打扮成武蔵坊弁慶、静御前、安德帝人的參加者,使祭典更加熱鬧。 在船上展開的熱絡源平祭畫面不拍下來真是太可惜了。 在主舞台上會舉行源平合戰相關的活動,由身穿日本古代豪華合裝的5人所帶來太夫之舞迎來活動尾聲。 主舞台的模樣可以在影片 3:00よりご覧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參加源平船合戰的人物是透過一般招募選出,只要前去應徵就有得到感受日本文化的機會呢。 下關海峽祭源平祭介紹統整 下關海峽祭源平祭就如影片是個能感受到日本歷史的雄壯祭典。 首先就透過這段影片來感受戰國當時的日本吧。 下關海峽祭的源平祭會在赤間神宮及姊妹市廣場舉行。 下關海峽祭的會場附近由於當天會進行交通管制,建議先確認活動行程及交通路線再前往觀光。 【官方網站首頁】下關海峽祭 - 下關市官方觀光網站 來玩吧! https://shimonoseki.travel/about-cht/ -
影片文章 1:50
靜岡縣三島市「三嶋大慶典」是夏天的風物詩!三嶋大社有歷史的神事,還有山車、武士行列、手筒煙花,不要錯過充滿看點的動畫!
節慶/活動 歷史- 317 次播放
- YouTube
靜岡縣三島市三嶋大社的慶典"三嶋大慶典"介紹動畫 這次介紹的《沙吉里!歷史浪漫!【官方】三嶋大祭典 MISHIMA FESTIVAL JAPAN》,是在靜岡縣三島市所舉辦富有歷史的祭典影片。 堪稱東海地區.靜岡縣三島市夏日傳統的三嶋大祭典,是三嶋大社在8月15~17日期間所舉辦的定期節日。 視頻中,從嚴肅的神事面貌到被稱爲"雪橇"的慶典伴奏曲、雄壯的山車和手筒煙花、流鏑馬神事等,濃縮了夏季3天舉行的"三島大慶典"的看點。首先,請盡情享受1分50秒的視頻。 "三嶋大慶典"是什麼樣的慶典?2024年是什麼時候? 三嶋大社例大祭和本祭附帶的祭典"假祭"是以"三島夏祭"的名稱而廣爲人知的靜岡縣三島市的祭典。現在,作爲重視"歷史、文化、傳統"的慶典,被稱爲"三嶋大慶典"。 每年8月同一天舉行的爲期3天的"三島大慶典"是三島市最大的慶典,每年約有50萬人前來參加。2024年的日程如下。 舉辦日期:2024年8月15日(星期四)、16日(星期五)、17日(星期六) 舉辦場所:三嶋大社~三島廣小路站間的中心市區 交通訪問:從JR東海道本線「三島」站步行15分鐘 三嶋大慶典【第一天】日程的看點「山車與雪橇」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靜岡縣三嶋大祭典首日的8月15日是山車與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財產的三島伴奏之日。 當天上午有若宮神社的定期節日,下午則舉行菅奉納祭典。 之後在名為沙吉里的鉦、太鼓及笛聲熱鬧地伴奏音樂四起下,將會舉辦裝飾華麗的山車相互較量與山車遊行。 如影片0:22處所介紹,日本傳統富有迫力的山車祭典也超適合曬IG呢。 影片0:31處所見,待夕陽西下時點燈後的山車及提燈籠罩街景,營造出十分夢幻的景象。 三嶋大慶典【第2天】日程的看點「賴朝舉旗行列」「手筒煙花」 第二天8月16日是傳統藝能之日。 這天將舉辦由靜岡由加里的武將源賴朝公執行開幕.遊行。 源賴朝公是開幕遊行的主角,源整朝公每年都會由電視藝人或知名人士來扮演,因此十分受到關注。 之前就有如勝俁州和、半田健人、風間徹、柳澤慎吾、神保悟志、永井大、筧利夫、前川泰之、木下鳳華、瀧藤賢一等人來扮演此重要角色。 2024年,曾擔任人氣電視劇週日劇場"VIVANT"鼓手的"富榮鼓手"將擔任賴朝公角。很期待會變成什麼樣的賴朝公。 穿上盔甲及頭盔的參與者其勇猛的英姿可以在影片的0:50處觀看。 另貝還有人長舞・浦安舞的祀奉及孩童沙吉里大會,晚上則如影片1:01處所介紹會發表手筒煙火神事,讓人感受夢幻般的氣氛。 三嶋大慶典【第3天】日程的看點「流鏑馬神事」「農兵節遊行」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最後一天的8月17日是舞蹈之日。 這天多半因舉辦流鏑馬神事而聚集了許多觀光客,顯得十分熱鬧。 這部分可以在影片的1:16處觀看。 從三嶋大社到廣小路之間配合鄉土民謠《農兵節》盛大的"農兵節遊行"、以輕快的節奏跳舞的"三島三馬遊行",誰都可以參加。從大人到小孩都可以享受,不僅是當地居民,連遊客也一起參與,非常熱鬧。 靜岡縣三島市"三嶋大慶典"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影片最後1:38處也可見到許多人爬上小瞭望台表演三島歌舞的一景喔。 在三嶋大祭典中所分發的扇子,上頭有記載抽獎號碼,中獎的話可得到商品券及禮品券活動,十分受到歡迎。 介紹了3天的簡單日程,詳細日程和程序等請務必在官方網站上確認。 靜岡縣三島市的三嶋大慶典,是點燃中秋節靜岡的雄壯的慶典。 還有可以享受日本慶典的廟會攤位、夜市、地攤,所以一定要穿着日本風格的浴衣去參加慶典。 慶典當天可以使用三島大學停車場或市營中央停車場,但附近景點有交通管制,建議遊刃有餘地出門。 【Tripadvisor】三嶋大社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ShowUserReviews-g780865-d1313050-r606940142-Mishima_Taisha_Shrine-Mishima_Shizuoka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1:53
三重縣伊勢神宮的美麗祈禱的御神樂讓人感受到日本的風情!伊勢志摩觀光時一定要去的人氣觀光景點的看點一次介紹!
傳統文化 歷史- 585 次播放
- YouTube
三重縣伊勢市「伊勢神宮」祈禱「御神樂」動畫介紹 這裡的「伊勢神宮官方頻道(ISE-JINGU)」製作的影片《【伊勢神宮】神宮的祈禱御神樂ISE-JINGU》(【伊勢神宮】神宮のご祈祷 御神楽 ISE-JINGU)中介紹了日本自古以來優雅的伊勢神宮的祈禱儀式「御神樂」的樣子。 伊勢神宮是從神話時代開始,在日本就有著悠久歷史的神社。 被稱為內宮的皇大神宮的祭神是天照大神,被稱為外宮的豐受大神宮的祭神是豐受大神。 沿著通往內宮入口的宇治橋前進的地方,充滿自然魅力的神社被遊客們親切地稱為「伊勢桑」。 請用影片慢慢欣賞平時難得一見的伊勢神宮祈禱的儀式。 從影片來認識三重縣伊勢神宮的祈禱「御神樂」的樣子! 照片:拿著神樂鈴的巫女 在伊勢神宮的御神樂殿供奉的御神樂是在神前供上供品的修祓儀式。 影片0:35介紹的祝詞演奏是神道教最重要的儀式之一。 祝詞演奏結束後,影片0:53開始有倭舞的畫面,1:08開始有蘭陵王的人長舞的舞樂奉奏。 影片1:40以後,在御神樂之後參拜者會開始進行參拜。 三重縣伊勢神宮是一個值得一看的歷史名勝 照片:伊勢神宮 參拜伊勢神宮的遊客很多。 參拜的時候不要忘了攜帶御朱印冊。 參拜後,推薦購買能保佑人的護身符。 伊勢神宮還會舉行御神樂祭、新嘗祭、神御衣祭等祭典,一定要去參觀一下這些活動和活動。 伊勢神宮的外宮參道上有「豐恩館(1F勢乃國屋、鉦治郎/2F勾玉亭)」、「法國料理Bon Vivant」、「三橋車輪餅」、「伊勢菊一」、「赤福外宮前特設店」等多家能享用午餐和當地美食的店家! 可以享用赤福餅和團子等日式點心,也可以邊走邊吃。 參拜了外宮後,參觀一下供奉著日本人的總氏神、八百萬眾神中心的天照大神的內宮吧。 有「手水舍」、「宇治橋」、「五十鈴川御手洗場」、「瀧祭神」、「御正宮」和「風日祈宮 」等眾多景點! 住宿設施有「鳥羽國際飯店」、「志摩觀光飯店The Bay Suites」、「Ikada莊」等飯店和旅館,可以規劃2天1夜以上的行程盡情享受伊勢志摩旅行。 請盡情享受能量的聚合地。 三重縣伊勢神宮區域有很多推薦的觀光景點! 照片:托福橫丁的燈籠 除此之外,伊勢神宮周邊還有境內別宮的多賀宮、猿田彥神社、佐瑠女神社等看點。 另外,伊勢志摩地區的皇大神宮、荒祭宮、子安神社、二見興玉神社、夫婦岩也要觀光一下。 托福橫丁和御祓町上特產店和美食景點鱗次櫛比,一定要去看看。 三重縣伊勢神宮的祈禱「御神樂」的觀光資訊總結 在三重縣的伊勢神宮,2013年(平成25年)舉行了式年遷宮。 這是伊勢神宮最大的祭祀活動,在每隔20年就可以重建一次的神殿裡,遷徙大神。 在伊勢神宮所在的三重縣伊勢市和志摩市,2016年5月各國政要聚集在一起,召開了關於世界經濟和國際問題的討論會議「伊勢志摩高峰會議」。 伊勢神宮是日本國內特別受歡迎的觀光地。 如果拜訪的時機好的話,也許能看到像影片一樣優雅、風情十足的祈禱和驅邪的御神樂,請一定要去看看喔。 ◆伊勢神宮設施概要介紹◆ 【地址】〒516-0023三重縣伊勢市宇治館町1 【交通路線】外宮從伊勢市站步行5分鐘,內宮從五十鈴川站步行30分鐘 【參拜費用】免費 【參拜時間】5:00~18:00 【公休日】無 【停車場】有 【電話號碼】0596-24-1111 【官方網站】伊勢神宮 https://www.isejingu.or.jp/tw/ 【官方網站】伊勢市觀光協會 https://zh-tw.ise-kanko.jp/ 【Tripadvisor】伊勢市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Tourism-g303159-Ise_Mie_Prefecture_Tokai_Chubu-Vacations.html -
影片文章 9:40
在東京都澀谷區的「澀谷盔甲照相館」體驗人氣戰國武將!穿着帥氣的盔甲走在日本的街道上!
體驗/娛樂 歷史- 383 次播放
- YouTube
東京都澀谷區"澀谷盔甲照相館"動畫介紹 這裏的"如何穿武士盔甲"(How to wear the Samurai Armor)是介紹武士穿衣服方法的視頻。 對盔甲或盔甲等戰國時代的武士裝束感興趣的人應該很多吧。 在公開此視頻的澀谷鎧甲照相館(武士攝影棚)準備了盔甲體驗拍攝路線和澀谷街道的拍攝路線等,可以完全成爲日本武士享受拍照的樂趣。 視頻中介紹的戰國時代的盔甲是什麼樣的? 照片:武士隊伍 盔甲是指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等,戰國時代的武士、武將等階級的人。 日本傳統的盔甲和武士盔甲是由被稱爲盔甲師的工匠製作的。 正如視頻中的4:46所示,武士在盔甲風格的腰上拿着日本刀,背上揹着弓箭等武具騎馬出征。 日本武士的盔甲的特點是色彩豐富。 與古代西方騎士的盔甲不同,有着獨特的帥氣。 視頻中介紹的武士裝束有哪些種類?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正如視頻中所示,日本戰國時代的盔甲由多種零部件組成。 穿上了鐵素材的大盔甲·軀幹丸和當世具腳之後,將矛、弓箭、刀劍等武器設置在盔甲上。 那個結構很複雜,一個人掌握穿法可能很難。 在視頻中介紹的澀谷鎧甲照相館(武士阿瑪攝影棚),工作人員幫忙穿衣服,所以很放心。 另外,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澀谷鎧甲鎧甲照相館(武士阿瑪攝影棚)不僅只穿盔甲,還傳授有關盔甲的豆類知識,因此對戰國時代的武士有興趣的人非常喜歡。 視頻中處處可以看到弓箭、日本刀劍術、頭盔、起源等說明。 人氣武將真田幸村盔甲全副武裝的樣子可以在視頻9:32中看到。 就像戰國武將復活到現代一樣帥氣! 想穿戰國時代武士的盔甲!有什麼辦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可能有人想購買日本等身大盔甲,但銷售的武士服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重量也很大。 其中也有自制Cosplay用盔甲享受的人。 製作方法可以在網上找到,所以搜索一下也不錯。 想輕鬆享受武士氛圍的人,推薦到該視頻中介紹的"澀谷盔甲照相館(武士盔甲照相館)"和"戰國照相館SAMURAI"等地租賃盔甲和盔甲。 展示戰國時代盔甲的照相館介紹視頻 照片:盔甲 通過視頻介紹的澀谷盔甲照相館對於對日本歷史和戰國時代的武士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是夢幻般的攝影棚。 除了日本以外,還可以在神田的VR忍者道場、日光江戶村、新宿的武士博物館、淺草的酒吧忍者宅邸輕鬆體驗忍者、武士。 想深入瞭解戰國時代文化的人一定要去看看。 ◆澀谷鎧甲照相館(武士攝影棚) 設施概要介紹◆ 【住址】郵編150-0044 東京都澀谷區圓山町5-6 King大廈7樓 【交通訪問】從JR山手線澀谷站步行10分鐘 【費用】因路線不同而不同,請在官方網站上確認。 【營業時間】10:00~21:00 【固定休息日】無休息日 【停車場】無 【電話號碼】03-4330-7200 -
影片文章 3:12
能夠感受日本文化的美麗皮革工藝品「甲州印傳」。花色多達數十種的甲州印傳,一定能讓人找到喜愛的款式。職人製作印傳的影片也千萬別錯過!
傳統工藝 歷史- 237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的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 這部由「傳統工藝 青山廣場」所製作的《手技TEWAZA「甲州印傳」koshu lacquered deerhide》,是一部介紹日本傳統工藝──甲州印傳的影片。 甲州印傳是一種主要以鹿皮和生漆加工而成的傳統工藝品。 隨處可見職人匠心巧手的高級甲州印傳,是跨越時代深受世人喜愛、富有魅力的逸品。 影片當中介紹了甲州印傳的製作方法和相關商品。 請務必透過影片,一覽日本自古流傳至今的甲州印傳之美。 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的起源 甲州印傳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說在距今約1300年前的奈良時代就已經出現。 使用印傳技術製作的足袋(分趾襪)被收藏在奈良正倉院的寶庫裡;用印傳做成的書信箱,則收藏在奈良縣的東大寺內。 進入江戶時代之後,江戶甲府城內的甲州印傳產業欣欣向榮,甲州印傳的袋子成了庶民之間的潮流用品。 職人巧手之下的甲州印傳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甲州印傳是指將鹿皮或羊皮等原料仔細鞣製後,經過染色並用生漆畫上圖案的真皮製品。 甲州印傳的特徵,是觸感柔軟卻又堅韌不易損壞。 以下簡單介紹影片當中的印傳製作流程。 1.熱燙摩擦(影片0:29~) 用燒熱的抹刀燙過皮革表面之後,再用銼刀把皮革磨平整。 2.圖紙(影片0:45〜) 3.上漆(影片1:01〜) 職人必需正確區別每種漆的顏色特徵。 4.燻製(影片1:54〜) 有一些顏色需要煙燻才會顯色。 5.縫紉(影片2:21〜) 其他詳細的步驟介紹通通都在影片裡。 所有作業流程都拍成了影像,非常容易理解。 最能展現甲州印傳技術的工藝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山梨縣甲府市印傳屋的店面,販售著許多加入甲州印傳文化、職人手工製作的精品。 印傳屋的創始人──上原勇七使用天然的稻稈燻烤鹿皮,製作出質地柔軟的甲州印傳作品。 印傳屋眾多商品中,特別推薦的是甲州印傳的長夾、口金零錢包、名片夾和印章盒、日式花紋的提袋等等。 以盛開的櫻花為主題的櫻花小町系列也非常搶手。 甲州印傳的完成品介紹從影片2:47開始。 最近幾年,甲州印傳也曾與Gucci和Tiffany等精品品牌推出合作商品,數次掀起話題。 此外,與Hello Kitty、龍貓等可愛動漫角色合作的商品,亦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甲州印傳的產品也有在Amazon或樂天等網路商店販售,何不直接買來試用看看呢? 甲州印傳介紹的總結 傳統工藝品「甲州印傳」是可以感受日本文化魅力的時尚商品。 正如影片所介紹,手工精心製作的甲州印傳,不僅具有良好的質感,又兼具耐用性,可以長久使用。 影片的2:33開始,可以看到職人談論甲州印傳的特徵:「甲州印傳的特色就是有各式各樣的花紋,光是同一種商品就可以有數十種的顏色花樣,使用者可以體驗隨喜好自由選擇的喜悅。」 請務必購買、使用一次充滿日本傳統文化魅力的甲州印傳產品喔。 -
影片文章 6:00
山形縣天童市的將棋棋子「棋駒」產量在日本國內的佔有率竟然高達95%!就讓我們來近距離觀察,看看他們如何以堅守將棋文化為前提來規劃城鎮,以及當地的棋駒職人要如何傳承這項傳統技術!
傳統文化 歷史 生活/商務- 142 次播放
- YouTube
山形縣天童市與棋駒因緣匪淺的生產事業及真人將棋的宣傳影片! 這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山形縣天童市公關科發表的宣傳影片,《天童市的棋駒文化:生產者的期望和真人將棋》。 天童市是山形縣的一個小鎮,全日本超過95%的棋駒都是在此地生產的。 歷史悠久,可追溯至1830年左右。 人們認為將棋遊戲本身就好比武士道,因此江戶末期天童市才會將製作棋子這項工作當作武士副業加以發展。 該地對將棋之熱衷,從將其納入城鎮規劃的一環,不時舉辦各種內容豐富的將棋活動便可看出究竟。 從影片的0:38處可以看到當地的郵筒、計程車及橋上都立著棋駒的紀念碑,人行道的地面上甚至還有「詰將棋」(註:將棋的殘局練習,類似數獨遊戲。)。 山形縣天童市的城鎮規劃與將棋!整個小鎮都是將棋、氣氛獨樹一幟的天童市魅力 照片:山形縣天童市・真人將棋 以將棋聞名的天童市每年都會在天童櫻花祭中舉辦「真人將棋」。 這是當地每逢四月櫻花盛開之際所舉辦的城鎮規劃活動之一,地點在將近2,000棵櫻樹盤據山頭的舞鶴山頂。 1:12處的真人將棋是一項男女老少、人人喜愛的活動。 基本的遊戲規則與一般的將棋相同。 這場由民眾實際扮演棋子、風格獨特的將棋比賽不僅逗得天童市民哈哈大笑,還向觀眾傳達出天童市民對將棋的熱情。 這就是魅力無比、名副其實的將棋小鎮,天童市。 除了參觀將棋博物館,大家也可以多在這個將棋小鎮走走,看看當地的特產品,參觀一下裝飾在人行道地面上的詰將棋。 以將棋文化及超過95%的產量引以為傲的山形縣天童市棋駒職人 從江戶末期到現在就一直在生產棋駒的天童市在製作棋子時,採用了自古流傳的獨特手法。 將原木裁切出形狀之後再加工修整的過程稱為「造木胎(木地造り)」,是製作棋駒的核心過程之一。 如此高超的成形技術只有天童市的棋駒職人才做的到,因為他們對棋駒的所有者懷抱著一份強烈的感情。 棋駒的製作過程從影片的1:52處可一探究竟。 用漆在成形的棋駒上寫字的工序稱為「書駒」。 這裡使用的並不是書法墨水,而是質地濃稠、書寫時難以一氣呵成的漆液。 因此棋駒職人在這顆小小的棋子上用漆寫上王將、飛車或角等字樣時,都必須像是在為它們注入生命般認真。 另外,用鐵筆將字刻在棋子上的「雕駒」也很有名。 以手工雕刻的方式將文字刻在棋子上是天童市棋駒職人的特色。 這樣製作的棋子通常會展現手雕獨有的質感和光滑。 這就是日本將棋文化及重要傳統文化的支柱,天童市。 將棋名人賽及冠軍賽使用的棋駒:山形縣天童市的彫埋駒與盛上駒 照片:棋駒 日本將棋名人賽及冠軍賽使用的彫埋駒(註:先在木料上刻字,之後再將漆料嵌入溝槽中使其與棋面同高的棋駒)與盛上駒(註:用漆料讓文字浮凸在棋面上的棋駒)也是出自天童市棋駒職人之手。 而在這歷史長達400多年的將棋名人制度中一直鼎力相助的,就是彫埋駒與盛上駒。 將棋文化根深蒂固的天童市有個老字號旅館,「微笑之宿 瀧之湯」。這裡是將棋愛好者人人皆知的龍王賽(註:讀賣新聞主辦的日本將棋棋戰,也是日本職業棋士比賽最重要的盛會之一)舉辦之地。 1994年將棋祺士羽生善治名人(註:「名人」是日本職業將棋棋士八大頭銜之一)在老字號旅館「微笑之宿 瀧之湯」的龍王之間以4勝2負的輝煌戰績奪下「龍王」頭銜,不僅在將棋界中名流青史,更讓此處成為著名的棋局之地。 老字號旅館「微笑之宿 瀧之湯」一般民眾亦可預約,前往天童市觀光時不妨將其納入住宿選項中。 將棋之鎮,山形縣天童市的觀光景點和特產 若要尋訪山形縣天童市的知名景點,大家不妨善用觀光志工導覽或者是「天童駒導覽(Warabe Koma Guide)」服務。 將棋資料館展示了各式各樣的作品。 此外,天童市在故鄉稅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回饋的謝禮不僅包括山形縣特產的西洋梨和櫻桃,還有棋駒的手機吊飾、裝飾將棋、棋駒,甚至將棋盤組。 山形縣天童市與將棋文化的介紹總結 照片:山形縣天童市・天童公園的將棋雕像 這就是從江戶末期流傳下來的將棋文化。 自古以來,山形縣天童市的棋駒職人們一直默默在背後支持這個日本傳統文化。 而天童市的城鎮規劃活動更是把棋駒職人的熱情與守護傳統文化的心毫不保留地傳遞出來。 希望這支6分鐘的影片能夠讓大家充分體會到天童市的將棋文化魅力。 【Tripadvisor】天童市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Tourism-g1023678-Tendo_Yamagata_Prefecture_Tohoku-Vacations.html -
影片文章 4:48
目不轉睛地看着有魄力的弓箭演武!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箭術在戰國時代的戰場上不亞於槍炮的歷史武術!
節慶/活動 歷史- 1.2K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的影片 這段影片「Koshiya Kumiyumi, Battlefield Archery Demonstration (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 演武)」是拍攝了在世界弓道大會中和弓演舞姿態的動畫。 該弓術在過去日本歷史中戰國時代(西元1467年~1615年左右)的戰場中作為武術之一受到頻繁的運用。 影片還錄有競技時那充滿魄力的模樣,記得去感受看看傳統日本文化氣息喔。 影片中所介紹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是什麼?起源及歷史介紹 照片:日本弓術 身為和弓流派之一的薩摩日置流是日置彈正政次於室町時代(西元1336年~1573年)所確立。 但是戰鬥開始運用火炮之後弓術便馬上受到了輕視。 這時候開始薩摩日置流一邊將技術傳承給菁英門徒,一邊日夜不斷研究更精實的弓術。 提出了組成隊形再一起放箭的腰矢及指矢、押詰跟突擊等戰法。 關於從薩摩日置流延伸出的諸流派 日置流可說是弓道始祖的存在,為戰國時代過後的日本帶來強烈的影響。 戰國時代過後則從日置流延伸並分成其他弓術諸流派至今。 主要流派是大和日置系統(吉田流)的出雲派、山科派、左近右衛門派、大蔵派、印西派、大心派、壽德派、雪荷派及道雪派等。 另外伊賀日置系統流派則有竹林派、一貫流及本多流。 另外還有薩摩日置流西派浦上系、薩摩日置流西派攝津系、日置當流及逸見流等流派活躍著。 薩摩日置流腰矢弓組重視手掌握法及運用方式,做出拉弓動作後將弓向斜前方固定再射箭的射法是基本。 流派之間在射法及動作上都具有各自的特徵。 影片可觀賞到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武介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中從身披盔甲的9位演者進入弓道場開始。 從影片中也能了解其中有許多觀眾看著。 從影片 0:37處開始隨著大吆喝聲弓箭便接二連三的放箭。 從影片2:08所介紹的演舞可以觀賞到放出箭矢後慢慢朝前縮短距離的模樣。 組成編隊並放出箭矢的演舞是根據戰場上實戰排練而出的吧。 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舞影片統整 弓道是戰國時代中發展的日本才有的武術武道之一。 影片將不留餘力地介紹充滿魄力的薩摩日置流腰矢組弓演武的模樣。 對日本武道有興趣的朋友就透過這篇收錄了身披充滿歷史的鎧甲並射出弓箭的影片,來深深體會日本文化的魅力吧。 -
影片文章 3:29
享受京都三大慶典之一的"葵祭"的神聖儀式!彷彿穿越時空的優美神祕的氛圍在春天的京都府京都市蔓延開來!
節慶/活動 歷史- 225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拍攝日本傳統祭禮葵祭樣子的視頻! Skyscape製作的"【京都·葵祭2017】EOS 5D Mark IV 4K 齋王代和下鴨神社·社首的儀式Kyoto Aoi Matsuri Festival"(【京都・葵祭2017】EOS 5D Mark IV 4K 斎王代と下鴨神社・社頭の儀 Kyoto Aoi Matsuri Festival)是拍攝了在京都新綠季節舉行的日本傳統祭禮葵祭的樣子的視頻。 葵祭由"宮中之儀"、"街頭之儀"、"社頭之儀"3種儀式組成,"宮中之儀"。 視頻中詳細介紹了神聖的"社首儀"。 看視頻的話,就能知道神祕的日本美麗傳統了。 視頻中介紹的日本傳統活動葵祭是什麼活動? 照片:下鴨神社的樓門 葵祭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上賀茂神社(賀茂別雷神社,莫名其妙的人)和下鴨神社的祭禮,也被稱爲北祭或賀茂祭。 兩座神社作爲"京都第一宮",平安時代以前就有在日本聚集信仰的歷史。 本視頻中介紹的葵祭與祗園祭、時代祭一起被列爲京都三大祭。 此外,京都三大慶典加上京都五山送火,有時也稱爲京都四大慶典。 其中葵祭是最古老的慶典,在『源氏物語』的「葵之卷」中,在「車爭日」這一場面中也描繪了葵祭。 通過視頻瞭解一下日本傳統的葵祭神事的樣子吧 照片:葵祭 葵祭的路頭儀是經過從京都御所到上賀茂神社的路線的平安畫卷行列。 視頻的0:28中顯示的是十二單穿着平安裝束的葵祭的 -
影片文章 3:22
那個有名的武將·德川家康作爲天下統一的據點的愛知縣岡崎市「岡崎城」!在神君出生地神化了的街道上了解日本的歷史!
藝術/建築物 歷史- 154 次播放
- YouTube
神君出生の地である岡崎城を紹介 今回ご紹介する動画は「バーチャル刀剣博物館「刀剣ワールド」」が公開した愛知県岡崎市にある岡崎公園内の岡崎城を紹介する動画『【刀剣ワールド】「岡崎城」刀剣・甲冑に会える城|刀剣・甲冑展示の城郭 YouTube動画』です。 岡崎城は、徳川家康誕生の城として知られ、桶狭間の戦いの後に三河(現在の愛知県)に戻った徳川家康が天下統一の拠点にしたことで有名です。 この岡崎城は「神君出生の地」として神格化され、岡崎城主となった大名はその誇りをもって務めていたそうです。 動画の1:33から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岡崎城址内には、岡崎城ゆかりの刀剣や甲冑などの様々な資料を展示しています。 中でも室町時代を代表する「銘 兼元」の山のように連続する3本杉の刃文は動画の1:51から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また、動画の2:09からご覧になれる岡崎公園内の「三河武士のやかた家康館」では、徳川家の祖先である松平氏の始まりから、徳川家康が天下統一するまでの歴史などを丁寧に解説しています。 全身金箔の金陀美具足も展示されています。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岡崎城とは 写真:岡崎城 岡崎城とは、三河国岡崎藩(現在の愛知県岡崎市康生町)にあった日本の城です。 別名「龍城」と呼ばれ、戦国時代から安土桃山時代に松平家が所有していました。 岡崎城の歴史は龍頭山の砦として三河国仁木氏の守護代末裔西郷稠頼とその子西郷頼嗣が北側の防御のために築城したものとされています。 当時は「龍燈山城」と呼ばれました。 その後、1542年(天文11年)に岡崎城内で誕生しました。 そのため、「徳川家康公生誕の地」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江戸時代には「岡竒城」と記されました。 明治維新後は、岡崎城の城郭の大部分が取り壊されましたが、1959年には天守閣が3層5階建てに復興され、2006年には日本100名城に選定されました。 岡崎城への交通アクセスは名鉄東岡崎駅や岡崎公園駅から徒歩もしくは、路線バスで岡崎公園前バス停などから訪れ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岡崎城と大樹寺を結ぶビスタライン 写真:徳川家康像と大樹寺 岡崎城の周辺にある大樹寺はかつて桶狭間の戦いに破れた徳川家康公が逃げ帰り自害を試みたときに思いとどまらせた住職がいたとされる場所です。 この大樹寺と岡崎城を結ぶ約3キロメートルの直線はビスタラインと呼ばれ、歴史スポット、歴史眺望として370年もの間、景観を守られてきました。 現代においてはこのビスタラインをレーザー光線で描く「光ビスタライン」というイベントも開催されています。 岡崎城周辺施設も賑やか 写真:桜越しの春の岡崎城 岡崎城のある岡崎公園は日本さくら名所100選にも選ばれた桜の名所です。 岡崎公園の名物には八丁味噌を使った田楽料理をたべられる「八千代本店」があります。 この八千代本店は創業120年を超える老舗の和食店です。 八千代本店の伝統技術で焼き上げる「木の芽田楽」がここでしか味わえない秀逸な一品として有名です。 また、城下町でも八丁村と呼ばれた地域がありまるや八丁味噌やカクキュー八丁味噌といった伝統のお店も並ぶので、グルメやランチをお楽しみください。 その他周辺には六所神社や滝山東照宮、伊勢八幡宮などの寺社があるので、岡崎城の御城印とともに御朱印集めをしている人にもおすすめです。 神聖な場所とされてきた岡崎城を見てみよう! 写真:岡崎城 徳川家康公ゆかりの土地として有名な岡崎城とその歴史ある展示物などを動画を通じてご覧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戦国時代の人気武将・徳川家康に縁のある岡崎城は一度は訪れたい歴史スポットです。 気になった方は是非、愛知県岡崎市に足を運んでみてください! ◆岡崎城 施設概要紹介◆ 【住所】〒444-0052 愛知県岡崎市康生町561-1 【交通アクセス】名鉄「東岡崎駅」より徒歩15分 【入館料金】大人200円 【営業時間】9:00~17:00 【休館日】年末(12月29日~12月31日) 【駐車場】有料駐車場あり 【電話番号】0564-22-2122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岡崎城トップページ|岡崎城(天守閣)|特集|岡崎公園|岡崎おでかけナビ - 岡崎市観光協会公式サイト https://okazaki-kanko.jp/okazaki-park/feature/okazakijo/top 【トリップアドバイザー】岡崎城 https://www.tripadvisor.jp/Attraction_Review-g788304-d1309910-Reviews-Okazaki_Castle-Okazaki_Aichi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3:22
京都府京都市「狸谷不動院」的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是什麼活動? 就像另一個清水舞臺?充滿浣熊的有點神奇的寺院!
節慶/活動 歷史- 217 次播放
- YouTube
京都府京都市「狸谷山不動院」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的動畫介紹 這部名為《Kyoto Festival 300 Years of Tanukidani Fudō Myō’ō》的影片是由Discover Kyoto製作,京都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的宣傳影片。 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是在2018年5月到11月之間舉辦。 開放特別洞窟內陣參拜,吸引眾多香客前來目睹木食上人曾經安置不動明王的石窟。 抵達狸谷山不動院的交通方式如下,開車:經由名神高速道路,下京都南交流道後約40分車程,或下京都東交流道約30分車程。 寺設有150個免費停車位。 電車、巴士:在JR東日本京都站搭乘市巴士約50分鐘車程。 狸谷山不動院位在詩仙堂後方的爪生山山腰,當地人稱之為「狸谷御不動產」。 抵達本堂前需爬250段階梯,兩旁有信樂燒的狸貓裝飾,11月舉辦秋天祭典,可欣賞到紅、黃色的紅葉。 影片為您介紹的是舉辦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的狸谷山不動院。 影片中的狸谷山不動院是什麼? 照片:狸谷山不動院 狸谷山不動院是位於京都熱門觀光區一乘寺的後方,真言宗修驗道的大本山寺院。 原本在平安時代是安置封鬼門的石像所在地,寺院於1718年由木食正禪朋厚建立。 狸谷山不動院也是著名的祈求交通安全、癌症痊癒等解除厄運的的寺院。 影片的1:13之處可以發現狸谷山不動院是建在斷崖上的。 和清水似的構造相當類似。 寺院也據說是宮本武藏曾經修行的地方,山裡還有一個武藏瀑布。 1718年創建的狸谷山不動院歷史悠久,2018年迎來了創建300年。 影片中的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有什麼樣的活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中,由住持和和尚進行各種主題的開示、特別法會或特別祈福。 其他像是頌讀大般若經或進行結緣罐頂儀式,以及影片2:39出現的關白大護摩法會、火渡祭、大峰山入峰修行、抄經會等多種儀式,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 祭禮除了夜間特別參拜外,也加入現代活動,像是彩繪表演、光雕投影等。 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期間也舉辦讓小朋友尋找山伏狸的活動,另外還推出紀念御朱印帳、限定千社札等贈品。 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的介紹總結 京都有許多可以感受日本歷史文化的古老寺院神社。 影片中介紹的狸谷靈山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紀念的狸谷不動明王三百年祭吸引許多香客慕名前往。 到京都旅行時,不妨到開山300年、舉行盛大的狸谷山不動明王三百年祭的狸谷山不動院一遊吧! 就請先從這部影片感受一下狸谷山不動院的魅力吧! ◆狸谷山不動院◆ 【地址】〒606-8156 京都市左京區一乘寺松原町6 【交通】從JR東日本京都站搭乘市巴士約50分 【入山費】500日元(※2019年11月) 【參拜・開館時間】9:00~16:00 【公休日】無休 【所需時間】約60分 【停車場】有(免費) 【電話】075-722-0025 -
影片文章 2:25
在東京都臺東區「東京國立博物館」能見到的「刀劍」瞭解日本的歷史!在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館展示的約12萬件收藏品中,每一件都刻有日本的歷史。
傳統工藝 歷史- 101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館東京都臺東區"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視頻 這部影片是「【刀劍世界】刀劍・日本刀・刀・劍 - YouTube影片」發表的《【刀劍世界】「東京國立博物館」邂逅刀劍之處|刀劍展示 博物館的日本刀 YouTube影片》。 影片中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關東地區・東京都台東區,成立於1872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有6個展覽館以及1個資料館,主要收藏保管、公開展示日本和東方文物,並以推廣研究調查為營運目的。 館內收藏的文物多達12萬件,不管是國寶還是重要文化財產,典藏件數在日本博物館中皆榮登首位。 接著本文要配合影片,來為大家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一樓不容錯過的「刀劍」展覽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日本藝廊)一樓展區依照雕刻、陶瓷和刀劍等類別分區陳列。 值得一訪的是一樓13室的「刀劍」。 此處收藏了許多頗具代表性的日本刀劍。 據說刀劍的起源始於古墳時代(西元250-538年),在當時用於祭神。 平安中期隨著武士興起,因而形成今天所見的樣式。 刀劍展示區陳列了傳聞為日本天下五劍之一的「三日月宗近」。 從影片的1:20可以觀賞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多把刀劍。 讓人流連忘返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 除了「刀劍」,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本樓還有許多看點。 挑高的正門大廳有座用大理石打造的階梯,氣勢磅礴,堪稱傑作。 是戲劇及婚紗照的絕佳拍攝景點。 本館二樓展區按照年代,展覽了繩文時代到江戶時代的日本美術演變過程。 初次來訪的遊客可先參觀二樓,讓自己對日本歷史有個基本概念。 一樓的博物館商店提供了4,500種文具。 有風景明信片、展覽目錄及圖書等原創商品。 館內的展覽內容亦經常更換。 拜訪之前記得先上官方網站,確認最新的展覽內容及展覽行事曆。 建議與本館一起參觀的平成館 除了本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平成館亦值得一訪。 一樓的考古展示室陳列了石器時代到近代的考古文物。 只要來這裡,一定會遇到出現在教科書中的古物。 二樓是特展室,通常舉辦特展。 展覽的文物每隔幾個月就會更換一次,而且內容十分豐富,有時是鳥獸戲畫,有時是佛像。 參觀常設展時,不妨順便到二樓的特展室看看。 但要注意的是本館門票並不包含特展,需另外購票才能入內參觀。 除了本館與平成館,東京國立博物館還有了明治末期具代表性的西式建築「表慶館」、展示亞洲藝術和考古文物的「東洋館」、位在北側庭園、景致迷人的「茶室」、展示法隆寺捐贈寶物的「法隆寺寶物館」,以及2015年1月重新整修、主要展示西畫家黑田清輝畫作的「黑田紀念館」,處處都是值得駐足參觀的景點。 一天內參觀所有設施並不容易,大家恐怕要善加選擇,好好安排了。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介紹總結 提到日本歷史,就不能不提東京國立博物館。 而影片所介紹的主館「刀劍」展區更是值得一訪。 因為日本刀劍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品。 在《刀劍亂舞》這款電腦遊戲的影響之下更是廣博人氣。 東京國立博物館就位在上野公園內,交通十分方便。 不過目前門票採取預約制。 為了打造一個更舒適、更充實的博物館,2020年4月起門票也有所調整。 有關開放日期與時間、調整後的票價、展覽內容、當期活動,以及特別展覽等相關訊息,請至官方網站確認。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很想到東京國立博物館感受傳統又美好的日本呢?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官方吉祥物「東博君」和「鵝掌楸醬」正等著你呢。 就請大家先透過這部影片,好好感受一下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魅力吧。 【官方網站】東京國立博物館 https://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1659&lang=en 【Tripadvisor】東京國立博物館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4134278-d320638-Reviews-Tokyo_National_Museum-Uenokoen_Taito_Tokyo_Tokyo_Prefecture_Kanto.html -
影片文章 4:09
京都市左京區的銀閣寺為何稱作「銀閣」?金銀雙閣對比中的世界遺產魅力
藝術/建築物 歷史 觀光/旅遊- 221 次播放
- YouTube
銀閣寺・慈照寺 影片介紹 銀閣寺(正式名稱:慈照寺),位於京都市左京區。 這部影片「《銀閣寺・慈照寺 Ginkakuji Temple》」透過影像完整展現了其迷人魅力。 開場(00:00)就展現出竹籬、石牆與緩緩延伸的小徑。鳥鳴聲在寂靜中回響,悠然散步的遊客身影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從(01:12)起,也精緻地拍攝了景點之一的銀沙灘、覆滿青苔的庭園,以及流水潺潺的瀑布等療癒景觀。觀賞完影片後,彷彿親身走訪過一般。 關於京都市左京區的世界遺產「銀閣寺」 銀閣寺是一座由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創建的禪寺,正式名稱為「東山慈照寺」。 與金閣寺(鹿苑寺)齊名的銀閣寺最初為義政隱居後的別邸「東山殿」,其後於義政逝世後改為禪寺。 照片:京都市世界文化遺產「銀閣寺觀音殿」 寺院的中心建築為「觀音殿」,亦即俗稱的「銀閣」。雖名為「銀」,實際上並未使用銀箔,正是這份低調與內斂之美,象徵了東山文化的精髓。 1994年,銀閣寺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 同時,作為境內主體建築的觀音殿(銀閣),因體現室町時代樓閣建築風格,於昭和26年(1951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庭園美學極致之作!銀閣寺的亮點 照片:京都市銀閣寺的銀沙灘 銀沙灘與向月台的造型美 銀閣寺的代表象徵是以白砂堆砌而成的枯山水「銀沙灘」,據說其設計能反射月光,呈現出充滿想像力的夜間景色。旁邊的「向月台」據傳是觀賞滿月的高台。 照片:京都世界遺產銀閣寺的觀音殿與向月台 這些景點亦是熱門的拍照打卡地,白砂紋理在光線下的變化令人百看不厭。 幽雅靜謐的苔庭與池塘庭園 進入寺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布青苔的苔庭。青苔喜陰濕環境,在銀閣寺中如綠毯般延展,營造出經過細緻維護的寧靜空間。 照片:京都市銀閣寺的青苔庭園 隨季節不同,青苔色澤也略有變化。春為柔和的新綠,夏為深邃的濃綠,秋則與落葉交織出褐色層次,冬日霜雪覆蓋則呈銀灰色調。每一季節都別有風情。 漫步於此庭園,不僅眼前景色變幻,連呼吸間的空氣都似乎染上了不同的韻味 細節之中蘊含的傳統美 銀閣寺真正的魅力不在於建築的宏偉或響亮的知名度,而是在於細節裡展現的傳統美感 例如庭園深處靜靜流淌的小瀑布,在影片中(01:12)也有細膩呈現。瀑布雖不宏偉,卻與周圍苔石與樹木融合,令人感受到與自然共鳴的氛圍。 照片:京都市銀閣寺的洗月泉 漫步其中,小石橋橫跨溪流,竹籬笆輕柔分界,目光所及之處皆有驚喜等待發現。紅色果實在綠叢中若隱若現,時令花草悄然綻放,為這片綠意增添不少驚喜亮點。 這些或許看似配角,但在日式庭園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低調中見優雅,正是「侘寂」精神的體現。 小徑上的石燈籠和長滿青苔的階梯,讓每一步都充滿新發現。就像親自翻閱一本古老的畫冊,每頁都有不同的美景。 造訪前須知!銀閣寺交通與參觀資訊 前往銀閣寺,可自京阪電車「出町柳站」搭乘市營巴士前往「銀閣寺前」,約10分鐘車程,巴士站步行約5分鐘即達。 建議可沿「哲學之道」步行前往,沿路欣賞四季變化的風景,靜謐愜意。 參觀費用 成人 500日圓,小學生與國中生 300日圓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8:30~17:00(3月〜11月)9:00~16:30(12月〜2月) 參觀所需時間約40分鐘至1小時。上午時段人潮較少,適合安靜參觀。 周邊觀光景點 哲學之道 照片:京都春季櫻花盛開的哲學之道 自銀閣寺往南延伸的「哲學之道」是一條沿疏水道建造的靜謐散步小徑。春有盛開櫻花,秋有落葉鋪徑。此道因哲學家西田幾多郎常在此散步而得名,四季皆可感受不同風情。 永觀堂・南禪寺方向 照片:永觀堂禪林寺秋季點燈 步行15~20分鐘範圍內,有紅葉名所「永觀堂」,以及以水路閣聞名的「南禪寺」。兩座皆為歷史悠久的禪寺,其庭園與建築之美值得一同參觀。 京料理午餐推薦 銀閣寺周邊有多家老字號餐廳,提供湯豆腐、生麩田樂、京都蔬菜等傳統京料理。於幽靜日式空間中享用午餐,是觀光途中的理想選擇,散步後在此小憩,格外愜意。 訪客評價與體驗談中的銀閣寺魅力 從口碑了解感動瞬間 許多評價如「比想像中還安靜,感受到心靈淨化」、「無論哪個角度都美到令人停不下快門」等好評如潮。 來自海外的旅客也表示這裡是「能體驗禪意的地方」、「是京都最安詳寧靜的寺院之一」。 推薦給攝影愛好者的景點 銀沙灘、觀音殿、水面倒影等皆為出片構圖。秋楓、春綠、冬雪景,各具魅力。 拍攝小技巧:清晨斜射的陽光最為迷人,是人氣拍攝時段。 總結|體驗日本文化本質的靜謐空間 銀閣寺不只是觀光景點,更是蘊含“侘寂”精神的場所,每次造訪都能帶來新的發現與撫慰。 若你正在計畫京都之旅,銀閣寺絕對值得列入行程,成為沉澱心靈的旅程一站。 交通方式・官方資訊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銀閣寺町2號 電話:075-771-5725 官方網站: https://www.shokoku-ji.jp/zh/ginkakuji/ -
影片文章 4:00
滋賀縣高島市的和燭工匠在堅持日本傳統產品"和燭"傳統的同時,也不斷挑戰新事物,他們的執着是什麼?
傳統工藝 歷史- 152 次播放
- YouTube
滋賀縣高島市的工匠繼承的"和蠟燭"視頻介紹 這是以「精神糧食」為主題,致力在全世界傳遞多樣性指標的「Good Sign」發表的影片《Good Sign 第39回 和蠟燭 大與》,介紹的是關西地區・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和蠟燭店,大與。 位在琵琶湖西北岸的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有家歷史長達百年的老字號和蠟燭店,那就是「近江手工和蠟燭大與」。 大與的和蠟燭是珍貴的日本傳統蠟燭之一,就連日本佛教曹洞宗的大本山永平寺亦使用此處製作的蠟燭。 先讓我們透過影片,瞭解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日本傳統文化,「和蠟燭」。 和蠟燭的歷史 和蠟燭是日本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蠟燭, 始於1300年代。 1375年成書的《太平記》曾經出現「木蠟燭」的記述,可見這是歷史長達650年的傳統蠟燭。 和蠟燭的原料是漆樹科的野漆果提煉出來的蠟,稱為木蠟。 另外還有用大豆製成的大豆蠟、從蜂窩取出的蜂蠟,以及用鯨油製成的鯨蠟。 大與的和蠟燭特徵 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的和蠟燭以代代相傳的手掛技術製作而成,日本全國只有10位蠟燭職人擁有這項技術。 據說想要成為獨當一面的和蠟燭職人,至少要花上10年的功夫才行。 和蠟燭大與現在由第3代和第4代共同守護這項傳統。 堪稱代表日本的傳統工藝品。 影片的1:36處是和蠟燭的製作過程及材料。 為了拓展蠟燭發展的全新可能性,和蠟燭大與在各方面不斷挑戰。 例如製作在日本國內外皆受人喜愛的香氛蠟燭, 也試著用米糠代替野漆果來製作蠟燭。不過米蠟燭不易沾上香味,成果不彰。 但是危機就是轉機,這樣的蠟燭反而適合用在不需要香味的地方。 與用石油製作的西方蠟燭相比,無煙、無味的和蠟燭其實更適合出現在餐廳等飲食店裡。 除了當作燈具,和蠟燭亦可與碗盤器具一樣當作生活雜貨來使用,慢慢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舉世備受好評的和蠟燭魅力 純植物製作的和蠟燭因為環保,故在海外備受推崇。 和蠟燭的燭芯是將和紙與燈芯草的髓纏繞在竹籤上製成的。 接著手沾上融化的木蠟,一邊轉動燭芯,一邊將蠟塗抹在上。 晾蠟與塗蠟,也就是「掛」這個步驟會重複數次,以便調整蠟燭的粗細。 只用和紙、燈芯草的髓及野漆果製成的和蠟燭屬純植物蠟燭。這種蠟燭最大的特徵,就是燃燒時不會產生煤灰。 另外一個特色,就是閃爍搖曳的燭光。 除此之外,彩繪蠟燭在日本國內外亦頗有人氣。 製作彩繪蠟燭時只要用染色的木蠟繪製圖案,就能讓和蠟燭展現光澤,完美成型。 現在和蠟燭的魅力正慢慢擴展到海外,深得世人讚賞。 購買和蠟燭 日本全國銷售和蠟燭的店家日益銳減,不易尋找。 除了生產近江和蠟燭的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其他知名產地還有內子和蠟燭的愛媛縣、越前和蠟燭的福井縣,以及會津和蠟燭的福島縣。 另外,兵庫縣西宮市的松本商店亦可買到品質講究的和蠟燭。 東京和京都也有販賣和蠟燭的商家,若是幸運,說不定轉身就會看到它呢。 最近上網也可以買到和蠟燭,類型豐富,任君選擇,省去了不少千里尋覓的功夫。 和蠟燭的小知識 和蠟燭的重量以「錢」為單位。 一錢約3.75克。 每一錢的和蠟燭長約7cm,燃燒時間差不多是25至30分鐘。 日本傳統和蠟燭的介紹總結 這就是歷史長達650年的和蠟燭。 也是當今備受海外青睞的環保蠟燭。 但不可否認的是,使用蠟燭的機會減少也進而影響到生產者的生存。 正因如此,滋賀縣高島市今津町的和蠟燭老店大與才會在各方面不斷挑戰。 這次介紹的4分鐘影片,是否讓大感受到百年和蠟燭老店的魅力了呢? -
影片文章 6:50
位於石川縣七尾市的名城「七尾城」以「堅不可摧的天宮」聞名!名武將「上杉謙信」被迫苦戰的七尾城的祕密公開!
藝術/建築物 歷史 觀光/旅遊 傳統文化- 68 次播放
- YouTube
日本100名城之一石川縣七尾市「七尾城」動畫介紹 由「channel WASABI|旅行氣氛名勝導覽」所製作名為《【石川/日本百名城】七尾城/堅不可破的天宮 4K - Nanao castle in ISHIKAWA, JAPAN / The Top 100 Castles in Japan No.34 -》的影片,其內容是以4K影像介紹甲信越地方・石川縣七尾市的山城遺跡。 日本的百名城之一且為國家指定史蹟的「七尾城」標高300m,自本丸可眺望七尾灣及能登半島。 此座堅固的城堡被稱為「堅不可破的天宮」,主要部份是以石牆所堆積而成。 此報導介紹了七尾城的觀光資訊及旅行景點。 影片中介紹了擴及尾根的七尾城美麗景色影像。 請務必將思路飛奔至戰國時代(1467~1615年左右)來觀看吧。 影片中所介紹的七尾城其歷史為何? 照片:石川縣七尾市・七尾城的本丸跡 七尾城是指「七個尾根」(松尾.竹尾.梅尾.菊尾.龜尾.虎尾.龍尾)各曲輪所配屬的山城。 亦被稱為「末尾城」的「松尾城」有留下部份資料。 七尾城於16世紀時,作為能登守護畠山氏的居城所建設。 據說堪稱日本五大山城般堅固的城堡,在與上杉謙信長達1年以上的戰爭後被攻陷。 之後織田信長將其贈與前田利家利家則由於搬遷至金澤城而成為廢棄城堡。 影片中所介紹的七尾城亮點與觀光資訊 照片:從石川縣七尾市・七尾城晀望 七尾城是屬於規模較大的山城。 其亮點為和當時幾乎一樣的眾多石牆,以及能自山頂眺望七尾灣和能登半島的景色。 登城步道上雖然舖有木板,但推薦還是穿易於行走的鞋子走訪喔。 自山腳下開始登山的話,則可使用七尾城登山口停車場,或是將車停至 七尾城歷史資料館的停車場後購買七尾城御城印或蓋蓋日本百名城印章後再行出發也不錯喔。 七尾城歷史資料館有展覽關於七尾城的出土品,也能觀賞透過CG所製成的七尾城修復模樣。 此外,鄰近的國家登記文化財產的「懷古館」(舊飯田住宅)也是觀光景點喔。 自七尾城歷史資料館停車場出發,行經古道(舊大手路)抵達本丸遺跡的登山所需時間約為40分鐘。 若想征服整個廣闊的七尾城,也設有150分鐘的路程喔。 照片:JR七尾線「七尾車站」 欲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七尾城歷史資料館的方式為搭乘JR七尾線至「七尾車站」下車後,轉搭市內巡迴公車「海洋號」至「城山之里」下車步行約60分鐘。 自影片0:40處所見到從調度丸仰望的櫻馬場遺跡石牆及自2:42處的本丸遺跡石牆令人嘆為觀止。 本丸有城山神社,其令上杉謙信讚不絕口的知名七尾城山瞭望台所一覽之景色於影片3:52處有介紹。 七尾城介紹總結 此部《【石川/日本百名城】七尾城/堅不可破的天宮 4K - Nanao castle in ISHIKAWA, JAPAN / The Top 100 Castles in Japan No.34 -》的影片,介紹了被稱為天宮的山城其美麗影像。 務必參考此篇報導,至能登觀光時順便到七尾城探訪就太好了。 【Tripadvisor】七尾城址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21236-d1424256-Reviews-Nanao_Castle_Ruins-Nanao_Ishikawa_Prefecture_Hokuriku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6:27
讓我們一起探討以金鯱為象徵的愛知縣名古屋市「名古屋城」的秘密!戰國時代動盪不安的土地上建起的日本的第一個國寶要重生了!
藝術/建築物 歷史 觀光/旅遊- 245 次播放
- YouTube
愛知縣名古屋市的觀光景點"名古屋城"動畫介紹 這是「2010 Network」公開的名古屋城天守閣的觀光宣傳影片《名古屋城天守閣PR影片》。 名古屋城是戰國時代(西元1467年-1615年左右)尾張國愛知郡建造的巨城。 日本有許多古城,但是美麗的名古屋城尤其受遊客歡迎。 名古屋城擁有許多國寶的著名場所,其中包括享有壯麗景色的天守閣。 在2018年,到訪遊客人數超過220萬。 擁有戰國時代歷史的名古屋城 照片:愛知縣・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是織田信長出生在古野城外圍,贏得關原會戰的德川家康下令建造的。 當時,與豐臣秀吉的軍隊日益高漲的緊張關係,家康建造了名古屋城作為軍事要地。 在江戶時代(西元1603年~1868年),名古屋城是尾張德川家的祖先德川義直之後,尾張藩藩主的居城。 明治時代(西元1868-1912年)後,名古屋離宮被皇室官員使用;昭和時期(西元1926-1989年)被指定為日本第一座城堡建築國寶。 在此之後,作為受歡迎的觀光景點持續一般公開。 在名古屋城一定要觀賞的景點是什麼? 照片:愛知縣・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也被稱為「金鯱城」,裝飾在天守閣上的金鯱是名古屋的象徵。 除了天守閣之外,豪華的本丸御殿和書院也是必看的。 名古屋城漂亮的石牆是由三河灣周邊等各種區域的石牆建築而成的。 在石垣工程中加藤清正一躍成名,名古屋城的石垣中最大的巨石被稱為清正石。 天守閣的建築由小堀遠州、中井正清負責。 在影片的1:10 開始有更詳細地介紹。 如果您想使用猿面望岳茶席又隱茶席、商店等,也推薦參觀為紀念古田織部而建造的織部堂。 名古屋城天守閣正在裝修中! 照片:愛知縣・名古屋城 自2018年5月起,名為「戰災木結構修復項目」的名古屋城堡的天守閣拆除改造工程開工了。 木造大天守閣的修復工作將持續到2022年12月 大天守閣的重建工程即將完工,等不及了呢。 歷史悠久的名古屋城介紹總結 照片:愛知縣・名古屋城 正如影片中介紹,名古屋城是戰國時代建造的,有相當多歷史的建築物。 城內雖然很大,但是有電梯,展示了很多相關歷史數據,可以輕鬆地享受觀光。 ◆名古屋城 設施簡介◆ 【地址】〒460-0031 愛知県名古屋市中區本丸1-1 【交通】地下鐵名城線市役所站徒步5分、名古屋城正門前站牌徒步1分 【買票】一般500円、中學生以下免費 【停車場】有 【官方網站】名古屋城觀光網站 https://www.nagoyajo.city.nagoya.jp/tw/ 【Tripadvisor】名古屋城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4127381-d320128-Reviews-Nagoya_Castle-Naka_Nagoya_Aichi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6:09
令人感動的日本傳統藝術品「京都一筆龍」!在職人巧手之下一筆呵成的龍,活靈活現的模樣足以震懾所有人!
傳統文化 歷史- 446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影片 由「一筆龍 京都 櫻凜堂」製作上傳的影片《京都一筆龍 【春夏秋冬】Hitohuderyu》,是一部可以欣賞職人製作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影片。 眨眼間就完成一幅美麗作品的日本職人技巧,絕對會讓人大吃一驚。 有著日式典雅氣息的「京都一筆龍」,是非常具有魅力的美術品! 這篇文章將會為各位解說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魅力。 敬請透過影片,欣賞職人巧手製作美麗藝術品、美術品的過程。 關於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京都一筆龍是一種日本傳統藝術。正如其名,是僅用一筆畫就勾勒出龍身的繪畫方式,有「牽起人與人的緣分」、「緣分不中斷」、「工作財運滾滾來」的含意,一般認為能人際關係和經商帶來好運。 京都一筆龍的歷史、起源悠久,在江戶時代就被人們當成招福、保家庭平安、除厄運的珍寶。 在以前的祭典上,還有出現過蛇版本的一筆龍「一筆蛇」。 日本列島排列如龍盤踞,所以日本人認為龍是神聖的動物,自古就將龍奉為五穀豐收的神祇,並建立神社佛寺祭拜。 京都櫻凜堂的一筆龍,筆筆都充滿了職人的誠摯心意──「上昇龍」是祈求心願成真;「下降龍」是祈求保祐安全。 影片5:17處龍爪上的「如意寶珠」,據說能夠實現人們的願望,為人們帶來幸福。 日本國內的京都一筆龍畫家,稱作一筆龍繪師。 影片當中的手島啟輔先生的一筆龍作品,是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的搶手作品。 從影片0:05處開始,可以看到手島啟輔先生繪畫一筆龍的樣子。 千萬別錯過他的高超技術與繪畫技法! 藉由手島啟輔先生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京都一筆龍收到越來越多來自日本國外的關注。 2014年還曾在美國舉辦表演,大獲好評。 請務必欣賞影片當中,手島啟輔先生在工房內繪製一筆龍的技巧和製作過程! 影片當中的「京都一筆龍」畫法與製作流程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0:05與2:02、3:39、4:44處,都是繪製京都一筆龍龍身的橋段,大膽地使用粗毛筆一筆畫到底。頭部和如意寶珠等細節,則像4:38處一樣,換用細毛筆細細描繪。 畫龍的時候,要先畫完頭部,再用粗毛筆一口氣畫出身體。 現代的一筆龍的特徵之一,是其五顏六色的外觀。例如影片當中不同底色的龍身──0:05處是紅色、2:02處是藍色、3:39處是金色、4:44處是白色。 畫完龍之後,就會像影片1:00處一樣,以撒上粉末等特殊手法製作背景。 黑色畫布上的一筆龍,色彩鮮艷的龍栩栩如生,震撼力滿點。 販賣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通路 圖片出處 :京都一筆龍官方網站 除了有日本傳統的「京都一筆龍」之外,一筆龍還有日光市的「晄秋家一筆龍」、「日光一筆龍 高瀨」。 「守護一筆龍」和「中國一筆龍」也都相當有人氣。 如果想從網路購買一筆龍,可以透過一筆龍的官網,或是樂天、Amazon等網路商店。 至於客製品,請撥打京都一筆龍官網的電話訂購。櫻凜堂也有提供當場繪畫販售京都一筆龍的服務。 價格會隨一筆龍的種類和尺寸變化。 只要擺出如此的日本傳統藝術品,就能讓房間內瞬間充滿日式風情! 而將吉祥的一筆龍當作祝賀用的禮物、贈品,一定也能讓收禮人歡喜不已。 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介紹總結 由「一筆龍 京都 櫻凜堂」製作上傳的影片《京都一筆龍 【春夏秋冬】Hitohuderyu》當中,可以看到製作日本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的過程。 製作這般美麗作品的過程,一定會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喜歡藝術的人請千萬別錯過! 日本的傳統藝術「京都一筆龍」。 盡情享受充滿日本味的藝術魅力吧! -
影片文章 3:29
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細工"就是藝術品!靜岡縣靜岡市工匠製作細膩優美的竹子細工絕技通過視頻!
傳統工藝 歷史 生活/商務- 468 次播放
- YouTube
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工藝",靜岡縣靜岡市的工匠技視頻介紹 這是由經營傳統工藝品的青山廣場製作的,駿河竹千筋工藝品的文宣影片。 駿河竹千筋工藝是一種將竹莖切碎後的用竹籤一根一根地編成的工藝,做出花器、蟲籠、手提袋等完成的傳統工藝。 近年來,背包和風鈴等流行的物品也被製作了很多,相當受歡迎。 這次,我們將結合影片詳細介紹具有高文化價值的日本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工藝。 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工藝」的歷史 ©SUN 改変 靜岡縣駿河地區自古以來就生長著優質的竹子,所以竹製品作為生活用品被廣泛使用。 據說其起源非常古老,在這個地區的彌生時代登呂遺跡中也出土了竹製的籮筐和籃子。 到了江戶時代,竹工作為武士的副業固定下來。辭去將軍職務的德川家康曾住在駿府城,在駿河地區建立了竹工藝工匠的地域文化。 駿河竹千筋工藝品於1976年被指定為通產省指定傳統工藝品。 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工藝」的製作方法是?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傳統工藝的駿河竹千筋工藝大致分為「製作竹籤」、「製作輪子」、「編織」、「組裝」4個工序。 原料是使用真竹或孟宗竹,將其削分後製作成竹籤。在其他地區的竹製工藝品中使用平竹籤,駿河竹千筋工藝使用的是削成圓形的圓竹籤。 使用獨特的彎曲手法將竹籤像圓圈一樣彎曲,再用連續編織的技法製作。 駿河竹千筋工藝品的特徵是一個工匠從削竹子到最後一道工序貫徹到底的。 影片中0:25過後也更詳細的介紹了「駿河竹千筋工藝」的製作過程,請欣賞駿河竹千筋工藝工匠杉山貴英的技法。 駿河竹千筋工藝品有哪些?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駿河竹千筋工藝品可以製作出各式各樣的作品。 除了可以用於招待客人的花器、點心器具、茶托和小物盒之外,還有像藝術品一樣的行燈、罩燈等照明、風鈴、放置型風鈴、蟲籠等。 和風氛圍的手提包也很受歡迎。 這些商品在amazon和日本最大的網購公司樂天市場等的網路商家中也可以買到,價格根據因商品而異,從數千日元到數萬日元都有。 傳統工藝品「駿河竹千筋工藝」影片介紹文章總結 正如影片中介紹的那樣,駿河竹千筋工藝品是由工匠一個一個手工製作的傳統工藝品。 想透過影片將優秀的日本文化融入生活的人,請一定去購買駿河竹千筋工藝品。 作為土產送禮也很受歡迎。 -
影片文章 4:45
茨城縣潮來市"水鄉潮來秋刀魚節"的看點和看點是什麼?乘坐傳統"出嫁船"的白淨新娘美不勝收!
傳統文化 歷史 節慶/活動- 239 次播放
- YouTube
茨城縣潮來市"水鄉潮來野菜節"動畫介紹 這次介紹標題為《出嫁船摘要~潮來新娘子乘木舟而行~(水鄉潮來菖蒲花季)》的影片。 就在梅雨季節來訪且菖蒲花盛開之時,茨城縣潮來市內的水鄉潮來菖蒲園因舉行水鄉潮來菖蒲花季而熱鬧萬分。 影片之中介紹了身穿白無垢的美麗新娘子出嫁模樣。 請透過影片享受日本自古以來所傳承的文化。 "水鄉潮來秋刀魚節"的看點之一"出嫁船"是什麼? 照片:潮來的出嫁船 水鄉潮來菖蒲花季中為數眾多的活動裡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出嫁船。 此處介紹的影片中收錄了重現茨城縣潮來市最傳統的新娘出嫁模樣。 此儀式如同影片的1:09處所介紹,由貨真價實的新娘子攜同掌舵手或媒婆,一起走過開滿菖蒲花的園區小路,之後再從渡船場搭乘人力木舟前往對岸的新郎官方向而去。 受到前來造訪水鄉潮來菖蒲花季的觀光客守護下,那徐徐前行的小船實在風情萬種。 如影片的3:38處可以看到在抵達對岸身穿紋付羽織袴等待的新郎官處後,兩人攜手誓言永恆的愛。 "水鄉潮來蘆葦園"的蘆葦觀賞期是什麼時候?介紹如何享受 照片:水鄉潮來菖蒲花季 於茨城縣潮來市的水鄉潮來菖蒲園裡,約有500種超過100萬棵的菖蒲花齊聚盛開,能讓來訪的觀光客一飽眼福。 花園還入選為「讓人想漫步走來的美麗日本步道五百選」,是極具人氣的觀光景點。 水鄉潮來鳶尾園的鳶尾花觀賞時間,從往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據說6月10日左右是最值得一看的時期。茨城縣潮來市觀光商工科的instagram官方賬號上隨時發送開花情況和嫁妝實施情況等。 也有帖子說2023年5月末左右迎來了綠豆芽的觀賞期。在2024年蘆葦盛開的時期,想要參觀水鄉潮來蘆葦園的人,請務必事先查看instagram。 在秋刀魚節期間,從18點30分開始亮燈。與白天不同,推薦您觀看充滿光芒的夢幻風景。 "水鄉潮來阿姨節"的最大看點就是"出嫁船",週六還可以觀賞日落之後舉行的"晚出嫁"。在淡淡的燈光下,被船搖曳的白色無垢的新娘,充滿情趣的情景一定會留在心底。 另外,在愛茉莉節期間還將舉行石竹舞、潮來祗園祭禮舞等表演和遊船、菖蒲銷售會等多種活動,因此享受方法非常豐富。 茨城縣潮來市的戀愛成就景點?"WAiWAi幻想曲"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於影片3:50處所介紹,水鄉潮來菖蒲園對岸的噴水池「夢幻WAiWAi」則因善結良緣及戀愛成功的能量景點而倍受矚目。 出嫁船抵達後,聽說新郎新娘互道誓言後會在噴水池的「喚來幸福的鑰匙」鎖上鑰匙。 茨城縣水鄉潮來菖蒲花季的出嫁船觀光影片介紹總結 這次影片所介紹的水鄉潮來菖蒲花季,是每年有超過80萬人次觀光客造訪的超人氣活動。 至於身穿白無垢的日本新娘美麗身姿,可於影片中細細品嚐喲。 如果欲造訪水鄉潮來的菖蒲花季,建議事先確認菖蒲花開花狀態及花季時間、會場附近的觀光資訊後,預定好飯店再出遊喔。 ◆水鄉潮來菖蒲園 設施概要◆ 【地址】茨城縣潮來市菖蒲1-5 【交通】搭乘JR至潮來車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水鄉潮來菖蒲花季期間則有免費周遊巴士可搭乘 【門票】免費 【停車場】備有停車場(但於水鄉潮來菖蒲花季期間需收費) 【電話號碼】0299-63-1111 -
影片文章 3:20
被選為日本國寶的彥根城是珍貴文化財產的寶庫!可以欣賞到刀劍與鎧甲等各種歷史名人所用道具的重要文化財產「彥根城」的魅力是什麼呢?
藝術/建築物 歷史- 231 次播放
- YouTube
滋賀縣彥根市"彥根城"的魅力動畫介紹 這段由「虛擬刀劍博物館『刀劍世界』」所製作的Youtube影片,《【刀劍世界】彥根城:與刀劍・盔甲相會的城堡|展示刀劍・盔甲的城廓》,是介紹被日本選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彥根城之魅力的影片。 彥根城代表著滋賀縣彥根市,位於可俯瞰琵琶湖的金龜山上;是被指定為特別歷史遺跡和琵琶湖國家公園第一類特別區域的城堡。 對於喜歡能親見珍貴的刀劍與鎧甲等名人所用道具及喜歡歷史的人來說,這裡是必去的景點。 在此文中將結合影片介紹被選為日本國寶的彥根城的魅力之處。 影片中介紹的彥根城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照片:滋賀縣・彥根城 彥根城是位於作為※城下町而繁榮的關西地區滋賀縣彥根市的城堡。 彥根城為※現存十二天守(國寶五座城・重要文化財產七座城)的其中之一、也是滋賀縣的熱門旅遊景點。 它是在關原之戰後經德川家康的命令,由成為城堡領主的井伊直政・井伊直勝所建設而成。耗時20年,於1622年完工。 在影片中的0:31處可以欣賞到彥根城的全貌。 ※城下町:指以領主居住的城堡為核心來建立的城市 ※天守:是具有瞭望、指揮功能的軍事設施,也是城郭的重要象徵。 於江戶時代(西元1603~1868年)之間所建,現在仍保存下來的現存天守有十二座城堡。 包含彥根城在內有五座城堡被選為日本國寶。 彥根城以外,被指定為國寶的分別為愛知縣的犬山城、長野縣的松本城、兵庫縣的姫路城以及島根縣的松江城。 彥根城被視為選為國寶的基準,是擁有古色古香且充滿歷史意義等條件的絕美名城。 從影片的0:59處開始可以欣賞到寫有「琵琶湖八景、古城彥根」的石碑立於彥根城的護城河上。 影片中所介紹彥根城的精彩之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彥根城的魅力在於從明治時代(西元1868年~1912年)的廢城令與戰火中倖存的美麗凜然之姿。 建城時利用了鄰近城堡的石牆作為建材是它的特徵。 於江戶時代之前所建造的天守、※附櫓、※佐和口多聞櫓和西丸三重炮塔被指定為國寶,也是彥根城的魅力之一。 而在太鼓門櫓和天秤櫓則可以欣賞到與過去相差無幾的歷史建築模樣。 ※櫓:外觀有如小型天守是為城郭的一部分,有多種用途。附櫓則是指前往天守的入口。而一整排宛如平房的櫓被稱為「多聞櫓」,多指在城牆四角的瞭望台,可作為出入口也可從建築物上方監視守護城堡。 另外,位於彥根城附近的彥根博物館也是歷史愛好者們絕對會想前往鑑賞的景點。 這裡展示了彥根領主井依氏家族相傳的刀劍與鎧甲等物品,可以欣賞到貴重的文化財產。 可以欣賞到井依氏家族代代相傳的各種精美日本刀。 在影片中的2:12處可以看到關於彥根城博物館的展示品畫面。 彥根城設施的訊息(交通方式及收費等) 照片:彥根喵 彥根城的一般門票為600日元(高中生以上),中小學生為200日元。 彥根城博物館的入場費一般門票為500日元,中小學生為250日元。 也有販賣套票,一般門票共可折扣100日元。 彥根城基本上是全年無休,從上午8:30到下午17:00都可以入場參觀。 人潮較多時大約1個半小時左右可以環繞城堡參觀一圈。 關於交通方式,可於JR彥根城站出發,約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 在彥根城的四周也設有幾個停車場。 受歡迎的吉祥物彥根喵 (ひこにゃん)則是每個月三次會於彥根城的天守前與彥根場博物館的入口(免收費區域)處現身。 彥根城魅力所在的介紹文章總結 照片:彥根城 「虛擬刀劍博物館『刀劍世界』」所製作的Youtube影片,《【刀劍世界】彥根城:與刀劍・盔甲相會的城堡|展示刀劍・盔甲的城廓》是介紹被選為日本國寶的彥根城之魅力的影片。 可以鑑賞到彥根城的歷史與彥根城博物館所展示的歷史名人所用之道具等,是歷史愛好者必看的影片。 在櫻花美麗盛開的春天,可以欣賞點上燈火點綴的夜櫻美景。 乘坐在彥根城護城河上巡禮的遊覽船或是人力車進行觀光,然後搜集※御朱印、御城印也是推薦的行程。 ※御朱印是指日本佛寺,神社授予的一種參拜證明。 御城印則為參拜城堡的證明。 在彥根城下町的區域有著可以享用午餐的美食景點並列著。 作為在日本僅有五座的國寶城,彥根城是非常美麗且壯觀的歷史建築。 如果有興趣的話請一定要來參訪喔! 【Tripadvisor】彥根城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23563-d1236815-Reviews-Hikone_Castle-Hikone_Shiga_Prefecture_Kin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