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動物/生物
-
地區
-
季節
-
標簽
文章
-
影片文章 2:07
用無人機拍攝北海道留萌郡的"鯡魚羣來"的視頻!產卵和放精產生的現象就像把牛奶灑在蔚藍的大海中一樣神祕。
動物/生物 自然 觀光/旅遊- 147 次播放
- YouTube
北海道留萌郡鯡魚的產卵"羣來"動畫介紹 這次是《今井秀美》製作的《大海變白了!? 鯡魚羣來無人機拍攝成功!'(海が白くなる!? ニシン群来のドローン撮影に成功!)的視頻。 北海道留萌郡小平町鬼鹿,如同牛奶灑在蔚藍的大海中一樣被染成白色。這是向北海道宣告春天的魚鯡魚產卵和放精而發生的"羣來"現象。 在蔚藍的大海中,從天而降地拍攝了白色帶子的視頻。鯡魚羣爲了產卵而來,在水面上撲通撲通跳動的樣子會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首先,請看視頻中的鯡魚羣。 以春告魚著稱的鯡魚羣來是什麼?說明發生原因及條件! 照片:鯡魚產卵 往年2月~3月左右,在北海道的日本海沿岸,大海被染成牛奶色。這種現象稱爲"羣來",讀法爲"」是的"。 一到春天就成羣結隊的鯡魚在北海道作爲春告魚而廣爲人知。在俳句的世界裏,"鰊羣來"這個詞成了春季的季語。 羣來是由鯡魚爲了產卵、放精來到沿岸而發生的。雄性向海藻產卵的卵中同時放精而產生的現象。 羣來於1954年在後志管內餘市町至小樽市忍路沿岸確認後,曾有一段時間沒有發生,但1999年時隔45年再次被觀測到。 發生條件是鯡魚產卵期,海面平靜,水溫較高,在5度左右。從2月到4月的陰天,被稱爲"陰天"的氣候時容易發生。 只有在鯡魚的產卵期才能看到羣來!告訴大家可以看到的時間和地點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羣來是鯡魚產卵期出現的現象。鯡魚的產卵期從1月下旬到5月上旬,其中確認最多的是2月到3月。 另外,產卵多在夜間進行,凌晨左右大海被乳白色染色的樣子被確認,中午左右就會消失。如果瞄準上午很早的時間,見面的可能性會變大。 可以看到鯡魚羣的地方是北海道的日本海側、石狩灣內的各沿岸,特別是在小樽市,鯡魚羣以春天的風物詩著稱。 想看鯡魚羣的人,從2月到3月去小樽市沿岸看看怎麼樣?但是,由於自然現象,即使時機和場所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能看到。在這個時期,我們能遇到一些神祕的海岸現象,這也許是一件幸運的事。 介紹時令鯡魚的美味吃法和食譜! 照片:麪條 在以鯡魚產地聞名的北海道,時令鯡魚有各種各樣的美味吃法。鯡魚的季節一般認爲只有春天,其實秋天也迎來了季節。 加工的鯡魚中,水餃、海帶卷、糠心、瘦身鯡魚等很有名。在鯡魚肚子裏放入明太魚的冷凍食品也是很罕見的。用甘露煮熟後放在蕎麥上的"京都名產海蔘蕎麥麪"也很有名。 此外,還推薦在3張肉片中倒入檸檬汁、橄欖油、鹽胡椒等調味液後食用。吉卜力作品《魔女宅急便》中的"鯡魚派"也是用應季鯡魚製作的話,味道會更好的一品。烤肉上放上蔬菜醬料、白醬、芝士,再放上餡餅烤制即可的簡單配方,請務必試一試一試。 "帶子海帶"是鯡魚產卵的!? 照片:帶子海帶 你知道爲了產卵而大羣而來的鯡魚產卵在哪裏嗎?鯡魚到淺灘就會在海藻類中產卵。因爲雞蛋有粘性,所以很容易附着在海帶和海帶等海藻類上。 原來採摘的是自然產卵的天然海藻類,但由於捕撈量減少,所以減少了。所以產卵時,在過道上懸掛海藻,促進產卵。 用鹽醃製而成的就是有籽的海帶,有籽的海帶。作爲吉祥物成爲春節食物不可或缺的東西。 因爲紫菜海帶和紫菜海帶是用鯡魚卵做的,所以說成是幾個孩子和親戚也不錯。 鯡魚產卵"羣來"總結 飄向藍色大海,在乳白色帶子上也能看到的羣居現象。那個藍色和白色的對比會成爲珍貴的Instagram照片。 羣來是鯡魚羣爲了產卵而聚集在一起,爲了留下後代而放精而產生的現象,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很神祕。 從2月到3月,感受春天的來臨的北海道旅行,特別是去小樽市時,一定要注意海岸線。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遇到生命的神祕現象"鯡魚羣來"。 -
影片文章 3:15
棲息於北海道的赤狐母子,其可愛的模樣讓人愛不釋手!北海道赤狐的生態與其特徵為何?沒想到在日本可以遇上如此可愛的野生動物!
動物/生物- 582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捕捉到北海道赤狐母子模樣的影片! 首先來看看此部可愛的北海道赤狐母子的影片吧! 這部《北海道赤狐母子 Parent and child of fox》收錄了棲息於北海道的赤狐模樣。 在擁有豐富大自然的北海道裡,經常可以見到貍貓或狐狸等野生動物。 特別是哺乳類的北海道赤狐由母親攜帶子女生活的模樣,十分惹人憐愛。 日本有許多北海道赤狐的粉絲,且經由1978年所上映以紀錄片方式所拍攝的電影《北海道赤狐的故事》,進而大受歡迎。 影片中可窺見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北海道赤狐母子,那些光是盯著看就會被療癒的影像。 千萬別錯過了。 影片中所介紹的北海道赤狐母子為怎樣的動物?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北海道赤狐雖是廣泛棲息於在日本北海道全區及庫頁島的瀕臨絕種動物,但近年來在青森縣也偶爾有所目擊。 牠是屬於哺乳類綱的肉食性犬科動物,為各地皆有棲息的赤狐亞種。 體型比棲息於本州島的本土狐稍微大一些。 壽命一般據說為10年左右。 北海道赤狐會發出「凹凹」及「汪汪」等較高音的叫聲。 多半捕食老鼠、鳥類或昆蟲當食物,聽說也會跑到住宅區尋找食物。 此影片開頭處,是小狐狸希望父母能陪自己玩而走近的畫面。 而從影片的0:06處開始,是相互輕咬及身體接觸的樣子。 這是十分惹人憐愛,暖心不已的3分鐘影像。 如何在北海道與北海道赤狐母子相遇? 照片:北海道赤狐母子 或許也有人想與野生的北海道赤狐相遇,但野生動物身上可能會帶有包生絛蟲屬的寄生蟲,必須多加注意。 在北海道北見市中,有座專門飼養赤狐的動物園「北狐牧場」,在那可以安心觀賞可愛北海道赤狐的生態。 雖然同在北海道,但離札幌市相當遠,如欲造訪北見市則推薦預約住宿喔。 捕捉到北海道赤狐母子模樣的影片介紹總結 照片:北海道赤狐 影片中所介紹的北海道赤狐母子十分惹人憐愛。 北海道赤狐是生存在酷寒自然環境中,母子彼此互助生活的。 在福岡縣還有一家名為「北海道赤狐的最愛」的可麗餅店,十分受到當地人與觀光客歡迎。 千萬別錯過觀賞此部可以看到北海道相遇機率No.1,在日本深受愛戴的北海道赤狐模樣的影片。 -
影片文章 1:51
危險度最高的日本野豬就在眼前!有突進力的野獸的身姿震撼力滿分!介紹日本野豬的特徵和種類!
動物/生物- 1.25K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日本野豬的影片 本文介紹的由「Asia Nature Library」製作的《MI0231成年日本野豬》是近距離拍攝危險的日本野豬的影片。 影片近距離拍攝身體結實的大日本野豬,很有迫力。 讓我們在影片中感受成年日本野豬的魄力吧! 本文將與影片一起解說日本野豬。 日本野豬是? 照片:日本野豬 日本野豬隸屬於鯨偶蹄目野豬科,學名是「Sus scrofa」,一般被稱為「野豬」。 野豬有著很強的衝擊力與攻擊性。此外,野豬性格神經質,行動時很謹慎。 另外,野豬作為十二支之一的「亥」而廣為人知,幼崽(小豬)被稱為「瓜坊」。 日本野豬的毛是剛毛,很粗,毛色基本上多是茶色和黑褐色,也有罕見的白色野豬。 野豬的壽命約為10年。 野豬有很強的跳躍力,不需要助跑就可以跳躍1公尺遠。 野豬一般體長100~170cm、肩高60~90cm、尾長30~40cm。 體重80~190kg。 目前日本捕獲的野豬中體型最大的有220kg。 野豬下頷有牙。 基本上是白天活動,但進入人類生活圈時會改變行為模式,變成夜行性動物。 野豬的行動範圍很廣,有數據表明野豬一天內可以移動數公里,有時野豬也會從敏銳的嗅覺中嗅出農作物,從而破壞農田情況的發生。 也有野豬游泳登島的紀錄。 在日本自古以來,有狩獵野豬吃肉的習慣。 雖然日本過去有吃過野豬、鹿等肉食動物的習慣,但佛教傳入後就敬而遠之了,但現在也會有一部分日本人使用古老捕獵方式「又鬼」捕獵野豬,將其製成野味料理或牡丹鍋食用。 野豬的種類 照片:野豬 野豬原本是以亞洲和歐洲為中心生活的。 後來經由亞歐,傳入美洲大陸和澳洲,擴大了生存範圍。 雖然野豬的棲息地分布在在全世界各地,但是根據分布地區的不同,野豬的體型大小也有差異。 在中國的東北部和美國的阿拉巴馬州,有數據表明有體重在300公斤以上的野豬的存在。 在日本,本州、四國、九州分布的日本野豬和分布在沖繩的龍九野豬有兩個亞種。 日本野豬的危險性 照片:野豬 日本野豬原本性格怯懦,很少會襲擊人類,但是如果近距離接近野豬,或是在野豬興奮的時候也會有可能襲擊人類。 日本野豬能以時速45km的速度跑,因為突進力很強,如果人類被襲擊了非常危險。 經過有野豬目擊情報的地方時,可以依靠鈴鐺等的聲音警戒。 日本野豬主要以山林裡生長的植物和水果、竹筍、蘑菇等為食,是雜食性動物。 影片0:25開始,可以看到日本野豬吃東西的樣子。 有相關報告表明日本野豬會對人類的農作物造成危害,所以住在山林附近的人需要注意野豬出沒。 關於日本野豬的介紹總結 由「Asia Nature Library」製作的影片《MI0231成年日本野豬》可以看到日本野豬的影像。 該影片中可以看到在動物園等地方看不到的野豬的樣子,非常有魄力。 喜歡野生動物的人一定不要錯過! -
影片文章 2:55
以紅色肉垂爲特徵的野雉的樣子令人刮目相看。適合日本國鳥的美麗剪影吸引着所有看的東西!
動物/生物- 589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拍攝野生雉雞的視頻 這裏介紹的"Nyanta8355"製作的《雉一家》(キジの一家)是拍攝日本國鳥雉一家的視頻。 以臉上的紅色肉垂爲特徵的雉雞的樣子非常美麗。 據說具有地震預知能力,具有神奇魅力的日本雉雞。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日本童話·古話桃太郎中登場的日本人熟悉的野雉的野生面貌。 這篇報道對日本的國鳥雉進行了解說。 視頻中能看到的雉雞是什麼? 照片:雉雞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雉(雉、雉子)是雉目雉科雉屬的日本人熟悉的鳥類。 名字相似的鳥喙鴿是鴿子科鳥類,完全不同。 視頻中臉部的紅色肉垂爲特徵的色彩斑斕的雄性在視頻的開頭0:01中可以看到,略帶淡褐色姿態的雌性在視頻的 -
影片文章 2:24
圓圓的眼睛,超萌的人氣寵物飛鼠觀察!白頰鼯鼠和寵物店販售的蜜袋鼯有什麼區別?一起來認識在日本棲息的野生飛鼠吧!
動物/生物- 4.39K 次播放
- YouTube
在日本棲息的野生飛鼠是什麼動物? 以下為您介紹的是Shinji kawamura製作的在樹上生活的野生《3隻飛鼠》觀察影片。 影片中的北海道飛鼠(又稱雪地飛鼠)的生物分類是鼠目松鼠科松鼠亞科飛鼠族的小型哺乳類,棲息在日本的北海道。 飛鼠的特徵是身體有飛行用的飛膜,可以飛20~50公尺遠。 習性為夜行性,喜歡在夜晚活動。 此外,牠們會成群集體生活,影片中的飛鼠也是3隻在同一個巢穴生活。 大小約15公分,可以放在手掌上那麼小。 飛鼠屬雜食性,吃食山椒嫩葉、花、葉子、樹皮內側、種子等為主,影片的0:49可以看到飛鼠小小的手用力抓著樹枝啃食的樣子。 飛鼠敏捷地抓著樹枝啃食的模樣超萌!請務必觀賞影片。 日本野生棲息的北海道飛鼠和寵物店販售的蜜袋鼯區別 照片:北海道飛鼠 不只野生的北海道飛鼠,飛鼠和蜜袋鼯在外觀上相似,但在生物學上的分類是根本不同的生物。 飛鼠是鼠目松鼠亞科,而蜜袋鼯則是有袋目的蜜袋鼯科。 也就是說,飛鼠是松鼠的同類,蜜袋鼯則和袋鼠等腹部有育幼袋的動物為同類。 一般在寵物店販售的蜜袋鼯比飛鼠更容易親近人,因此也大受歡迎。 蜜袋鼯的價格因毛色而有差異,一般來說棕色的約2萬日元。 平均壽命為5~7年,飼料是以果實為主的雜食。 雖是以叫聲溝通的生物,但不常發出聲音,飼養也不太麻煩,所以近年作為寵物大受歡迎。 在日本棲息的飛鼠和白頰鼯鼠的區別 照片:白頰鼯鼠 飛鼠和白頰鼯鼠都是鼠科、松鼠亞科、飛鼠族,但白頰鼯鼠再往下細分則為白頰鼯鼠屬。 兩者曾被分類成同一種生物。 但其實白頰鼯鼠體型比飛鼠大好幾倍。 因此白頰鼯鼠的飛行距離比飛鼠長,可飛100公尺以上。 日本棲息的野生飛鼠受到美洲飛鼠的威脅 威脅日本野生飛鼠生存的是外來的美洲飛鼠。 令人擔憂的是,美洲飛鼠和日本野生飛鼠的亞種間雜交。 根據日本法律,為防止特定外來生物造成生態系的威脅,進口和飼養原則上是禁止的。 日本野生飛鼠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聽完以上介紹覺得如何呢?和北海道飛鼠、飛鼠很像的小動物,您已經能夠區別牠們的不同了嗎? 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白色毛茸茸的北海道飛鼠在樹上生活的樣子。 1:06起可以看到小飛鼠鑽進比自己身體還小的巢穴裡的一幕,小心被萌到! 北海道飛鼠因體型小,在自然界不容易看到,請務必觀賞這部超可愛的生態觀察影片。 -
影片文章 8:34
野鳥可愛的模樣真是療癒!就讓我們透過影片介紹棲息在日本的30多種野鳥吧!大家認識幾種呢?
動物/生物- 126 次播放
- YouTube
透過鏡頭來觀賞日本野鳥的模樣吧! 《日本野生鳥類 動畫集 2(HD)》是一部長達8分鐘半、與生活在日本的可愛野鳥有關的影片。 影片介紹了日本街頭常見的野鳥和稀有野鳥。 先依序介紹影片中的日本野鳥!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部影片介紹的鳥類依序為:北長尾山雀[0:00~]、大斑啄木鳥[0:18~]、小星頭啄木鳥[0:35~]、雜色山雀[0:41~]、小燕鷗[1:01~]、黑尾鷗[1:20~]、白冠雞[1:30~]、黃嘴天鵝[1:45~]、花嘴鴨[2:20~]、赤頸鴨[2:32~]、紅頭潛鴨[2:51~]、綠雉[3:11~]、黑鳶[3:31~]、家燕[3:46~]、小鸊鷉[4:06~]、綠鳩[4:23~]、歐亞鷽[4:48~]、蘆鵐[4:54~]、灰喜鵲[5:13~]、金翅雀[5:24~]、黃眉黃鶲[5:32~]、日菲繡眼[5:53~]、遠東山雀[6:14~]、麻雀[6:29~]、白腹鶇[7:06~]、藍磯鶇[7:12~]、普通鸕鶿[7:21~]、蒼鷺[7:37~]、磯鷸[7:45~]、斑尾鷸[7:55~]、黦鷸[8:04~]、高蹺鴴[8:14~]。 影片中介紹的日本野鳥是指哪種鳥?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中介紹的野鳥是指飼養以外的其他鳥類。 不僅包括棲息在日本野山中的鳥類,水鳥和海鳥也是野鳥的一種。 野生鳥類中,會環遊各地的稱爲候鳥。 春天來到日本度過夏天的叫夏鳥,秋天來此過冬的稱為冬鳥。 因颱風等因素漂流到日本的有時會被稱爲迷鳥。 相反地,一年四季停留在該地區的野鳥就叫做留鳥。 一起外出尋找影片中介紹的野鳥吧! 照片:停留在紅梅枝上的畫眉鳥 除了影片中介紹的野鳥,日本還有其他鳥類棲息,例如烏鴉、斑點鶇、紅頭伯勞和黃尾鴝、白頭翁。 只要觀察野鳥,聆聽鳥叫聲,準備飼料吸引鳥兒,拍攝照片,就能擁有一段愉快時光。 當我們準備去山區或河邊等戶外觀察野鳥時,若能順便準備一雙雨鞋會更安心喔。 日本野鳥影片介紹總結 誠如影片所介紹,日本國內有不少野鳥棲息。 除了山區等自然豐富的地區,城市中也能看到鳥兒可愛的身影。 日本有一個專門觀察野生鳥類的團體叫做「野鳥之會」。 對野鳥的種類及生態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野鳥之會的活動,和大家一起去看鳥吧! -
影片文章 3:46
在清晨的森林中發現日本松鼠寶寶的活動蹤跡!兩手拿著食物的可愛模樣不禁令人嫉妒!
動物/生物- 699 次播放
- YouTube
日本松鼠寶寶的攝影影片 這部是由「squirrelstail1」製作的影片《在清晨森林中活動的松樹寶寶》,記錄日本松鼠寶寶在自然中活動的樣子。 松鼠在動物園也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愛。 整部影片可以看到野生的日本松鼠,可愛模樣讓人不知不覺一直看下去。 想被日本松鼠緩緩移動的可愛模樣療癒的人,推薦觀看這部影片。 這篇文章將介紹在日本棲息的日本松鼠。 日本松鼠是什麼?日本松鼠的生態介紹 照片:松鼠 日本松鼠是齧齒目松鼠科松鼠屬的齧齒類動物。 別名為本土松鼠。 體型方面,體長16~22公分、尾長13~17公分、體重300克。 腹部、尾巴末端的毛為白色,背上的體毛會因季節變換顏色,是一大特徵。 夏季的夏毛為紅棕色,冬季的冬毛為灰棕色。 日本松鼠會發出「啾啾」的叫聲。 松鼠在寵物店也有販售,花栗鼠一隻約1萬日元左右可購入,飼養方法簡單,是很有人氣的小型寵物。 想要飼養松鼠的話,寵物店或、工具材料行也有販售松鼠的飼料。 照片:鬼胡桃 日本松鼠的食物主要是植物。 喜歡吃鬼胡桃、落葉松、赤松、五葉松的種子、果實、花、昆蟲、植物嫩芽等。 日本松鼠會把食物塞在頰袋後帶回巢穴,並埋在地下儲藏,有儲藏食物的習性。 影片的1:09、2:34可以看到松鼠兩手拿著食物的可愛模樣。 日本松鼠的棲息地和分布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日本松鼠棲息在亞高山帶和森林地帶。 主要在白天活動,夜晚休息的晝行性動物。 基本上有一定的活動範圍,但也會依照糧食的狀況出現變化。 日本松鼠會在樹枝間築巢、生活。 影片的2:54可以看到日本松鼠爬樹的樣子。 日本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壽命約3~5年,飼養的日本松鼠可活5~7年。 日本松鼠的辨別方法 照片:日本松鼠 松鼠有日本松鼠、蝦夷栗鼠、台灣松鼠、花栗鼠、歐亞紅松鼠等各個品種。 各種松鼠都有不同特徵,日本松鼠和台灣松鼠的特徵較類似,以下說明辨別方法。 日本松鼠的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台灣松鼠則沒有。 冬季日本松鼠耳朵前端有毛,腹部的毛為白色,台灣松鼠則背部都是同一毛色。 台灣松鼠是來自海外的外來種,性格非常凶暴。 在鎌倉等地繁殖,造成問題。 日本松鼠的介紹總結 這部是由「squirrelstail1」製作的影片《在清晨森林中活動的松樹寶寶》,可以看到日本松鼠寶寶的影像。 在清晨的森林中活動的松鼠寶寶模樣相當可愛,讓人看了不禁著迷。 喜歡可愛動物的人、想被可愛動物療癒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 -
影片文章 5:07
院子裏出現了一隻罕見的白鼠!沒精打采的給獎牌餵食後,吃了豆芽,回到了樹叢裏……保重身體!
動物/生物- 39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pxh01252」が公開した「庭にいたトガリネズミにメダカのエサをやりました」です。 こちらは、野生のトガリネズミをとらえた動画です。 トガリネズミは、ネズミではなくモグラの仲間で、世界最小の哺乳類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また、北海道に生息するトウキョウトガリネズミは、環境省レッドリストで絶滅危惧II類に指定されています。 体は約2cm(尻尾が約3cm)と小さく、映像のクローバーと見比べるとそのサイズがわかりやすいでしょう。 細くとがった鼻先を動かしながらエサを食べる姿は、絵本のキャラクターみたいでかわいらしいです。 実態は不明な点も多い珍しいトガリネズミを、映像でぜひ確認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
影片文章 8:36
興奮的搜索!抓住幻象中的大熊貓!日本產的貴重的大鹿可以在哪個地方採集?
動物/生物- 114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やまめCHANNEL」が公開した「まさかのオオクワガタ5匹GET!テンションMAX」です。 オオクワガタは、日本に生息する最大級のクワガタムシです。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ような深い森にある木のうろなどに生息しています。 体長は2cmから7cmほどですが、9cmを超える大物が発見されたこともあります。 野生の虫に興味を持ち、アミやかごを持って虫取りに出かける子供は少なくありません。 また、オオクワガタの飼育は大人にとっても楽しいものです。 日本では、動画にあるようなオオクワガタを捕獲し、クワガタファンに販売して生計を立てている人もいます。 -
影片文章 3:05
登山途中偶遇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雷鳥!瀕臨滅種危機的雷鳥生態為何?可以在哪裡遇到?
動物/生物 自然- 518 次播放
- YouTube
瀕臨滅種危機的日本雷鳥觀賞影片 「Yamacchi channel」製作的《瀕臨滅種危機 雷鳥 登山時遇到的珍貴日本雷鳥影片 特輯 【4K】》影片中,可以觀賞和朱鷺、丹頂鶴共同指定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的野生日本雷鳥影像。 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推定瀕危的日本雷鳥在日本全國的數量只剩下1,500隻。 這部影片是攝影者將登山途中發現的日本雷鳥影像剪輯而成,可以看見各種日本雷鳥的可愛模樣。 這篇文章將為您介紹瀕臨滅絕危機的日本雷鳥。 瀕危的日本雷鳥是什麼鳥?日本雷鳥的生態介紹 照片:立山的雷鳥(公鳥) 在冰河期倖存的日本雷鳥是雞形目雞形科雷鳥屬的鳥類。 棲息在日本的亞種雷鳥非常可愛,容易親近人類,受到登山客的喜愛。 青蛙般的叫聲是它的一大特徵。 這部影片可以看到各種日本雷鳥,0:14南阿爾卑斯仙丈岳的野生日本雷鳥、1:38北阿爾卑斯燕岳的日本雷鳥、2:09北阿爾卑斯蝶岳的日本雷鳥、2:04北阿爾卑斯常念岳的日本雷鳥。 瀕危的日本雷鳥幼鳥背長約6公分, 成鳥約37公分,體重400~600克。 每年6月上旬至中旬是產卵期。 羽毛顏色會隨季節變化是雷鳥的特徵,夏季為褐色,冬季則變為純白色。 是富山縣・長野縣・岐阜縣的縣鳥。 照片:北阿爾卑斯 日本雷鳥棲息在標高2,400公尺的嚴峻環境中。 氣溫高的季節在高山帶生活,氣溫低下的冬季則到亞高山帶生活。 日本全國的日本雷鳥數量推測在1980年代以前有3,000~4,000隻。 不過,現在只剩下1,500隻。 日本雷鳥數量的減少是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 暖化造成日本雷鳥的食物「偃松」減少是原因之一。 為了日本雷鳥的保育,提出各種對策,包括保護日本雷鳥的棲息地不受外敵入侵、或將它們飼養在動物園等。 珍貴的日本雷鳥2019年起在上野動物園公開展示。 瀕危的雷鳥棲息地 照片:立山連峰和雷鳥 世界上有6屬17種雷鳥科的鳥。 分布在北美和歐亞大陸的北極海沿岸、歐洲、亞洲的高山帶。 日本則棲息在本州中部地區的高山帶,有許多人曾目擊過。 這部影片可以看到在南阿爾卑斯仙丈岳、北阿爾卑斯燕岳、北阿爾卑斯蝶岳、北阿爾卑斯常念岳發現過的日本雷鳥。 北阿爾卑斯的長野縣有一間叫「雷鳥之里本舗」的店將雷鳥的樣子做成餅乾販售。 另外,北海道還有蝦夷雷鳥屬的蝦夷雷鳥棲息。 瀕危的雷鳥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Yamacchi channel」製作的《瀕臨滅種危機 雷鳥 登山時遇到的珍貴日本雷鳥影片 特輯 【4K】》影片中,可以觀賞瀕危物種的日本雷鳥珍貴自然影像。 這部集結日本各地發現的日本雷鳥影像雖短,但是喜歡動物的人必看的影片。 看到可愛的日本雷鳥想必很療癒吧! -
影片文章 1:30
日本最大蜻蜓、無霸勾蜓的珍貴產卵畫面!蛻皮場景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神祕!
動物/生物- 1.87K 次播放
- YouTube
日本最大的蜻蜓,鬼蜻蜓 影片《無霸勾蜓(日本最大)》中介紹的無霸勾蜓(又稱鬼蜻蜓、馬大頭)是蜻蜓目勾蜓科的一種大花紋蜻蜓,成蟲的腹長為雄性7公分,雌性8公分。 生活在北海道和屋久島等地的個體體長較短。 無霸勾蜓的複眼是鮮艷的寶石綠,如果做成標本的話會變色。 該蜻蜓的特徵是通體呈黑色,每節都有黃色細條紋圖案。 與之相對的,還有一種小鬼蜻蜓,雖然名字相近,但小鬼蜻蜓不屬於勾蜓科,而是屬於蛹蜻蜓科,複眼左右分布在頭部,幼蟲呈扁平的圓盤狀,生活在河流底部的石縫中,與鬼蜻蜓有很大的不同。 鬼蜻蜓的生態和分布 照片:鬼蜻蜓 鬼蜻蜓在日本列島廣泛分布,成蟲一般生活在小溪、河流周邊、森林外沿或山區,在氣候涼爽的平地和市區也可以看到。 鬼蜻蜓的活動範圍非常廣,甚至在城市也能看到,海外遊客可能會對此表示驚訝。 當你發現雌性鬼蜻蜓時,可以利用其懸停的習性來捕捉它。 雄性的鬼蜻蜓會把展翅的東西看作雌性,因此當你把電風扇等可以起風的東西拿到雄性面前時它就會停止動作。 具體請參考昆蟲採集時的捕捉方法。 鬼蜻蜓的生活史 照片:鬼蜻蜓的巡邏 鬼蜻蜓是以飛蛾、蒼蠅、牛虻等為主食的肉食性動物,常在空中捕食。 天敵是鳥類和蝙蝠等。 需要注意鬼蜻蜓有時會咬人。 雄性鬼蜻蜓在自己的地盤上巡邏時會和遇到的雌性交尾。 交尾結束後雌性會在美麗的河流和水窪等處產卵。 找到合適的產卵場所後,鬼蜻蜓會挺起身體飛到水邊,進行獨特的產卵行為。 從影片的0:30開始可以看到蜻蜓點水這一產卵畫面。 它們把叫做產卵弁的器官插入泥水中產卵。 照片:鬼蜻蜓的羽化 鬼蜻蜓產卵後1個月左右,卵會孵化成幼蟲,叫做水蠆。 水蠆呈半透明的白色,沒有翅膀,腹部也變短了。 淺潛在泥中,埋伏並捕捉路過的獵物。 鬼蜻蜓幼年期吃水蚤和孑孓等,隨著身體變大,也會吃蝌蚪和小魚等。 另外,也會和其他鬼蜻蜓的水蠆自相殘殺,直到其中較強的個體會存活下來。 據說鬼蜻蜓成蟲需要5年時間,反覆蛻皮10次左右才能成長。 不久複眼就會冒出來,嘴巴部分會變成像口罩一樣,長出一張獨特的臉。 最終背上長出鱗狀的翅膀,夏天天晴的時候鬼蜻蜓從水底爬到水面的石頭和樁上,用爪勾住地面,背部裂開,蛻變成成蟲。 鬼蜻蜓羽化後是收縮著的白色的翅膀,經過一個晚上翅膀上會有黑色和黃色的圖案出現,並逐漸變得結實。 影片從0:58開始,可以看到鬼蜻蜓蛻皮的珍貴影像。 蛻變成成蟲後,鬼蜻蜓在反覆展開捕食活動的1個月左右開始繁殖活動。 從幼蟲到成蟲,鬼蜻蜓的壽命是5、6年。 觀察一下鬼蜻蜓吧 照片:鬼蜻蜓 怎麼樣?我想大家應該已經了解了日本最大的蜻蜓鬼蜻蜓的相關訊息。 影片中珍貴的產卵場景難得一見,一定要點擊影片來看。 -
影片文章 7:07
可以在北海道道東海域遇見野生海獺的「北海道霧多布岬」──站在陸地上觀賞海獺的熱門景點
動物/生物- 3.48K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北海道野生海獺的影片介紹 這部是由以自然和野生生物為主題,藉由YouTube呈現各種影像的「Shinjikawamura」製作的影片,《北海道霧多布岬 若隱若現飄浮在海面上的野生海獺 2020》。 鏡頭下所呈現的,是瀕危物種海獺的模樣。霧多布岬這個地方依舊保留著與野生狐狸等動物邂逅的自然環境,只要來到此處,絕對能拍下美照。今日要介紹的,是探頭露出海面、可愛無比的海獺。就請大家先透過影片慢慢觀賞。 以後到水族館也看不到了嗎?瀕危物種的海獺在日本國內飼養數量銳減 照片:群聚的海獺 野生海獺主要棲息地從美國加州沿岸一直到阿拉斯加,經過阿留申群島,再延伸到堪察加半島沿岸。然而人類的濫捕導致野生海獺數量逐漸減少,據說曾經發生在阿拉斯加的原油油輪觸礁事件更是讓因此喪生的海獺超過三千頭。 野生海獺的數量曾經一度減少到兩千頭以下,之後在積極的保護活動之下數量才慢慢恢復到10萬隻以上。然而此時日本國內水族館所飼養的海獺數量卻從1994年的122頭開始慢慢減少,到了2021年全國只剩四頭。 被指定爲瀕危物種的海獺原則上禁止從國外進口。 日本國內飼養的海獺由於繁殖能力下降,加上高齡化等因素,目前已經陷入難以繁殖的困境之中。 日後有一天,海獺說不定會從日本的水族館消失匿跡。 在日本國內可以看到野生海獺的區域 照片:北海道・霧多布岬 人類過度的捕撈曾經讓日本近海一度找不到野生海獺的蹤影。不過1980年以後北海道東部沿岸卻頻頻出現目擊消息。 近年來,日本國內可以看到野生海獺的地方主要出現在北海道東岸的三個地區。 除了影片中介紹的「霧多布岬」,還有根室這個位在其東北側的「納沙布岬」,以及地處霧多布岬和納沙布岬之間的昆布盛漁港海面上的無人島「小鵜居島」。不僅如此,霧多布岬和小鵜居島還有確切的繁殖紀錄。 在這3個地方中,在陸地觀察野生海獺機率最高的是霧多布岬。 野生海獺親子在海面上親密互動的樣子非常令人欣慰。 【影片】0:19 ~ 以海藻為床,抱著孩子游泳的野生海獺 霧多布岬的海獺~看到其身影機率較高的地方及時期 照片:海獺 霧多布岬周邊一整年都能看到野生海獺。但若遇到霧氣濛濛或海浪洶湧等惡劣天氣時,觀察海獺的機率就會降低。但是天氣如果晴朗,平均每三天就會看到一次,可見天氣好壞是關鍵。 比較常見的是海浪平靜的地方。在岬角北側或岩礁地帶發現的機率會比較高。 運氣好的話也有機會可以近距離看到野生海獺。但是爲了看清它的樣子、動作、表情等,建議攜帶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等。 海獺午睡和吃飯的樣子可以通過影片看到。 【影片】1:50 ~ 以放鬆的表情午睡中的海獺 【影片】4:28 ~ 展示了在肚子上打破貝殼食用的熟悉動作。 總結 海獺在日本國內繁殖困難,在水族館飼養數量銳減。另一方面,野生海獺因過度捕撈而一度銷聲匿跡,不過最近在日本近海也能看到。 特別是目擊較多的北海道東岸地區現在備受關注。 霧多布岬是在陸地上可以看到珍貴野生海獺的人氣景點,如果能在參觀時看到,將成爲在水族館無法感受到的珍貴體驗。 【Tripadvisor】霧多布岬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120924-d1553698-Reviews-Kiritappu_Cape-Hamanaka_cho_Akkeshi_gun_Hokkaido.html -
影片文章 1:42
僅於小笠原群島出沒的小笠原大蝙蝠,在白天裡現身的超珍貴畫面!被指定為瀕危物種的蝙蝠以著可愛模樣靈活地將食物塞滿兩頰
動物/生物- 341 次播放
- YouTube
來看看小笠原大蝙蝠的影片吧! 這是由「父島導覽Polaris」所發表,錄下小笠原大蝙蝠模樣資訊的影片,《小笠原大蝙蝠》。 小笠原大蝙蝠是棲息於東京都小笠原群島,瀕臨絕種的蝙蝠。 影片中收錄了小笠原大蝙蝠食用該地特有種的章魚樹果實,還有在樹上來回移動的模樣。 於影片0:41處還可以聽到小笠原大蝙蝠發出嘰嘰的叫聲喔。 影片中所介紹的小笠原大蝙蝠是什麼樣的動物?介紹其特徵 照片:倒掛在樹下睡覺的小笠原大蝙蝠 小笠原大蝙蝠是隸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蝙蝠屬的哺乳動物。 棲息地據說只在東京都小笠原群島的父島、母島、北硫磺島、南硫磺島。 小笠原大蝙蝠的體形為體長20~25cm,前臂長13~15cm左右。 為夜行性的草食性動物。 由於會吃掉島上的柑橘類果物而被視為害蟲。 現今因為糧食不足等原因,推測數量只剩100隻左右。 1969年時被認定為國家天然紀念動物,並於2009年視為國內稀有野生動物種類而受到保護。 如何能與影片中所介紹的小笠原大蝙蝠相遇呢? 照片:蝙蝠 影片中所介紹的小笠原大蝙蝠模樣相當可愛。 小笠原群島上有夜間旅行團,能前往眺望離島才能看得到的滿天星海。 這個夜間旅行團能觀察到小笠原大蝙蝠的模樣,以及夜晚森林中會發光的香菇。 雖然瀕危物種的小笠原大蝙蝠無法作為寵物飼養,但有些種類的蝙蝠是能當作寵物飼養的。 想被可愛蝙蝠療癒的人,建議可以收集資訊及到寵物店一探究竟喔。 小笠原大蝙蝠的介紹影片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片長雖說只有不到2分鐘,但完整收錄了小笠原大蝙蝠迷人討喜的模樣,千萬別錯過來欣賞看看那可愛的身影喔! 小笠原大蝙蝠也曾經繪成自然保護系列的特殊郵票,相當受到日本的集郵家歡迎。 被小笠原大蝙蝠可愛模樣所吸引的人,可以找找看郵票並購買蝙蝠的相關產品喔。 -
影片文章 4:04
被可愛的黃鼠狼的樣子治癒了。在大自然中奔跑!游泳!放鬆!觀察珍貴的野生黃鼠狼!
動物/生物- 585 次播放
- YouTube
視頻中介紹的日本黃鼠狼是 此視頻是"AndreaNature"製作的"像黃鼠狼(mustela itatsi)水獺一樣的游泳、快速奔跑 Japanese Weasel-Swimming and running Donnola -nuoto corsa"(二ホン イタチ(mustela itatsi) カワウソのような泳ぎ・素早い走り Japanese Weasel-Swimming and running Donnola -nuoto e corsa) 日本黃鼠狼是日本的固有種類,棲息地遍佈日本全境,是類似於水獺的哺乳類。 體長爲雄27cm至37cm,雌16cm至25cm大小,體重爲雄290g至650g,雌115g至175g。 毛色爲茶褐色至黃褐色,屬於貓目黃鼠狼科黃鼠狼亞科黃鼠狼屬。 與白鼻心或黄鼬等野生動物相似,其特點是發出細微的叫聲。 平均壽命爲1.9年。 雖然長得可愛,但性格兇狠。 讓我們通過視頻觀看瀕臨滅絕的日本黃鼠狼吧! 圖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這個視頻是在茨城縣守谷市拍攝的。 從視頻的1:33開始游泳的二紅鼬;從3:05開始奮力奔跑的二紅鼬; -
影片文章 3:01
被稱為「岩場之神」的蝦夷鳴兔是什麼樣的動物?有著特色性尖叫聲的可愛兔子是只有在北海道大自然中才能遇到的珍貴生物!
動物/生物- 3.12K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蝦夷鳴兔的生態記錄影片! 由「Shiinji kawamura」製作的《加油!蝦夷鳴兔He can do his best.Pika》是記錄了生活在北海道的瀕危物種蝦夷鳴的生態的影片。 蝦夷鳴兔是兔形目鼠兔科的小型哺乳動物,其特徵是尖銳的叫聲。 在日本只生活在北海道的大雪山、夕張山地、日高山脈等高地。 特徵性的尖銳的叫聲從影片的1:09開始能看。 一般認為蝦夷鳴兔是冰河時期從西伯利亞大陸傳到日本的。 在這個影片中可以看到可愛的自然蝦夷鳴兔的模樣。 請欣賞這個能瞭解蝦夷鳴兔生態的影片。 影片中介紹的蝦夷鳴兔是? 照片:蝦夷鳴兔 蝦夷鳴兔在作為地盤的岩場上來回奔跑的樣子也被稱為「岩場之神」。 據說北海道的阿伊努族曾經用阿伊努語稱呼過蝦夷鳴兔「chitchi·chu·kamui(吱吱叫的神)」。 看起來像老鼠的蝦夷鳴兔體型非常小,體重只有60~150克左右,大小約10~20公分,壽命比其他鼠兔短4~5年。 好奇心旺盛又膽小,很少在人前露面。 生活在大雪山海拔很高、風穴地帶這個冬天也不會結冰的岩石場的地下,在日本是隻生活在北海道的小兔子。 繁殖期從春天到夏天,一年只生產一次,每次可產1~5頭小寶寶。 關於影片中介紹的蝦夷鳴兔越冬的方法 蝦夷鳴兔是以山上所有植物為食的完全素食主義者,也被稱為「山上的和平主義者」。 影片0:42中,有兔子叼著葉子的樣子。 不冬眠的蝦夷鳴兔,有為了準備度過積雪時期而在家裡儲存食物等的習性。 將葉子等植物乾燥,做成乾草保存食品等方式度過半年的嚴冬。 在地盤內的數個地方放上儲備的糧食。 這個從影片的1:49開始可以看。 怎麼才能見到影片中介紹的蝦夷鳴兔呢? 照片:美麗的大雪山紅葉 蝦夷鳴兔的棲息地只有北海道的部分地區,看到的可能性很低。去參加登山或踏青,前往特定的攝影點的話,或許會遇到。 據說蝦夷鳴兔只在野外生活,動物園和研究所等無法飼養,作為寵物飼養更是不可能的。 被蝦夷鳴兔的可愛所吸引的人,推薦購買北海道特產的玩偶和寫真集喔。 蝦夷鳴兔介紹影片總結 在介紹的影片中,拍攝了蝦夷鳴兔為了尋求食物拚命奔跑的樣子。 看著用可愛的聲音鳴叫的小動物的樣子,會感到療癒吧。 因為是很難遇到的野外動物,一定要仔細看影片,感受牠的可愛。 -
影片文章 3:14
在被稱為「野鳥樂園」的北海道地區遇到了優雅的白尾海鵰!令人在意的白尾海鵰的生態和特徵是?不要錯過捕獵時的珍貴影像!
動物/生物- 251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飛到北海道的「白尾海鵰」的資訊影片! 在這篇報導中介紹的《White-tailed eagle Acan JapanesCrane Center》總結了北海道釧路市阿寒湖周邊生活的白尾海鵰的樣子。 正如影片中介紹的那樣,白尾海鵰展開白晃晃的尾羽,悠然自得地在空中盤旋的姿態非常優雅。 來了解和虎頭海鵰一起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海鵰」的白尾海鵰的生態和魅力吧。 影片中還介紹了在阿寒國際丹頂鶴中心的白尾海鵰捕魚的場景。 影片中介紹的白尾海鵰是? 照片:白尾海鵰的側臉 白尾海鵰是屬於鷹形目鷹科海鵰屬的鳥類,在日本能夠在北海道的東北部進行觀測。 白尾海鵰被指定為國家的天然紀念物,現在也被列為國內稀少的野生動植物種,作為瀕危物種被刊登在環境省的《紅皮書》上。 白尾海鵰全長70~98cm左右,翼張180~240cm左右,體重3~7kg左右。 羽毛是白色的,特徵是用「尬尬」的聲音一點一點鳴叫。 幼鳥全身覆蓋著褐色的羽毛,有白色的斑紋,隨著成長斑紋也會消失。 是肉食性,平均壽命大概20年左右。 影片介紹了北海道的「白尾海鵰」的魅力! 照片:白尾海鵰 在北海道越冬的白尾海鵰的個體數約為1700隻。 不僅僅是影片中介紹的阿寒周邊,在札幌市內也能看到白尾海鵰生活的樣子。 另外,據說偶爾也會從本州北部飛到中部、九州地區。 影片中介紹的「阿寒國際丹頂鶴中心」是以影片0:44中放映的丹頂鶴為首,傳遞各式各樣野鳥資訊的設施,一定要去看看。 另外,被稱為航空自衛隊幻影飛機的垂直尾翼上畫著白尾海鵰,在航空迷中也很有名。 影片中是在丹頂鶴頭上一圈一圈地飛行的白尾海鵰,實際上是瞄準獵物,從影片的2:00開始一口氣下降,瞄準獵物。 從這裡開始就是這個影片的最大看點! 到現在為止一直在照相機追著的白尾海鵰旁邊又出現了一隻白尾海鵰,用腳一瞬間就抓住獵物魚飛走了。 這是影片2:25開始的慢速影像。 介紹北海道「白尾海鵰」的影片總結 照片:虎頭海鵰和白尾海鵰 這次為大家介紹了在北海道能遇到的有魅力的鳥──白尾海鵰。 想見到影片中介紹的美麗的白尾海鵰的人,不妨在主要的棲息地北海道計畫一下享受鳥類觀察的旅行吧。。 如果想去北海道旅行的話,推薦購買用根室咖啡製作的「白尾海鵰焦糖餅乾」作為特產。 ◆阿寒國際丹頂鶴中心概要資訊介紹◆ 【地址】〒085-0245北海道釧路市阿寒町上阿寒40 【交通路線】從釧路機場乘巴士25分鐘 【入園費用】成人(高中生以上)480日元,中小學生250日元(※2019年12月為止) 【營業時間】9:00~17:00 【公休日】無 【停車場】有 【電話號碼】0154-66-4011 -
影片文章 2:43
超稀少!捕捉到被登記為國家天然紀念物的野生山原水雞的身姿的貴重影片!看看不能飛的鳥有點奇怪又可愛的模樣!
動物/生物- 769 次播放
- YouTube
國家的天然紀念物山原水雞是什麼? 本次影片介紹的是國家的天然紀念物,比稀少野生動植物種瀕臨滅絕的機率更大的IA類,同時也是環境省瀕臨滅絕絕珍稀物種一覽表所指定的只在沖繩生活的不能飛的鳥,「山原水雞」的珍貴影像《野生的山原水雞(沖繩縣國頭村)2019年5月11-12日》。 影片是2019年在沖繩縣的國頭村的街頭所拍攝。 如沖繩縣的方言「山原」這名字所示,這種鳥被證實只有在沖繩縣北部的國頭村、大宜味村、東村地區生存的地域固有物種。 不單是在日本,對全世界來說也是相當珍貴的鳥。 在沖繩縣北部廣闊的森林地帶被稱為山原森林。 特別是經常能看到野生的山原水雞的國頭村也被稱為秧雞森林。 還設置了山原水雞生態展示學習設施,跟山原水雞展望臺。 山原水雞的生態 照片:山原水雞 野生的山原水雞的生態和形態特徵如下。 ・鳥類鶴形目秧雞科紋秧雞屬 ・尺寸:全長約35cm,體重約230g ・野生分佈:與那霸嶽附近的山林地帶 ・食性:雜食 ・營巢:在森林地帶的地面築巢,繁殖期產卵4個左右 ・羽毛退化後不能飛行,但是母鳥有著鮮紅的喙和美麗的條紋羽毛。 此外,雛鳥有保護色的黑色羽毛。 ・特徵是叫聲非常大。 山原水雞名字的由來和野生的歷史 照片:山原水雞 專家首次發現野生的山原水雞的案例是1981年和最近的事。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秧雞類,作為第一次被發現的新品種的野生秧雞類在學會上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但是,當地沖繩縣自古以來就有「agachi」、「agacha」、「yamadoi」等不同地區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這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地域固有物種,從山上的鳥的意思的「yamadoi」裡找到漢字的山原因而被命名為山原水雞。 除了山原水雞以外,還有「yanbaru-fumiru」、「okinawa-kuina」等備選。 捕捉到超稀少野生山原水雞的影片介紹總結 照片:山原水雞出沒的標誌 山原水雞是只有在沖繩本島的山原森林才能看到的瀕臨滅絕物種的野生鳥。 同樣是沖繩縣,在宮古島等離島上也看不到。 是相當稀少的固有物種。 山原水雞的生存數量減少統計的原因是由於汽車事故而被軋死,並且受到了貓鼬、家貓、野貓等外來動物的襲擊。 影片中也有0:10等影片顯示,山原水雞很有突然橫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 日本是國土70%被森林包圍的島國,有很多只有日本才有的稀有野生固有物種,所以不進行亂開發等自然環境汙染,不輕易將危險的外來物種帶到國內,對固有物種保護非常重要。 現在的山原水雞保護活動在環境省的主導下,進行著飼養一對,就新增數量返回野生的方式。 但是,不僅要嚴格保護,更要廣泛地瞭解山原水雞的情況,所以在沖繩縣的街道車站和機場的小賣部也有賣玩偶等商品。 這樣的啟蒙活動也是重要的保護政策之一。 -
影片文章 8:06
穿越北海道根室市的天空的白尾鷹的動畫! 浮冰流經的根室海峽周邊出現的禿鷲是什麼鳥?我們關心的生態系統
動物/生物 自然- 150 次播放
- YouTube
北海道根室市根室海峽附近的白尾鷹動畫介紹 這是《Gaiapress Channel》公開的名爲《大白鷹》的視頻。與生活在北海道的白頭鷹的影像一起,詳細解說生態系統。這是成爲對北海道的自然和鳥類產生興趣的契機的一部。請務必閱讀旁白及概要欄的精湛解說。 老鷹是什麼樣的? 照片:白頭鷹 白頭鷹是鷹目鷹科白頭鷹屬的鳥。棲息於海岸、河流、湖沼等地,單獨或成對行動。食性爲動物食,吃魚類、鳥類、哺乳類、動物屍體、羊幼獸、天鵝雛等。 【視頻】0:12~ 白頭鷹 大小爲雄性80cm、雌性94cm,展開翅膀後長180~220cm。發出"嗶"、"咔嚓咔嚓"等獨特的叫聲。 在歐亞大陸北部一帶繁殖的禿鷲,冬天南下到中國和波斯灣周邊越冬。近年來,由於繁殖率下降,被指定爲國內稀有野生動植物種,1970年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 白頭鷹的棲息地是?在日本哪裏能看到? 位於知牀半島和國後島之間的在根室半島可以看到從阿穆爾河南下的浮冰。你可以通過視頻看到浮冰上的老鷹。 【視頻】0:27~ 浮冰上的白頭鷹 大白鷹的棲息地是歐亞大陸、歐洲、東亞和西亞。據說集中到日本的北日本,在北海道雖然很少,但也會繁殖。 要想成爲完整的成鳥,需要6~7年的時間。幼鳥時褐色的尾羽,成鳥後變成白色的尾羽,喙變成黃色。 日本的白頭鷹在哪裏覓食 照片:捕魚的禿鷲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海冰下潛藏的魚被老鷹瞄準並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因爲根室海峽的明太魚捕撈非常盛行,所以老鷹們爲了撈到明太魚而聚集在一起。 【視頻】2:07~ 瞄準明太魚的禿鷲 鷹科的鳥中,以魚爲主食的鳥被稱爲海雕。白頭鷹和蒼鷹是典型的禿鷲,非常喜歡鮭魚和鱈魚。視頻裏出現了捕食的樣子。 【視頻】2:43~ 捕食的禿鷲 根室半島,有利位置被白頭鷹和蒼鷹佔據 捕魚的沿岸地區有烏鴉和海鷗,但6英里左右的前海有大白鯊、大白鯊等猛禽類。晴朗時視野開闊的高處,暴風雪時擋風的風下側等有利場所,由蒼鷹們佔據。 出現在貓頭鷹上空的"鷹柱" 照片:飛翔在天空的禿鷲 視頻中收錄了禿鷲聚集在山中的樣子。大白鷲的巢穴位於遠離大海的地方。 【視頻】4:25~ 聚集在山中的禿鷲 "鷹柱"是指鷹和禿鷲成羣結隊地乘着上升氣流向上空升起的情景。大白鷹的情況,與渡海無關,在進駐時也會製作"鷹柱"。一棵樹上有多個成鳥休息也是特徵之一。 【視頻】4:49~ 鷹柱 關於白頭鷹視野的祕密 視頻中還介紹了禿鷲的視野。據瞭解,大白鷹向上方的視野狹窄,在暴風雪等明暗差不足的情況下,視力也不見效。 【視頻】6:05~ 關於禿鷲的視野 另外,禿鷲還被稱爲被風車撞死的野鳥。因爲大部分事故都是從上面轉來的風車,所以好像與禿鷲的信息視覺狹窄有關。鳥類與風車等相撞的事故被稱爲鳥類罷工。 白頭鷹和蒼鷹的區別 照片:從浮冰上瞄準魚的蒼鷹 肩膀周圍白色的鳥是蒼鷹,整體看起來棕色的鳥是蒼鷹。它們都是張開翅膀超過2米的大型猛禽。去根室半島觀光的人,要了解差異才能分辨出來。 【視頻】0:51~ 白頭鷹和白頭鷹 白頭鷹和老鷹一樣,沒有感染禽流感等,有很多共同點。只是在集體行動或性格溫和等細節上存在差異。 禿鷲總結 拍攝場所北海道棲息着各種各樣的生物和植物。在根室半島,除了老鷹、老鷹等之外,還有可以見到鴕鳥、路易威塔基、鳳蝶等野鳥的鳥類巡遊。在冬季的北海道的大自然中,與野鳥相遇的旅行怎麼樣? -
影片文章 3:16
被可愛的日本自然紀念物「日本山鼠」治癒了! 欣賞珍貴的野外活動景象,還可以看見與可愛外表相反的運動神經!
動物/生物- 4.94K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棲息於日本山林的小動物山鼠 這次將透過影片《茅野遺產~想保留到未來的茅野遺產~#16「山鼠」》介紹一種可愛的哺乳類「山鼠」,牠是日本的特有種,並曾被指定為國家的自然紀念物。 山鼠是一種齧齒目的動物,從橫跨山梨縣和長野縣的八岳,分布於日本全國的低山至亞高山帶。 山鼠於冬眠時期,可能會潛入私人民宅的倉庫或別墅中並縮成一團,可能一不注意就會遇到。 影片中介紹的哺乳類山鼠是什麼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山鼠是一種屬於哺乳綱齧齒目山鼠科山鼠屬的小型哺乳動物,是老鼠和松鼠的好夥伴。 從影片0:10開始可以觀賞到可愛的模樣。牠具有清澈的眼睛、柔軟的毛髮。 因為被指定為自然紀念物,所以禁止捕抓及飼養。 牠的特徵為身長約6〜8公分,背上有黑色直條紋,以及有一條濃密的尾巴。 喜歡吃昆蟲及果實,屬於雜食性。 為了準備冬天的來臨,會於森林中忙碌奔馳。 在影片1:19開始一樣,牠會在樹幹的空洞或岩石的裂縫中築巢, 再用尖銳的指甲往垂直的樹幹上跑。 牠是一種輕巧敏捷的生物,會懸掛在細小的樹枝上,並在樹枝間跳躍奔馳。 由於牠是棲息於樹上的夜行性生物,因此不容易遇到牠,但是一到冬季,牠會捲曲於土中進行冬眠,因此很有可能看到牠。 山鼠因為蜷曲成團的樣子,也被稱為「鞠鼠」、「冰鼠」。 冬眠中的山鼠,熟睡到不會翻身也不會起身。 從影片2:07開始可以觀賞到山鼠捲曲冬眠的樣子 潛入別墅中的山鼠,一到春季也會回歸自然的山中。 「活化石」山鼠的歷史 照片:化石的挖掘 山鼠的化石是在大約5000萬年前的歐洲,及大約2000萬年前的日本,從地層中被挖掘出來的。 也就是說,山鼠在恐龍滅絕之後大約5000萬年前開始存在於地球上。 說到這個時代,除了恐龍之外鸚鵡螺化石及海生爬行動物也滅絕了,隨後哺乳類及鳥類開始崛起, 而出現新生代第三紀。 當然,早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 自古以來都沒改變過生態及形態的山鼠,可以說是一種活化石吧。 據記載指出,人類出現之後,於古羅馬時代被貴族視為美味佳餚享用。 好像是把山鼠放進壺裡,加入果實讓牠變胖,之後再把牠烹飪了。 作為日常的開胃菜和甜點享用。 作為寵物的山鼠 照片:山鼠 因為日本山鼠被指定為自然紀念物,所以無法在日本進行飼養,但可以於寵物店找到棲息於歐洲及亞洲的另一種類的山鼠。 飼養時,小動物用的籠子只要有巢箱、飲水器、鼠籠要鋪的木材、滾輪就足夠了。 開始冬眠後有半年的時間都在進行睡眠,所以也被稱為「冬眠鼠」,觀賞牠的睡姿也是飼養的樂趣。 結束冬眠狀態清醒後,就進入繁殖季節,會發出高聲調的叫聲吸引母鼠。 成對飼養時,須注意這個時期會進行繁殖。 想保留至未來的珍貴小動物山鼠的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可愛哺乳類山鼠的介紹您感到如何呢? 我想您已經了解了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同時也是自然紀念物的小動物山鼠的生態。 請盡情享受不容易見到的野生山鼠的影像。 -
影片文章 2:06
北海道全域都有分布的「蝦夷鹿」是什麼樣的動物?在野付半島穿越雪地的野生鹿群場面壯觀!在大自然中堅強生存的牠們,為何會引發害獸問題?
動物/生物 自然- 1.18K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紀錄野付半島上野生蝦夷鹿的影片! 這段由「Shinji kawamura」製作的《野付半島的蝦夷鹿》是可以看到在北海道野付半島雪中成群生活的野生蝦夷鹿影片。 蝦夷鹿是鹿科鹿屬,為以北海道草原作為棲息地的日本鹿亞種。 體型比日本鹿還大,體長約150公分身高約110公分,有著影片中看到的華麗長角,每年4~5月會從根部脫落。 食性為食用草或樹皮的草食動物,其又高又尖的叫聲為特有叫聲。 影片所介紹的野生蝦夷鹿,是在北海道野付半島上生活的群居動物。 野付半島是位於知床半島及根室半島之間,全長約26km是日本最大砂質半島,在沙嘴處棲息著許多野鳥、動物及昆蟲。 到了青草枯萎的12月時期,蝦夷鹿便會遷移至積雪不多有針葉樹的森林,稱為越冬地。 在大自然雪中成群維生的野生蝦夷鹿模樣可以從00:55看到。 影片所介紹的野生蝦夷鹿棲息數 照片:背景是國後島的蝦夷鹿 蝦夷鹿棲息數因明治初期(1868元左右)的狩獵及森林採伐而劇減後,重複著禁獵措施及過度獵捕,現在為逐漸增加。 因此由於一頭鹿一天吃掉的量過多而在農林業及自然植物環境的破壞上視為大問題。 另外隨著數量增加也開始出現在市街道上,甚至演變成交通意外等害獸問題。 這段影片中,在1:33過後出現的蝦夷鹿後方還能聽到車子開過的聲音。 從影片中得知蝦夷鹿與我們人類是在非常近的距離下生活著。 為了和蝦夷鹿達成良好共生關係而建立了「社團法人蝦夷鹿協會」。 現在進行著透過獵人捕抓等進行個體數量管理等對策,捕抓到的個體會作成鹿肉料理、蝦夷鹿皮革、毛皮製品及鹿角加工品等各種有效利用。 野味料理在歐洲是高級料理,其中鹿肉腥味少還很健康因此十分熱門。 由於可能造成人獸共通感染病或是食物中毒,因此會火烤全熟作成烤鹿肉或鹿排來享用。 影片所介紹的野付半島的野生蝦夷鹿要怎麼遇到? 照片:野付半島 北海道野付半島自從擁有複數國有林及國家指定特別鳥獸保護區的阿伊努族時代以來都不變,現在仍是有許多野生動物棲息的地方。 在觀光據點野付半島自然中心可以學習野付半島的自然及歷史。 另外還準備了各種行程,參加行程來趟野付半島觀光之旅也是不錯的選擇(需要預約、付費)。 畢竟蝦夷鹿是野生的不見得一定會遇到,不過儘管遇不到還是能欣賞並感受大自然喔。 蝦夷鹿介紹影片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介紹影片中拍攝了在宏大自然中成群維生的蝦夷鹿身影。 其中可以看到其華麗的角跟臀部心型印記般的白毛等蝦夷鹿特徵及成群生活的習性。 記得要好好看影片來感受野生蝦夷鹿的那份勇猛喔。 -
影片文章 7:40
野生小熊出現在北海道!!超過2米的巨大身軀在眼前被捕捉鮭魚的珍貴影像是魄力滿分!
動物/生物- 889 次播放
- YouTube
北海道に生息する野生のヒグマを撮影した動画をご紹介 こちらの動画「野生のヒグマと遭遇 サケを捕食@北海道 知床 20131010」には、北海道の野生のヒグマが川を遡上する鮭を捕食する姿が撮影されています。 ヒグマ(羆・樋熊)はクマ科の陸生哺乳類で、ホッキョクグマと並ぶ大きさを誇る種類です。 海外のヒグマにはコディアックヒグマやグリズリー、ヒマラヤグマといった亜種がいます。 北海道に主に生息しているヒグマの亜種はエゾヒグマ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この動画では2頭のエゾヒグマが河原でサケを捕獲している貴重な映像となっています。 野生の熊の迫力ある捕食風景を是非ご堪能ください。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北海道のエゾヒグマとはどんな動物? 写真:エゾヒグマ 日本のクマというとツキノワグマが思い浮かびますが、ツキノワグマは本州以南を生息地としています。 これに対し、この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エゾヒグマ(蝦夷羆)は寒冷な気候の北海道地域の森林及び原野を主な生息地(分布)とする動物です。 ネコ目(食肉目)クマ科クマ亜科クマ属に分類されるヒグマの亜種に分類されています。 ヒグマの亜種であるウスリーヒグマと同亜種とする説もあります。 大きさは雄と雌で異なり、オスは体長約1.9m~2.3m、体重約120kg~250kg、メスは約1.6m~1.8m、体重150kg~160kgとオスの方が大きく、480kgを超える巨大な個体もいます。 エゾヒグマは日本に生息している陸上動物としては最大になります。 生息数は2013年時点で2,244頭~6,476頭となります。 クマは雑食でサケマス類の魚や肉、草木などをまんべんなく食べることで知られます。 また、野生のエゾヒグマの寿命は約30歳といわれており、長生きなのが特徴です。 野生のヒグマを撮影した動画の見所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この動画では2頭のエゾヒグマが河原で鮭を捕獲している模様が紹介されています。 10月に撮影されているので冬眠への準備になるのでしょうか。 4:21からは両手をうまく使って鮭を捕獲しています。 0:18からは捕獲した鮭を川岸へ運んでいます。 動画の4:54より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捕獲したシャケは陸へ上がりゆっくりと食べるようです。 動画を見進めていくと、驚きの光景が最後に隠されていました!動画の7:27をご覧ください。 ハンターがこんなに近くにいても人間を恐れることなく、狩りに集中していたのです。 この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北海道の野生のヒグマが鮭を捕食する姿は、なかなか目撃できない貴重なものです。 北海道を観光するときには野生のヒグマに要注意! 写真:熊出没注意の看板 北海道ではエゾヒグマのトラブル対策や、クマとの共存に関する研究が進められています。 とはいえ、野生のヒグマは人間を襲い事件になることも多いため、自然豊かな北海道の知床エリアを観光するときには十分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旅行前には野生のヒグマの目撃情報をチェックしておくことが大切です。 ヒグマに出会わないための有効な方法として、鈴やラジオを鳴らし、人の存在を知らせます。 それでも万が一、ヒグマと遭遇してしまった際の対処方法ですが、ヒグマも人と出会ってびっくりしています。 突然大声を出すと、ヒグマを怯えさせ防衛的に攻撃体制に移らせる可能性もあります。 また、ヒグマは時速60kmで走ることが可能なので、走って逃げるのもやめましょう。 ヒグマがこちらに近づいてきた場合は、倒木や石の上に立ち、自分を大きく見せて威嚇してください。もっとも有効な対処方法はクマ撃退スプレーになります。 クマを可愛いと感じる観光客もいるものですが、危険なエリアには絶対に近づかない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北海道の野生のヒグマを撮影した動画のまとめ この動画をご覧になって、もっとヒグマの生態や分布、生息の歴史について詳しく知りたいのなら、動物園やのぼりべつクマ牧場、昭和新山熊牧場を訪れるのがおすすめです。 この動画で紹介したヒグマが生息する北海道産の厳選素材で作られた「ヒグマドーナッツ」というスイーツを販売するカフェも、東京目黒区にあるので要チェックです。 北海道に訪れた際には、北海道限定の蝦夷羆キーホルダーもあるのでお土産で購入してみてはいかがですか。 珍しいエゾヒグマの瞬間を撮影した動画を、ぜひもう一度じっくりとチェックしてみてくださいね。 -
影片文章 2:33
天然紀念物丹頂鶴在白雪上優雅曼舞!至今仍充滿謎團的丹頂鶴神祕舞姿
動物/生物- 374 次播放
- YouTube
日本美麗的原風景!丹頂鶴是什麼動物? 以下將為您介紹在海外也大受歡迎的鳥,捕捉到丹頂鶴求偶舞姿的影片《丹頂鶴之舞 Japanese Crane Dance ( Shot on RED EPIC High-speed )》。 丹頂鶴是鶴形目、鶴科的鳥,大多被視為候鳥,但日本一部分的丹頂鶴為留鳥,北海道東部全年都能看到。 自古以來,優雅的站姿和展開羽毛時的雄偉姿態深受人們喜愛,也有翅膀打開時全長超過2公尺的成鳥(日本最大的野鳥)。 丹頂鶴神祕的美麗外表,最有名的就是摺紙的代表樣式紙鶴,另外也常出現在其他的和風設計中。 千元紙幣和全日空的鶴丸標記尤其出名。 丹頂鶴的舞姿在冬天比較常見,也意味著進入繁殖期。 影片的00:36起,一對丹頂鶴呼應彼此叫聲的同時,一邊曼舞著,形成一幅夢境般的畫面。 起,一對丹頂鶴呼應彼此叫聲的同時,一邊曼舞著,形成一幅夢境般的畫面。 影片可以看到平常不易看見的珍貴畫面,敬請觀賞。 日本是丹頂鶴的一大繁殖地? 照片:丹頂鶴求愛 丹頂鶴的生態至今仍是謎團重重,棲息地多半在歐亞大陸的東北部,日本最有名的繁殖地和棲息地則是北海道的釧路濕原。 丹頂鶴為雜食性動物,喜歡吃昆蟲、魚、貝類、海藻等淡水中的動植物,因此棲息在濕原、湖泊、河川等。 冬天一到丹頂鶴就成雙出生,多數家庭會聚在一起過冬。 丹頂鶴多半在中國和朝鮮半島過冬,但經過日本野鳥會和環境省的調查之後發現,一部分的丹頂鶴其實是留鳥。 另外還發現在日本的留鳥是固有種,和外來種的叫聲不同。 直到1924年在釧路濕原再度發現丹頂鶴之前,丹頂鶴一直被認為已經滅種,1967年被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現在冬天的丹頂鶴舞姿被當做北海道觀光的招牌之一,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日本丹頂鶴的大小 照片:丹頂鶴母子 全長102〜147公分、體重方面,小隻成鳥4公斤、長大後的成鳥超過10公斤的個體也有。 全身羽毛白色,羽毛前端和眼睛周圍到脖子之間的羽毛是黑色,頭頂沒有羽毛,露出紅色的皮膚是外觀上的一大特徵。 進入繁殖期後會形成1~7平方公尺的領域,並在濕原和水邊的淺灘築巢、產卵、育兒。 「タンチョウ」漢字寫成丹頂鶴。 「丹」是紅色的意思,以露出紅色頭皮的特徵作為日文的命名。 日本的文獻中,丹頂鶴首次出現在1133年的《詩序集》中的鳥,也在日本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中出現。 丹頂鶴是日本自古即有的野鳥,但因為固有種的資訊不足,關於丹頂鶴的壽命、日本是否有留鳥、雌雄辨別等細節至今仍未解。 丹頂鶴的舞姿介紹總結 照片:丹頂鶴求愛的舞姿 飼料較少的冬季時,北海道政府會展開餵食的活動,保護丹頂鶴。 餵食活動確實產生效果,日本的丹頂鶴數量開始增加。 遠自西伯利亞的外來種,從叫聲可以區別。 影片的00:36開始可以聽到丹頂鶴的叫聲,同時欣賞丹頂鶴求偶時的舞姿。 -
影片文章 3:07
這個透明度和美麗是CG!?岐阜縣關市的超人氣觀光景點"莫奈之池"中,宛如一幅畫般色彩鮮豔的美麗景象展現在眼前!
自然 動物/生物 觀光/旅遊- 9.12K 次播放
- YouTube
岐阜縣關市的人氣觀光地"莫奈池塘"動畫介紹 首先來看一下《〔4K Ultra HD〕莫內池 The pond, such as Monet paintings(Shot on RED EPIC)》的影片吧。 想必有很多人會對影片的美麗畫面而驚訝吧。 這裡的影片介紹的是東海地區・岐阜縣關市的隱藏觀光地、莫內池。 據說岐阜縣的美麗的泉水池裡,也有遠道而來的東京和大阪的遊客。 透過美麗影片和這個報導的影像也能一飽眼福。 請看顏色鮮豔的睡蓮、黃玉葉,還有清澈的水……令人著迷的3分鐘影片。 影片中介紹的莫內池是?什麼樣的觀光地? 照片:金色鯉魚 莫內池是從山溝的根道神社周邊的泉水湧出來的一個沒有名字的池塘,其大小和網球場差不多。 其美景有如法國畫家克洛德・莫內的《睡蓮》,在口碑上和電視特集上廣受好評,因而成為了熱門旅遊景點。 有錦鯉在充滿透明感的池子裡游泳的美麗莫內池,是在Instagram上的打卡熱點。 池塘裡有能看到頭部像心形模樣的心形鯉魚,也有被稱為「提升財運鯉魚」的金色鯉魚,去的時候一定要去找找看。 介紹影片中介紹的「莫內池」的歷史 1999年附近花苗的生產商進行除草後,歐洲鯉被當地居民帶入。 不是以觀光為目的,而是偶然的積累才產生了現在這樣的美麗,2015年左右開始在推特、Instagram等SNS上擴散,成為了人氣的觀光景點。 在2016年的黃金週一天有3000名遊客來訪。 岐阜縣的觀光地「莫內池」的看點和推薦季節 照片:莫內池 在莫內池,秋天紅葉盛開的時候可以欣賞到池塘裡紅葉映襯的絕景。 這個從影片1:10開始可以看。 推薦在新芽綻放的5月初或是冬天雪景的時候去。 因天氣的不同池的外觀也會有很大的變化,盡量避免雨天和夜晚來會比較好。 通往莫內池的交通路線,距東海北陸公路「美濃IC」約35分鐘。 還有一種方法是乘坐莫內池和周邊景點的巴士旅行去岐阜縣觀光。 岐阜縣觀光地「莫內池」周邊觀光資訊 照片:烤香魚 在莫內池周邊地區,有賣有名的「笹舟卷」的店,一定要嚐嚐。 推薦您午餐吃岐阜縣關市特產的鰻魚和香魚料理。 拜訪莫內池時,不妨去岐阜縣百年公園、春日神社、安櫻山散步道、貴船神社、川浦溪谷、高賀溪谷、關鍛冶傳承館、高賀神社、洞戶円空紀念館、道路休息站「Rasuten Horado」、紫陽花園等周邊觀光一下。 在岐阜縣關市,初夏會舉辦板取紫陽花節,正值觀賞紫陽花的好時節,一定要去紫陽花公園板取看看。 介紹岐阜縣的觀光地「莫內池」的總結 這次,介紹了像印象派的畫一樣拍攝了美麗莫內池的4K影片。 莫內池對於想要享受大自然創造出的魅力風景的人,以及喜歡照相機的人的攝影旅行都是很適合的景點。 請務必要在岐阜縣關市預約飯店,去享受最棒的景觀的觀光旅行。 如果喜歡莫內池那樣的藝術風景的話,也推薦去高知縣北川村莫內的庭院觀光。 莫內池的景觀因天氣和天候而變化。 為了不造成「天氣差沒有沒有美景……」的遺憾,觀光的時候,推薦行前調查當天的天氣。 ◆莫內池(無名池)◆ 【地址】〒501-2901岐阜縣關市板取上瀨1643-17 【交通】距東海北陸公路美濃IC約35分鐘 【入場費】免費 【公休日】無 【停留時間】1~2小時 【停車場】一般車200輛 【電話】0581-57-2111 【注意事項】 禁止餵食鯉魚。 根據下雨等天氣,池塘的透明度會發生變化。 【Tripadvisor】莫內池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19693-d12479612-Reviews-Monet_s_Pond-Seki_Gifu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4:46
可愛的蝦夷松鼠有哪些特徵?只棲息在北海道的蝦夷松鼠模樣宛如童話世界的美麗影像!
觀光/旅遊 自然 動物/生物- 367 次播放
- YouTube
北海道蝦夷松鼠的影片介紹 這部是由專門介紹北海道自然現象和野生動物的「Shinji Kawamura」所製作的影片,《奔跑在藍色和粉紅色花海中,宛如童話世界的蝦夷松鼠 2020》。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蝦夷松鼠吃樹果及奔跑的俏皮模樣。 棲息在北海道的蝦夷松鼠外貌與特徵 照片:北海道・蝦夷松鼠 蝦夷松鼠的體重約300~410g左右,體長約22~27cm,大小可以想像成小貓,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至於蝦夷松鼠的寶寶則只有6~8公分,外觀十分嬌小可愛。 牠們尾巴的毛髮約5公分,讓整個身體看起來比實際大。不過這些毛非常細,所以影片中的蝦夷松鼠活動的時候毛髮看起來才會如此蓬鬆。 【影片】4:04~ 蝦夷松鼠可愛的尾巴 蝦夷松鼠的一生 照片:北海道・蝦夷松鼠 蝦夷松鼠的天敵包括了烏鴉、貓頭鷹、老鷹等鳥類,另外還有貓與北狐。爲了保護自己免受天敵的威脅,牠們會在樹上築巢生活。另外,蝦夷松鼠的壽命約2~4年,但有時也會活到6年左右。 雖然要忍受北海道的嚴寒,但是蝦夷松鼠並不冬眠。在嚴寒的冬季來臨之前,牠們會收集樹果,並將其埋在地底下準備過冬。到了12月左右,北海道就會變成一片銀白世界,到處都覆蓋著一層雪,所以人類根本就無從得知牠們把樹果藏到哪裡去。 但是蝦夷松鼠卻有辦法找到埋在地底的樹果來吃。另外,蝦夷松鼠冬天以蓬鬆的毛髮為特徵,不過從春天到夏天就會慢慢轉成清爽的夏毛。 蝦夷松鼠要去哪裡找? 照片:札幌市圓山公園的棧木道 讓人憐愛不已的蝦夷松鼠是棲息在歐亞大陸北部等嚴寒地區的生物。日本只有北海道才能看到牠們的身影,主要棲息在北海道的平地到亞高山帶的森林中。 看完影片之後,大家或許會想要親眼目睹一番,但在自然的森林中並不容易找到蝦夷松鼠。因此我們要推薦的地點,是位於北海道札幌市的圓山公園。 札幌的自然公園──圓山公園棲息著野生的蝦夷松鼠。運氣好的話,就有機會看到。不僅如此,帶廣畜產大學校園內還因發現白色的蝦夷松鼠而成爲話題。 順帶一提,根據鳥獸保護法,一般人禁止飼養蝦夷松鼠。若想瞧瞧蝦夷松鼠可愛的模樣,勢必要跑一趟北海道才行。對牠們感到好奇的人,不妨安排時間到北海道去看看。 透過美麗的畫面觀賞北海道蝦夷松鼠的影片總結 日本四季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景色,而這次我們介紹了北海道可愛無比、只要一現身,就會讓整個畫面宛如童話世界的蝦夷松鼠。牠們在花叢中奔跑的模樣讓人看了格外療癒。記住,在日本只有北海道可以看到野生的蝦夷松鼠。而到札幌的圓山公園也有機會遇到野生的蝦夷松鼠。因此計劃去北海道旅行的人一定要去看看! 【影片】1:13~ 正在吃樹果的蝦夷松鼠 而在見到牠們廬山真面目之前,就讓先讓我們透過美麗的影片與圖片,好好欣賞這次介紹的可愛蝦夷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