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歷史
-
地區
-
季節
-
標簽
文章
-
影片文章 3:26
從100年前日本人的服裝、彩色化、高畫質視頻中看到的大正時代耀眼的笑容
歷史 生活/商務- 792 次播放
- YouTube
100年前的日本【大正時代】人們的笑臉視頻介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次是'笑臉大叔頻道' 下面介紹一下ASmiley Daddy's Channel製作的名爲《100年前日本人的微笑【彩色化·高畫質化】的視頻。 視頻使用的是約100年前的1914(大正3年)~1918(大正7年)年間,來日本銷售木材加工機的美國人艾爾斯特納·希爾頓(Elstner Hilton)拍攝的。 最近,世界正在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處於戰火之中。日本因戰爭景氣而繁榮大正浪漫的時代。 首先請看將日本人微笑的照片彩色化、高畫質化的視頻。 露出燦爛笑容的大正時代的人們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視頻中登場的是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人們。與現在流行的"鬼滅之刃"的時代設定相同。正因爲生活在戰爭時代的人們,他們的笑容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視頻中,各種照片被彩色化顯示出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其中印象最深的照片吧。 穿着便服工作或工作的大正時代的人們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製作草鞋、耕地的樣子、大米收穫、稻穀篩選等反映大正時代工作的男性和女性的照片數不勝數不勝數。穿着被稱爲野服的和服、披肩和披肩,穿在容易動彈的服裝上。 【視頻】0:37~ 用稻草三角帽耕地男性 在這個時代工作的女性大多用毛巾捂着臉頰。 【視頻】0:42~ 農家女性在和服上發泡 【視頻】1:31~ 穿着繫着鉤子的和服像採茶一樣的女性 【視頻】2:43~ 進行稻穀篩選的少女們 夏天有穿着短袖和服的樣子。 【視頻】2:25~ 夏季短袖和服女性,草帽和短褲男性 賣花的照片中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和賣花的男人。您也知道當時是這樣賣花的。 【視頻】2:48~ 手推車賣的花店男士和穿着和服的孩子們 【視頻】2:55~ 拿着籃子穿着和服的女性。 作爲活動或活動外出服的女性或男性的服裝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新年裝扮等是單身女性正裝的振袖裝扮,日本頭髮上還有頭飾。男性穿着羽織裙褲,戴着高帽和獵人帽。 【視頻】0:02~ 振袖姿の少女 【視頻】0:07~ 新年裝束、振袖、日本頭髮的女性 【視頻】0:48~ 在茶會上女性的和服姿態 一邊吃着什麼東西一邊開心的年輕女性們。豎條紋等小花紋的和服,不知爲什麼脖子上掛着毛巾。是最近流行的嗎? 【視頻】0:55~ 在日本頭髮上裝飾頭髮,脖子上掛上手巾的時尚女性們 【視頻】1:00~ 女性以頭飾、男性以帽子爲特徵的組合照片。 大正時代兒童服裝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無論何時,孩子的笑容都很帥氣。讓我們關注視頻中大正時代兒童的服裝。 男孩大多穿着綠色和服的草鞋,爲了不弄髒和服,圍着圍裙(圍裙)的孩子。是別的和服還是小花紋呢,還有穿着和服相同花紋的羽織的女孩子。 【視頻】0:15~ 在做草鞋的男性旁邊,穿着綠色和服的女孩 【視頻】0:21~ 男孩穿着和服,圍裙,女孩和服 【視頻】1:13~ 好朋友的男孩子們的和服姿態 【視頻】1:26~ 在杜鵑花前穿着和服的女孩 各種場景的服裝、慶典、雨天、夏季、沐浴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雨天服裝的照片是能夠了解當時生活風景的一張照片。可以看出,男性在這個時代也使用過豹紋。 在慶典上抱着三味線微笑的女人,脫掉一隻袖子,稍微撕開一點穿和服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傳達了具有解放感的慶典氛圍。 【視頻】1:19~ 拿着三味線參加慶典的女性 【視頻】1:37~ 雨天服裝,穿着豹紋的男人和打着雨傘的女人 【視頻】2:13~ 在夏天的邊緣側穿着短袖和服的女性 【視頻】3:01~ 木桶洗澡的女人 黑白照片以美麗色彩重現的彩色化技術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視頻中介紹的照片使用黑白照片。通過將該黑白照片轉換爲自然顯色的彩色照片的技術進行了彩色化。 該彩色化技術是由早稻田大學理工學術院石川博教授、飯冢裏志研究院助教、西蒙塞拉·埃德加研究院助教等人的研究確立的。該技術應用了被稱爲深度學習的AI(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對象圖像進行自動着色,實現彩色化。除了黑白照片外,還實現了多種圖像的自然着色,着色結果在用戶測試中得到了"約90%的着色結果自然"的評價。 到目前爲止,由於膠捲是彩色化的,黑白照片是手工着色的,所以費用也並不便宜。但是現在,隨着該技術的開發,利用網上免費發送的應用程序,只要拍攝或上傳黑白照片,就可以實現彩色化。 100年前日本人的服裝和笑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讓人難以相信是100年前拍攝的美麗色彩,讓觀衆賞心悅目。彩色化技術是將舊照片轉換成色彩鮮豔的優秀技術。可以生動地再現古老的家族照片或歷史照片。 100年前生活在大正時代的日本人的笑容通過彩色化,生動地表現出來,讓人產生彷彿生活在現代的人們的錯覺。顏色的話,服裝也會更加華麗。大家擁有的回憶照片也可以輕鬆地彩色化,試一試怎麼樣? -
影片文章 3:37
學習被稱爲日本第一城的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江戶城"的歷史!許多古照片展示的歷史建築物至今仍是全世界人喜愛的名勝。
歷史- 864 次播放
- YouTube
東京都千代田區「江戶城」動畫介紹 這是「 LIT esperan」以滿滿的舊照片回顧江戶城而製作的影片,《Edo Castle / Tokyo Imperial Palace in 1871 江戶城》。 依其規模大小、天守閣的高度以及宮殿規模,江戶城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本文將依照影片介紹歷史及江戶城跡的觀光景點。 由於江戶城被殘留至明治時代,至今仍保留許多照片是它的特點。 首先,請先透過影片欣賞江戶城過去的勇壯風貌。 江戶城是?它的歷史?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江戶城是1457年由扇谷上杉家的家臣太田道灌所建造的平山城。 之後豐臣秀吉開城,德川家康在江戶時代進行增建及改建。 後來它成為日本面積最大的城堡。 被當作江戶幕府的政府機關使用後,在明治元年被轉移交給新的明治政府,並在明治2年成為皇城。 這就是所謂的「江戶開城」和「江戶城無血開城」。 1888年成為宮城,並於1948年改名為皇居。 至今江戶城遺址的一部分仍被用為天皇陛下居住的「皇居」。 與影片中介紹的江戶城相關的地方在哪裡? 照片:皇居・富士見櫓 影片開頭,有片綠色空間明顯地豎立在東京的高樓大廈之間。 這是江戶城的內郭,就是江戶城的中心部,外側有城牆。 影片0:38開始,將透過舊照片介紹了淺草本願寺、淺草寺、櫻田門、虎之門、富士見櫓、水道橋、新大橋和隅田川、日比谷門、淺草橋門、本丸大手門、坂下門、西之丸二重橋等等至今仍廣為人知的熱門景點。 影片途中從2:05開始有拍攝到最後的德川將軍德川慶喜公,從1:33開始有拍攝到江戶城周邊的舊地圖及天守閣的構造圖。 關於參觀江戶城 照片:皇居周邊 江戶城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交通方式為從JR「東京」車站、東京捷運・都営地下鐵「大手町」車站步行約5分鐘。 江戶城的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的一部分歸於皇居東御苑,一般都開放參觀。 北之丸歸於北之丸公園,周邊有許多觀光遊客及跑步的人。 雖然天守閣被整建了3次,但因為計畫重整併重新加裝天守台,目前暫停參觀。 本來保留的天守台目前有開放參觀。 造訪皇居之際﹐推薦參觀城門附近的大番所、壯麗的石牆、位於廣場的本丸御殿「忠臣藏」的松之大廊下 、大奧、和田藏門跡、和田藏門跡、石室、松之廊下跡、中雀門跡。 另外還有皇宮參訪團﹐不妨參加看看也不錯吧。 江戶城的介紹總結 照片:江戶城天守台 這裡《Edo Castle / Tokyo Imperial Palace in 1871 江戶城》有介紹明治時代的初期江戶城的多數照片。 關於一部分的皇居﹐可以向宮內廳申請參觀。 詳情請至宮內廳的網頁確認。 從規模,築城期間,及天守閣的高度等方面來看﹐江戶城值得誇耀為日本第一名城。 希望透過這次關於江戶城的歷史及觀光景點的介紹文章﹐能讓您對江戶城產生興趣。 【Tripadvisor】皇居東御苑(舊江戶城本丸跡)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66443-d320625-Reviews-The_East_Gardens_of_the_Imperial_Palace_Edo_Castle_Ruin-Chiyoda_Tokyo_Tokyo_Prefe.html -
影片文章 2:31
100年前的日本,平民是怎麼生活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瞭解大正時代平民的生活狀況,介紹了很多歷史上珍貴的照片!
歷史- 9.79K 次播放
- YouTube
用照片介紹大正時代平民的生活! 這部影片《1914~1918(大正3年~大正7年)庶民的生活和「紅蜻蜓」》中,反映了大正時代日本人民生活的樣子。 拍攝照片的是一名美籍業務員,Elstner Hilton。 影片中使用的BGM是日本有名的童謠、作詞・三木露風、作曲・山田耕騏的《紅蜻蜓》。 因為在戰爭前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照片技術不太發達,所以在這個影片裡總結的照片非常珍貴。 透過約2分半的影像,一起來了解傳承至今的日本平民生活。 照片上介紹的日本大正時代是怎樣的時代?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大正時代是距今約100年前大正天皇在位期間的1912年7月30日到1926年12月25日期間。 在這個時期,日本發生了明治維新後以民主主義發展為目標的「大正民主運動」。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在大正時代發生的。 雖然大正時代只有短短的15年,但也是講述日本近代史不可或缺的時期。 大正時代平民的服裝、飲食文化、生活情況是?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大正時代西裝的時尚也出現了,但是大多數平民還是穿著和服生活。 在影片裡也有女性的身影。 從照片上也可以看出,男性一般是短髮,女性一般是紮成一個髮型。 影片0:28中,也有在路邊占卜的算命先生的身影。 在0:35的男性編織傳統工藝品竹籠的樣子,0:44還拍攝了日本傳統的不倒翁製作。 除此之外,影片中也陸續介紹了瞭解當時日本生活情況的照片。 影片1:08中出現的是平民生活和做飯不可缺少的圍爐裏。 在冬天的時候還可以用來取暖。 另外,1:56中介紹的是被稱為耍猴兒的娛樂文化。 這是當時沒有電視和網路時平民的娛樂。 拍攝大正時代平民生活的影片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這次的影片內容整理了大正時代的生活照。 從許多珍貴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的平民是如何生活的。 介紹的照片上,有很多充滿笑容的人。 大正時代發生了戰爭,百姓不得已過上了貧窮的生活,但人們的心也許是富裕的吧。 -
影片文章 4:06
至今仍不斷圈粉的幕末志士坂本龍馬,一起來了解他的生平和相關展覽!
歷史- 153 次播放
- YouTube
坂本龍馬的相關資訊影片 這次要介紹的是「時事通信趨勢新聞」公開的影片,《暗殺情景重現──坂本龍馬展=70封首度公開的信件,以及人斬以藏的手槍》。 這部影片收錄的是2017年在雅敘園東京飯店(東京都目黑區)舉辦的「從土佐來的喔!坂本龍馬展」的場景。 現場展示坂本龍馬的愛刀和書信等遺物,是喜好日本幕末史的人必看的展覽。 坂本龍馬生平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坂本龍馬是江戶幕府末期的土佐藩鄉士。 本名為坂本直柔,出生於1836年1月3日。 脫藩後成為志士,拜勝海舟為師,並組成龜山社中(後來的海援隊)。 坂本龍馬一生的大事件包括,千鈞一髮逃過死劫的寺田屋事件、促成薩摩藩和長州藩結成薩長同盟。 坂本龍馬的生平曾被拍成大河劇《龍馬傳》等多部戲劇。 近年以幕末為題材的歷史劇《仁》也同樣受到歡迎。 影片中的坂本龍馬展內容為何?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中的「從土佐來的唷!坂本龍馬展」展出的是2017年高知縣坂本龍馬紀念館整修期間,移至東京會場的收藏品。 東京都有形文化財「百段階段」展示的是坂本龍馬的愛刀、寫給土佐藩後藤象二郎的書信「越行之記」等。 還有展出姊姊乙女的和服腰帶、有「砍人以藏」別稱的岡田以藏使用的槍枝。 其他還有影片中坂本龍馬的照片、寫給姊姊的書信、下關海戰圖、薩長同盟證明、年表等。 這些展示品從影片0:14開始可以陸續看到。 影片中還有重現坂本龍馬遭暗殺時的場景! 影片2:47的「再會了,龍馬」中可以知道坂本龍馬遭暗殺的經過。 在坂本龍馬曾學過的劍術流派「北辰一刀流・玄武館」監製下重現發生在京都的近江屋事件,相當震撼。 坂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山田藤吉同時遭到京都見廻組暗殺的影像,以影子投影搭配聲光呈現。 坂本龍馬的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以上介紹的是幕末志士坂本龍馬的生平。 影片中坂本龍馬珍貴的遺物在高知縣坂本龍馬紀念館展出。 日本歷史中幕末時代特別具有戲劇性。 現在很多人成了坂本龍馬粉絲,請一定要再看一次影片喔! 【官方網站】高知縣坂本龍馬紀念館 https://ryoma-kinenkan.jp/country/cn-tw/ 【Tripadvisor】高知縣坂本龍馬紀念館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298234-d1818581-Reviews-The_Sakamoto_Ryoma_Memorial_Museum-Kochi_Kochi_Prefecture_Shikoku.html -
影片文章 8:38
通過長野縣諏訪郡「井尾考古館」製作的再現VTR可以完全瞭解繩文時代的生活!遺址出土的石器、土器等。從遺物中闡明繩文人的生活!
歷史 生活/商務 觀光/旅遊- 1.03K 次播放
- YouTube
長野縣諏訪郡"井尾考古館"製作"繩文人的生活再現動畫介紹 許多觀光客來到日本通常都會試圖尋找獨具日本特色的事物,例如美麗的神社、充滿情趣的風景,或者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即使是日本人,京都和奈良那些擁有悠久歷史的建築,以及美味的壽司與蕎麥麵在他們心中依舊魅力不滅。 不過這次我們不介紹傳統的日本旅遊方式,而是要推薦一個稍微冷門的景點,讓大家了解一下生活在日本繩文時代的人在當時是怎麼生活。 本文將跟隨影片為大家介紹可以了解繩文人生活的井戶尻考古館,以及繩文時代的生活點滴。 〔日本歷史〕什麼是繩文人?當時生活的特色是什麼?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繩文時代是日本列島劃分的一個時期,時間從距今約1萬6000年前一直涵蓋到3000年前,而繩文人就是當時生活在日本全境,也就是從北海道一直延伸到沖繩的人類。 在世界史中相當於中石器時代及新石器時代。 當時的繩文人爲了生存費盡心思。 他們不僅發明了在彌生時代以及一直傳承到現代的工具和物品,還讓生活更加舒適。 例如弓箭製作技術就是在繩文時代出現,讓人們可以在遠處打獵。 另外,石器或陶器的發明還讓人類得以烹調及保管食物。 這個時期的人類建造了豎穴式建築,開始在某個地方定居下來,因此村落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 繩文人就是這樣善用各種智慧來改善生活。 可以學習繩文人的生活及文化的井戶尻考古館?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0:27 處介紹的是位於長野縣的戶尻考古館,是一個可以學習繩文人的生活與文化的設施。 館內展示了許多繩文時代生活的資料,包括陶器在內。 按照繩文時代的年代分類展示的陶器和石器還分別記載了用途等。 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觀重現繩文人居住、飲食生活以及服裝等展區,從而想像當時的生活。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可以從陶器和石器的圖案來解讀當時的宗教和神話的學習區,是歷史迷不可錯過的地方。 影片0:38處所呈現的,是在井戶尻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多件石鋤。 大約在4500年前,日本人因為石鋤成爲耕地的農耕民族。 當時的人應該是春天種小米和黍米,夏天的話應該是種蕎麥。 這個部分可以從影片的1:02處觀看重現當時情景的畫面。 井戶尻考古館還展示了許多夏季農田的除草工具。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的2:10處呈現的是秋天雜糧採收時所使用的石刀。 需要脫穀的穀物會用石磨去殼,之後再用土器煮成粥,全家人就在豎穴式建築中吃飯。 除了粥,繩文人還吃河魚、山菜、核桃以及糰子。 這些場景通通都重現在VTR之中。 將繩文土器製成這些烹飪工具的方法可以從影片的4:59處觀看。 首先是揉捏粘土,混入沙子做成泥團,之後再將這些泥團滾成帶狀,一一堆疊上去後並加上圖案,盡量讓這些泥團不要有縫隙出現。 完全晾乾半個月到一個月之後,再用篝火烘烤。 那麼當時的人是怎麼製造石器的呢? 從影片的6:23處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繩文人會用一塊大石頭敲打扁平的橢圓形的石頭,將其劈成薄片後,再用石鋤頭塑形。 當時鋤頭之類的石器形狀與現代的鋤頭毫無兩樣。 不僅如此,井戶尻文化的遺址還有女性首飾等物品出土。 另外,我們還可透過影片看到繩文人拉弓獵取動物的模樣。 由此可見井戶尻考古館是一個能讓人了解到日本根源及繩文人生活的有趣景點。 重現繩文人昔日生活的影片介紹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了由「IDOJIRIKOUKOKAN」製作的這部重現繩文人生活的影片。對於想要了解日本歷史的人來說,是一部值得推薦的作品。 這些重現鋤頭與斧頭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穀物處理方式的VTR,讓觀眾更清楚地了解到當時日本的生活。 日本繩文時代的著名遺址有三內丸山遺址(青森縣)、龜岡遺址(青森縣)、大森貝塚遺址(東京都)、加曾利貝塚(千葉縣),以及菜田遺址(佐賀縣)。 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大家若對繩文時代有興趣的人,不妨也到這些遺址一探究竟。 -
影片文章 1:45
火砲傳來之地──鹿兒島縣種子島是怎樣的觀光名勝?走在種子島砲相關景點享受歷史觀光吧!
歷史- 125 次播放
- YouTube
來介紹關於鹿兒島縣種子島的「火砲期」的影片! 這段影片是讀賣新聞線上所製作的《探訪史書「鐵砲記」 鹿兒島・種子島》。 這段影片所介紹的九州地區 鹿兒島縣種子島,以日本初次傳來火砲之地聞名。 影片一開始收錄了美麗種子島門倉岬的無人機空拍畫面。 來欣賞那豐碩自然風景及火砲傳來的歷史吧。 鹿兒島種子島是什麼時候傳來火砲? 照片:帶著火砲的鎧甲武士 鹿兒島縣種子島是以火砲傳來地聞名的景點。 由1543年漂流到種子島的葡萄牙人和火砲一起傳進了其製造技術及射擊方式。 影片0:27開始會介紹位於鹿兒島縣種子島的鐵砲傳來紀念碑及火砲像。 傳進種子島的火砲是稱為浪漫的大筒槍械,也被稱為種子島槍。 和火砲傳來同時期的1549年,基督教也由歐洲傳教士之手傳進日本。 鹿兒島縣種子島火砲相關景點是什麼?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0:41處所介紹的種子島總合開發中心火砲館附近還有當時首次發射火砲的島主-種子島時堯的銅像喔。 種子島時堯以實現火繩槍國產化的事蹟留名。 影片1:17開始出現在畫面的八板金兵衛清定是傳聞複製火砲並開發出火砲開火所需的螺絲的人物。 經由他之手使火砲量產變為可能,並在戰國時代許多武將都能以廉價價格取得火砲。 來參觀鹿兒島縣種子島吧! 照片:鹿兒島縣・種子島的洞窟 種子島除了影片所介紹火砲傳來相關的景點之外,還有以種子島宇宙中心宇宙科學技術館及赤尾木城文化傳承館月窗庭為首的許多觀光景點。 喜志鹿崎、浦田海水浴場、馬立岩屋、千座岩屋及榕樹拱門等自然豐碩的景點也別忘了去看看。 在種子島每年都會舉辦火砲祭,人潮洶湧好不熱鬧。 鹿兒島縣種子島火砲傳來影片介紹總結 照片:鹿兒島縣種子島 鹿兒島縣種子島就像影片所見一般是個自然豐碩充滿魅力的景點。 記得要來種子島那些火砲傳來相關的觀光景點並感受其中深奧的歷史喔。 想要更加了解火砲及基督教傳來相關的朋友,推薦前往長崎縣五島列島。 【官方網站首頁】遊玩學習,南之島「種子島」 | 種子島觀光協會 https://hk.tanekan.jp -
影片文章 6:42
幕末江戶時代傳說中的武士們的形象所蘊含的珍貴影像!享受吸引衆多外國人的武士文化!
歷史- 268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マジ話チャンネル」が公開した「【驚愕】発見された「日本最後の侍」の写真が凄すぎる!嘘のような本当の写真 江戸時代 幕末 伝説のサムライたちがヤバイ」です。 日本に写真の技術が持ち込まれたのは江戸時代末期のことです。 なんと日本には、明治維新の時期から明治期にかけて撮影された侍の写真が残されているのです。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写真を撮影したのは、フェリーチェ・ベアトや日下部金兵衛といった写真技術者たち。 彼らは、現在の日本には存在していないかつての侍の姿を、写真として残していました。 動画の3:33には人気志士の坂本龍馬を撮影した写真も紹介されています。 ぜひ動画を見て、日本の侍ならではのかっこいい衣装を堪能しましょう。 -
影片文章 15:03
下面介紹一下日本歷代125代天皇。2019年"令和"時代開始,日本開啓了新的時代。
歷史- 28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Yasaka Hastur」さんが公開した「歴代天皇125代.」です。 「歴代天皇125代.」の動画は、日本の歴代天皇を約15分で紹介する動画です。 初代神武天皇から、現在は上皇陛下となられた125代天皇(動画は2012年制作なので今上天皇として紹介)までを、肖像と実名、即位期間とともに紹介します。 令和になった現在は、126代今上天皇が即位されています。 動画を視聴すると、歴代天皇の長い歴史を静かに感じることができるでしょう。 14:00からは上皇陛下と皇族の方たちの写真も紹介されます。 -
影片文章 13:17
與親日國土耳其的友情來自和歌山縣!埃爾圖爾號海難事故130年後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深厚的交流!
歷史- 156 次播放
- YouTube
エルトゥールル号遭難事故とは 今回ご紹介する動画は「WakayamaPref」が公開した、日本から8,700km離れた親日国トルコとの絆を結んだ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を紹介した「日本トルコ 時を越える絆 ~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が繋ぐ友好の物語~」です。 東ヨーロッパと西アジアにまたがるトルコは親日国として有名ですが、その歴史は今から130年前の日本の本州最南端である和歌山県串本町にある大島で起きた、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の遭難事故から始まりました。 トルコ軍艦が1890年9月にトルコへの帰国の途中で台風により船甲羅という岩礁に衝突し、樫野崎沖に沈没しました。 地元住民がこのとき海難事故にあったトルコ人船員を救出作業したことからトルコとの友好が始まったのです。 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を救った串本町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トルコのエルトゥールル号救出活動にあたった人たちの住む集落は和歌山県串本町の樫野地区の方々です。 当時、通報を受けた住民らは、救助と介抱をおこないました。 こちらは動画の1:26より詳しく紹介されていています。 決して豊かではなかった時代に、台風で漁に出られず蓄えも少ない中、衣類や食料をトルコ人たちに提供しました。 当時おにぎりを提供したとされる入れ物の「もろぶた」も残されています。 こちらは動画の2:43からご覧なれる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の救出にあたった住民の息子さんへのインタビュー内で紹介されています。 イランイラク戦争と親日の歴史 1985年に起きたイラク戦争のさなかにイラン・テヘラン在留邦人救出がおこなわれました。 イランの首都テヘランに取り残された日本人215人をトルコ政府が派遣したトルコ航空機によって救難活動されたというものです。 この事件も親日のトルコとの絆によって起きたエルトゥールル号救出恩返しと言えます。 今も続くエルトゥールル号遭難事故への慰霊祭 写真:トルコ記念館 動画の5:33から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エルトゥールル号遭難事故の翌年から住民らによる慰霊祭が行われ、以来途切れることなく交流が受け継がれ、現在も5年ごとにトルコとの合同慰霊祭を行っています。 式典に向けて和歌山県串本町では街を上げて準備をしました。 また、6:49から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2015年にトルコ記念館がリニューアルオープンし、新たに遺品発掘調査で発見された遺品展開催がされました。 当時の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は木造であったため、船内にあった遺品はすべて海に沈みました。 これらの遺品調査が2008年から続けられています。 多くの調査を繰り返し、これまでトルコと日本あわせて7箇所で遺品の展覧会を行っています。 動画の9:04からご覧になれる2015年の発掘調査では当時船が遭難した樫野崎沖で作業をおこない、51回の潜水で311点もの遺品を見つけ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エルトゥールルリサーチセンターでこれらの遺品が調査され、地元の子どもたちも保存作業を協力しています。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島唯一の大島小学校では総合の時間で親日国トルコと日本の交流について学びます。 トルコのあいさつをする様子が動画の7:34からご覧になるができます。 また、親日家であるトルコ人が串本町の役場で働く様子は7:50よりご覧になれます。 8:16から紹介されているのは親日友好の証として串本町が開発したのが「エルトゥールル」という名前のバラです。 トルコの親日の歴史を知れるエルトゥールル号紹介まとめ 写真:トルコ軍艦遭難慰霊碑 動画で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和歌山県串本町トルコ文化協会では、民族舞踊や言葉の勉強、親日であるトルコ人との交流などの活動をおこなっています。 日本とトルコの友好125周年を記念して映画「海難1890」も公開されました。 小説や本も多数出版されています。 四季折々の風景や世界遺産である高野山と熊野がある和歌山で新日交流を築いたエルトゥールル号の奇跡と日土国交の歴史を学んでみてください! -
影片文章 3:56
戰後75年至今仍留下很多戰爭傷痕的東京"硫磺島",太平洋戰爭的激戰地將當時的悲慘狀況傳達給了現在。
歷史- 812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介紹硫磺島戰跡的視頻 這裏的視頻是《時事通信趨勢新聞》製作的《硫磺島戰跡=灼熱的地下掩體、集體埋葬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日本留下了無數的傷痕。 但是戰後很多史實被歪曲後流傳下來,還有很多不知道太平洋戰爭以及舊日軍的真實面貌的人。 硫磺島留下的慘痛戰跡就是其中之一。 昭和時期,日本唯一的本土決戰之地是沖繩。 但是,沖繩之前展開激烈陸戰的是位於太平洋的小笠原羣島周圍只有12公里的小硫磺島。 戰前這個硫磺島住着很多平民,但由於戰爭,硫磺島成爲罕見的激戰地,沒能及時打撈本土的平民和以慄林忠道中將爲中心的守備隊大部分戰死沙場。 渡邊謙、嵐成員二宮和也出演的電影《硫磺島來信》是傳達硫磺島激戰的爲數不多的電影之一。 這篇報道根據介紹現在的硫磺島的視頻,介紹硫磺島的歷史。 硫磺島是什麼?硫磺島登陸計劃是攻佔日本本土的要石嗎? 照片:硫磺島 硫磺島是東京都小笠原村之一。 距離東京23區內約1200公里的小火山列島至今仍在反覆噴發。 視頻開頭0:06可以看到硫磺島北部的美軍制作的壁畫。 以登陸硫磺島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在研鉢山豎起星條旗的著名場面爲主題,對只有這些人被視爲英雄感到憤怒,美軍向壁畫開槍。 視頻中,作爲戰跡,從視頻1:45開始播放了暴露中彈後挖出的炮身的阿姆斯特朗炮和啞彈,從視頻3:33開始播放了美軍廢棄的謝爾曼戰車殘骸等生動的戰跡。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美軍的硫磺島登陸計劃被稱爲分離作戰。 從開戰初期開始,日軍和聯合國軍的兵力就存在明顯的差異。 對此,舊日軍潛伏在視頻1:16中可見的地下掩體中,用游擊戰法彌補戰鬥力差距。 但是活火山硫磺島的地熱很高,地下掩體呈現出灼熱的地獄。 視頻中0:40左右開始作爲醫院使用的戰跡之一,進入海軍醫務科掩體深處後,由於地下熱,攝像機的鏡頭瞬間變模糊,由此可見其狀態是多麼殘酷。 另外,據說海底火山發出的有毒氣體充滿了突擊壕,是處於危險狀態的防禦戰術。 舊日軍在美國軍隊和硫磺島自然環境的雙重苦難下,堅持了約一個月的時間,堅持了三天就能結束硫磺島戰爭。 在硫磺島花費了這麼長時間,說明對於美國軍隊來說硫磺島是否是攻佔日本本土的重要據點。 硫磺島戰跡見學會 照片:硫磺島 雖然現在一般人不能去硫磺島旅遊,但每年只有一次硫磺島三島戰跡見習會。 公開的是集體埋葬地、戰後用於宣傳美國的美軍遺骸的壁畫、大阪山炮臺、遺骸收容所等戰跡。 除此之外,海上自衛隊駐紮在那裏進行訓練和遺骸收集,因此禁止出入。 介紹硫磺島戰跡的視頻摘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戰後日本在美國軍隊的統治下,直到恢復自治爲止,硫磺島成爲了日本人無法涉足的戰跡。 倖存的島民被趕出故鄉,分散在全國各地,現在每年只能回硫磺島一次。 從視頻2:14可以看出,美國公開的官方文件中記載了2000具遺骸埋葬在遺骸收容所,但仍有60%以上的陣亡者沉睡在硫磺島。 爲了避免戰爭的悲劇重演,請從現在留下的傷痕中學習日本的歷史。 【行程顧問】硫磺島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Tourism-g1137885-Iwo_Jima_Tokyo_Prefecture_Kanto-Vacations.html -
影片文章 5:23
北海道函館的五稜郭是製作成星形的罕見堡壘!一網打盡介紹北海道屈指可數的人氣觀光景點五稜郭的歷史及魅力所在!
歷史 觀光/旅遊- 299 次播放
- YouTube
介紹位於函館的五稜郭觀光影片! 此部影片為介紹位於北海道函館市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五稜郭《函館「五稜郭」Goryokaku, Hakodate》。 如影片開頭所示,函館的五稜郭擁有美麗星形構造的堡壘為其特徵。 只要登上影片1:34處所介紹的五稜郭塔瞭望台,用來曬IG彷如包圍住稜郭公園的星形護城河便可一覽無遺。 影片中所介紹的函館五稜郭是怎樣的觀光景點? 照片:五稜郭 五稜郭是在幕府末期(1853年~1868年左右)時為了保衛箱館奉行所而由江戶幕府在當時的蝦夷地所搭建的城堡。 影片1:54處所介紹的武田斐三郎,設計了同被稱為稜堡式的星形五稜郭。 五稜郭在建造的城堡中又被稱為龜田區公所土壘或函館區公所。 另外,由於植有大量的細柱柳,也被稱作柳野城。 影片中所介紹的函館五稜郭成為了重要的歷史舞台! 照片:五稜郭的石垣 於明治維新時期完成的五稜郭,有段在戊辰戰爭最後一次戰役的箱館戰爭(五稜郭戰役)中,被舊幕府軍所占領成為根據地的歷史背景。 如影片1:22處可見到還殘留著土壘、石垣及石碑。 五稜郭在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還曾經作為陸軍的練兵場。 自幕府末期就不斷成為歷史舞台的五稜郭。 1988年時還製作了名為「五稜郭」的電視連續劇。 作為國家特別史蹟的五稜郭,以「五稜郭與箱館戰爭的遺蹟」之名被指定為北海道遺產。 現今則作為國家財產而由函館市管理。 來瞧瞧影片中所介紹的函館五稜郭其魅力所在! 照片:五稜郭・冬季點燈活動 於影片1:47處可見到的,是2010年時所復原的奉行所。 影片2:33處可窺見奉行所內的樣子,也可至大廳或庭院參觀、看看歷史資料展示。 五稜郭公園中還有舉辦期間限定的點燈,推薦可以配合活動時期造訪喔。 函館五稜郭的影片介紹總結 ©Goryokaku-Tower 修改 影片中所介紹的五稜郭於5月左右為賞櫻期、10月則為賞楓期,冬季時還有雪景,可享受所謂四季風光的風景。 函館除了五稜館還有能從函館山欣賞夜景、品嚐函館著名拉麵等暢遊方式。 順帶一提,在甲信越地區.長野縣佐久市的龍岡城同為設計成五星形,千萬別錯過也造訪看看喔。 ◆五稜郭・五稜郭公園 設施概要◆ 【地址】北海道函館市五稜郭町44號 【交通】自JR函館車站開車、搭乘計程車或巴士約莫15分鐘 【停車場】無 【Tripadvisor】五稜郭公園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ShowUserReviews-g298151-d1439713-r68353674-Goryokaku_Park-Hakodate_Hokkaido.html -
影片文章 6:00
鹿兒島縣的甑島上發現7000萬年前的巨大草食恐龍化石!!到底是怎樣的恐龍住過日本呢!?一起在知名的化石島甑島發掘恐龍!
歷史- 263 次播放
- YouTube
鹿兒島縣的甑島上發現恐龍化石的影片介紹! 以下介紹的是影片《在甑島的海邊發現恐龍化石!日本財團 海與日本PROJECT in 鹿兒島 2018 #09》。 國立科學博物館和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共同發表,在市內的甑島上發現長70公分的大型珍貴化石。 如同影片0:54看到的,鹿兒島縣甑島的甑博物館恐龍化石等準備室的職員三宅優佳驚訝又開心地表示島上發掘珍貴化石。 到底是發現什麼化石呢? 影片中的鹿兒島縣甑島是個承載著遠古史的觀光景點!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甑島位在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的西側、東海上的列島,海面聳立著一座高200公尺的斷崖,是自然景色豐富的地方。 上甑島、中甑島、下甑島等數個無人島構成的甑島列島,承載著遠古的歷史。 影片開頭出現的斷崖地層是從白堊紀到古近紀之間形成的,島內最古老的地層竟然已經有8000萬年。 影片中的鹿兒島縣甑島的恐龍化石是什麼樣的化石?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甑島陸續發現恐龍化石,受到各方關注。 薩摩川內市和熊本大學的共同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現長70公分的化石,是歷來發現最大的化石。 影片的1:20開始可以看到被發現的化石,以及熊本大學大學院先端科學研究部的小松俊文副教授的採訪片段。 影片中還能看到其他調查成員的驚喜表情。 為您介紹影片中的恐龍研究詳細內容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的3:36起講述的是,2012年日本首次也是亞洲首次發現的第三例草食恐龍角龍類的化石。 此外,鹿兒島縣甑島的姬浦層群中發現肉食恐龍的牙齒和肋骨、角龍類恐龍的部分牙根、菊石、爬蟲類的化石等。 影片的3:58起可以看到恐龍化石被帶回研究室後的清理作業。 負責清理的人表示,沒看過這麼大的化石,清理起來相當有成就感。 發現大型化石後經過1年半的時間,研究成果逐漸浮現。 被發現的化石是7000萬年前的草食恐龍鴨嘴龍類的大腿骨。 鴨嘴龍類是白堊紀後期分布在亞洲和北美的草食恐龍,從大腿骨的大小推斷體長應為10公尺以上。 影片的5:07可以看到鴨嘴龍類的復原圖。 在鹿兒島縣甑島發現恐龍化石的影片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以上發現的恐龍化石推定年代是接近恐龍滅絕期,或許能成為解開恐龍滅絕之謎的重要資料。 存在於遠古時期的恐龍至今仍有諸多謎團。 在許多研究者的努力下,恐龍化石相關的研究將會持續進行下去。 影片中的甑博物館恐龍化石等準備室除了有展示恐龍化石外,也舉辦恐龍化石發掘體驗行程等活動,有興趣的人不妨前往一遊! -
影片文章 2:41
千萬別錯過東京國立博物館為數眾多的埴輪、陶器、青銅器及人形陶土製品,讓人體會羅曼蒂克的歷史!竟然在日本規模最大收藏有12萬收藏品的博物館裡有了新發現!
歷史- 130 次播放
- YouTube
東京都臺東區"東京國立博物館"展示的快樂圈和土器視頻介紹 這是由「brianman1955」所製作名為《埴輪・陶器・青銅器・遮光器人形陶土製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影片。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都台東區上野恩賜公園裡,為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館,前身也叫做帝國博物館或帝室博物館。 由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黑田紀念館、舊因州池田房屋前門(黑門)及庭園等設施所組成。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公開展示的物品有以日本刀為首的刀劍、盔甲、考古遺物等國家寶物;另外也包含重要文化財產的美術品。 此收藏品總數竟然將近12萬個! 另外於2019年也有舉辦特別個展,如正倉院展覽、高御座、木乃伊等,個個令人嘆為觀止。 影片中介紹身穿正式服裝的女子是屬於何種埴輪?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於影片開頭所介紹的是在關東地區・群馬縣伊勢崎市豐城町橫塜出土,目前被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埴輪「正式服裝的女子」。 此埴輪身穿衣裳狀的裙子及簡袖上衣,配戴玉製耳環、項鍊、手鍊。 頭髮則是梳成一種稱為島田髷的髮型,額頭上插有髮簪。 擺設的這尊埴輪被認為是古墳時代(西元前350年~700年左右)的出土物,相當珍貴。 影片中所介紹的單嘴鉢形陶器是怎樣的陶器?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於影片0:42處所介紹的為關東地區・埼玉縣富士見野市福岡的上福岡貝丘所出土的單嘴鉢形陶器。 此陶器為1937年時一名為山內清男的人所挖掘,調查結果推測為繩文時代前期的關山式陶器。 影片中介紹的青銅器為怎樣的物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於影片1:06處所介紹的為關西地區・和歌山縣南部町西本庄所出土的青銅器,推測年代為彌生時代(西元前300年~西元250年左右)。 這時期的青銅器逐漸趨向大型化,且不具吊鐘的功能。 適於當裝飾品的青銅器被認為是當作祭品來使用。 影片中所介紹的遮光器人形陶土製品為怎樣的陶土製品?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於影片1:50處所介紹的為東北地區・宮城縣大崎市田尻蕪栗字惠比壽田所出土的遮光器人形陶土製品。 據說是於繩文時代晚期(西元前400年左右)在東北地區盛行所製作的人形陶土製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埴輪與陶器影片總結 照片:東京國立博物館 雖然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影片僅只有2分40秒左右,但裡頭所描述的埴輪及陶器傳達出了浪漫的歷史。 除了影片中出現的埴輪及陶器之外,東京國立博物館亦有常設展覽及特別展區等,公開展示了許多貴重的資料、目錄、研究雜誌等,另外調查研究也都在持續進行著,請務必要到此一遊喔! ◆東京國立博物館 設施概要◆ 【地址】〒110-8712 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13-9 【交通】JR上野公園口.鶯谷車站南出口徒步10分鐘(欲觀賞展覽時請由正門入場)。或搭乘台東區的巡迴公車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站下車。 【門票】成人1000日元,大學生500日元(※2023年7月時的價格) 【休館日】禮拜一(遇國定假日隔日休) 【停車場】無 【電話】03-3822-1111 【官方網頁】東京國立博物館──東博 https://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1659&lang=en 【Tripadvisor】東京國立博物館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4134278-d320638-Reviews-Tokyo_National_Museum-Uenokoen_Taito_Tokyo_Tokyo_Prefecture_Kanto.html -
影片文章 4:59
由織田信長統一天下時建造的華麗絢爛古城「安土城」!解開充滿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的夢想野望的幻麗古城之謎!
歷史- 321 次播放
- YouTube
關於滋賀縣近江八幡市"安土城"和織田信長的解說動畫介紹 這邊將介紹的影片《夢幻的安土城 HD版》(幻の安土城 HD版)是由「trocken ab」製作,是一部再現戰國時代歷史下最具代表性的古城「安土城」的影片。 影片中介紹的安土城,很多人是透過2011年日本播放的大河電視劇《江~公主們的戰國~》所認識的。 安土城曾經是身為江的伯父的織田信長的居城,至今成為很多部歷史電視劇的舞台場景。 看的出來目前已不存在的安土城,曾經是一座華麗絢爛的古堡。 影片中介紹的安土城的歷史是? 照片:安土城遺址 地下1層、地上6層、五層七重的安土城從1576年花費4年才完工,築於鄰近琵琶湖的安土山上。 比岐阜縣更接近京都的安土城,對於織田信長來說,是一個天下布武的象徵。 據說,安土城的築城與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有關。 然而,完工2年後的1582年,由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所發起的本能寺之變後,遭到大火燒毀。 織田信長的居城「安土城遺址」,目前為國家指定的特別史跡。 此外,被歸屬於琵琶湖國家公園第一種特別地域而受到保護。 在影片0:24開始可以觀賞到安土城的介紹。 影片中介紹的安土城的調查事業是? 照片:安土城址 黑金門遺址 1989年開始以特別史跡安土城遺址調查整備事業為由,開始進行石牆修復及挖掘調查。 在影片0:47開始可以觀賞到從安土山南山裾看到以前的安土城大手口。 此外,也可以看到安土城有東虎口及西虎口兩個出入口,漸漸地可以了解古城的全貌。 目前安土城還殘留仁王門和三重塔的遺跡。 影片中介紹的安土城的遺跡及織田信長的想法為? 照片:安土城址・傳說中羽柴秀吉府邸遺址 根據安土城的紀載,當時從道之橋口通過尾跟道,再通過黑金門是一般通往安土城二之丸、三之丸、本丸及天主的路線。 為了迎接天皇的大手道目前已被修復。 在影片1:57開始可以觀賞到修復完成的大手道。 在二之丸有個信長廟,是豐臣秀吉奉給織田信長的遺物。 本丸的樣貌和影片3:45開始介紹的京都御所的清涼殿非常相似。 織田信長建造的安土城,是為了迎接天皇而打造的名城。 關於安土城及織田信長解說的影片總結 照片:美麗的藍天和琵琶湖 安土城遺址位於現在的滋賀縣近江八幡市。 如果要前往影片中介紹的安土城,不妨也順路造訪看看安土城郭資料館、安土城考古資料館、安土城城下町。 位於安土山的總見寺可以取得御朱印和御城印哦。 ◆安土城 設施概要◆ 【地址】滋賀縣近江八幡市安土町豐浦 【交通】從JR安土車站步行25分鐘、下名神龍王交流道後,車程20分鐘 【參觀時間】9:00~16:00 【入山費用】大人700日元、小孩200日元 【停車場】有(免費) 【官方網頁】安土城遺址 | 滋賀縣觀光資訊[官方觀光網站]一次瞭解滋賀・琵琶湖! https://tw.biwako-visitors.jp 【Tripadvisor】安土城遺址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23564-d1424361-Reviews-Azuchi_Castle_Ruins-Omihachiman_Shiga_Prefecture_Kinki.html -
影片文章 1:10
可以體驗繩文時代生活的長野縣諏訪郡的井尾遺蹟!從天而降地看到在村落遺蹟中發掘的豎穴式住宅,想象一下當時的生活吧!
歷史- 230 次播放
- YouTube
長野縣諏訪郡"井尾遺蹟"豎穴式住宅的動畫介紹 這裏是"Solar Kanki"製作的"井尾遺蹟豎穴式居住"是用無人機從上空拍攝位於長野縣諏訪郡富士見町的井尾遺蹟豎穴式居住的視頻。 通過美麗的視頻可以看到國家史蹟。 自然的綠色和茅草屋頂的色彩對比也非常美麗,對於喜歡歷史或喜歡自然影像的人來說,這是必看的視頻。 這篇報道介紹了有豎穴式住宅的井底遺址的魅力。 何謂有豎穴式居住的井尾遺蹟 照片:井尾遺蹟 有豎穴式居住的長野縣諏訪郡富士見町的井尾遺蹟是江戶時代的聚落遺蹟,是喜歡歷史必看的景點。 1966年被指定爲國家史蹟(井尾史蹟公園)。 被指定爲史蹟時的石碑也在公園內。 井尾遺址周圍有很多爲尋找八嶽山泉水而建造的遺址。 到目前爲止,據說繩紋時代正在進行狩獵採集。 這就是長野縣諏訪市出身的考古學家對繩文時代的狩獵採集提出異議的原因。 從井尾遺址等中央高地的繩文遺址研究開始,提出了繩文時代是不是也耕田生活的新說法。 什麼是豎穴式居住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豎穴式住宅是指在地上挖圓形或方形的洞,豎起多個柱子,建造骨架,用泥土或蘆葦等建造屋頂或外牆的建築。 有風情的外觀,看着都讓人心情舒暢。 可通過此視頻的0:06觀看。 在歐洲,從中石器時代開始出現了豎穴式居住形態的建築。 新石器時代後,在世界各國將生活並普及到這樣的居住地。 據說在日本是從舊石器時代後期開始製造的。 有豎穴式住宅的井底遺址值得一看 圖像來源 【官方主頁】富士見町 井尾遺址附近有展示衆多重要文化遺產的設施——井尾考古館民俗資料館。 展示着井底、曾根等出土陶器和藤內遺址出土品、阪上遺址出土品、水煙漩渦文深鉢等約2000件文化遺產出土文物。 從井底遺址發掘的居住地到豎穴式居住地也被移設,細節再現得淋漓盡致。 可以參觀豎穴式住宅和內部,還可以看到過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圍爐裏。 另外,還展示了繩文時代的居住、食物、服裝、土偶等。 欣賞的話,可以想象當時的生活。 過去還舉辦過製作古代商品的手工弓箭體驗等活動。 遺址周邊自然豐富,可以看到稻田、蓮花、蓮花、鳶尾花等,也是想看日本風景的人推薦的地方。 井尾遺址內的豎穴式住宅也位於美麗的綠色中,是Instagram映入眼簾的地方。 可通過此視頻的0:06觀看。 有豎穴式居住的井尾遺蹟報道摘要 照片:井尾遺蹟水車 "Solar Kanki"製作的"井尾遺址豎穴式居住"是拍攝舊居住豎穴式居住的視頻。 你會被井尾史蹟公園的美麗影像所吸引。 井尾史蹟公園內有水車棚和稻田等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 好奇的人請確認一下! ◆井尾遺蹟·井尾考古館 實施概要介紹◆ 【住址】長野縣諏訪郡富士見町境7053 【交通訪問】JR中央本線信濃境站下車 步行15分鐘。 【入館費用】一般成人300日元,一般小人150日元(2020年4月時點) 【營業時間】9:00~17:00 【休館日】週一·公休日的次日·年末年初 【停車場】有。40輛普通車 【電話號碼】0266-64-2044 【行程顧問】井尾遺蹟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120579-d12572092-Reviews-Idojiri_Archeological_Site-Fujimi_machi_Suwa_gun_Nagano_Prefecture_Koshinetsu_C.html -
影片文章 2:36
奈良縣櫻井市的「箸墓古墳」是卑彌呼的陵寢!?就讓現代最新科技來為大家解開這座日本最古前方後圓墳的古代之謎吧!
歷史- 1.23K 次播放
- YouTube
奈良縣櫻井市箸墓古墳的影片介紹 這是由「讀賣新聞線上影片」製作的影片,《探訪史書「日本書記」奈良・箸墓古墳》。 這次要介紹位於關西地區・奈良縣在日本史上最為悠久的古墳,「箸墓古墳」。 箸墓古墳是全長超過200公尺的巨大古墳,屬於撥型前方後圓墳,利用空拍可以看到草木覆蓋成林的古墳周邊整體模樣。 箸墓古墳是在彌生時代(西元前300年左右~西元250年左右)到古墳時代(西元前350年左右~700年左右)的3世紀後半期建造的,乃《日本書紀》中出現的「倭跡跡日百襲姬命大市墓」,現由宮內廳管理,因此不能進入古墳內部。 被綠意覆蓋的箸墓古墳被指定為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周壕(護墳河)被選定為「池塘百選」。 透過這部影片,可以感受到箸墓古墳謎樣的氛圍。 奈良最古老的前方後圓墳・箸墓古墳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位於奈良縣櫻井市的箸墓古墳據說是《日本書紀》提到的「倭跡日百襲姬命」之墓。 據說「倭跡日百襲姬命」與《魏志倭人傳》等文獻中記載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有相通之處,也有研究者認為箸墓古墳不是卑彌呼的墳墓,讓圍繞著大和王權的誕生和箸墓古墳的定位引起一番爭論。 影片0:54可以看到奈良縣櫻井市的博物館「市立埋藏文化中心」保管著箸墓古墳周邊挖掘的板石,也就是「芝山之石」。 一般認為「芝山之石」是用來建造石室的,是距離箸墓古墳西方約18公里的大阪府柏原市的玄武岩。 除此之外,不少土器和木製品等出土品亦得到研究人員的確認。 奈良・箸墓古墳的渺子成像調查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過去曾多次得到宮內廳的許可,由考古、歷史研究者等對箸墓古墳進行調查,但箸墓古墳的謎團尚未解開。 2012年,利用直升機搭載的三維航空雷射測量儀進行了詳細的遺跡測量,揭示出更多細節。 另外,2020年1月研究箸墓古墳的橿原考古學研究所利用可以穿透物質的「渺子(Muon)」這個基本粒子,從宮內廳外圍腹地調查內部構造。 在今後的調查結果發表中是否能揭曉箸墓古墳的迷雲備受世人矚目。 根據多年的調查,箸墓古墳未有盜賊入侵挖掘的痕跡在日本史上更是難得一見。 奈良縣櫻井市・箸墓古墳總結 照片:櫻井線 本文介紹了箸墓古墳。 奈良縣櫻井市的箸中除了箸墓古墳,還有纏向古墳群,有興趣的人不妨隨同箸墓古墳一起觀光。 箸墓古墳的交通方面,JR櫻井線卷向車站步行15分鐘即可。 也有停車場。 這座古墳真的是卑彌呼的墳墓嗎?就讓我們沉浸在這氣勢磅礴的古代浪漫氣息之中吧。 -
影片文章 2:23
日本近代賽馬誕生150週年!長久以來傳承下來的技術和靈魂至今仍吸引着衆多賽馬迷。
歷史 體育- 50 次播放
- YouTube
近代競馬のプロモーション動画について 「地方競馬チャンネル【公式】」が制作した、「近代競馬150周年プロモーションビデオ」は、日本の近代競馬のこれまでの歴史を紹介している動画です。 騎手の世代交代、競馬場の変遷など150年の歴史の中で移り変わっていったものを知ることができ、競馬ファンもちろんの事、一般の方にもたまらない内容になっています。 この記事では、近代競馬の歴史や魅力を動画に沿って解説しています。 多くの人を魅了する近代競馬とは? 画像引用 :YouTube screenshot 多くのファンを魅了する近代競馬とは、定められたルールに基づき、競馬場で馬を競わせる競走競技のことを言います。 日本競馬の原型は横浜居留地にいた居留外国人による、競馬(洋式競馬)が始まりと言われており、そこから日本独自の競馬に変化していきました。 近代競馬の長い歴史の中で、「福山競技場」「旧黄金競馬場」「盛岡競馬場」「川崎競馬場」といった競馬ファンに愛される競馬場が生まれ、数々の記憶に残るレースを生み出しました。 各競馬場の映像は動画の1:04より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また、2019年に亡くなった近代競馬の結晶、史上最強馬と言われた「ディープインパクト」や、日本ダービーの2冠を制した「ドゥラメンテ」などの名馬も日本競馬から生まれています。 ディープインパクトの追悼記念に発売された切手は非常に高い人気となりました。 動画は150年という長い歴史の中、「先輩から後輩」「親から娘」「母から仔」と受け継がれている競馬への熱い思いをコンセプトに作られており、騎手(ジョッキー)、そして0:45からは親子の競走馬「エスワンスペクター」「エスワンプリンス」がご覧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近代競馬の歴史を解説 写真:競馬 近代競馬の起源は、イギリスと言われており、この発祥の地で近代競馬の基礎ができました。 正式なルールで近代競馬が行われた始まりは、 -
影片文章 8:30
下面介紹一下忍者實際生活的甲賀流忍術宅邸。在有歷史的宅邸內體驗忍者的手法吧。
歷史- 34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isouei」が公開した「【日本唯一本物】 甲賀流忍術屋敷(日本語)」です。 動画では滋賀県甲賀市にある「甲賀流忍術屋敷 」の様子が紹介されています。 甲賀流忍術屋敷は甲賀流忍者・甲賀五十三家の筆頭格甲賀望月氏本家の旧邸です。 江戸時代元禄元年に建てられた本物の忍者屋敷です。 室内には手裏剣や刀の展示もされており、動画でもご覧いただけます。 屋敷の随所にどんでん返しやからくり窓など、忍者屋敷ならではの特徴をみ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是非動画でご確認ください! -
影片文章 4:35
青森縣青森市的特別史蹟「三內丸山遺蹟」是日本最大級的繩文時代的遺蹟!通過充滿看點的視頻來享受歷史的浪漫吧!
歷史- 191 次播放
- YouTube
青森縣青森市的特別史蹟"三內丸山遺蹟"動畫介紹 這裡介紹的「marugotoamori」製作的《「青森的魅力」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地下真實,地上浪漫》是拍攝青森縣大規模繩文時代的村落遺址的。 除了村落遺址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出土文物和活動等,是可以好好學習歷史的觀光設施。 在這篇報導中,介紹了位於青森市的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的魅力。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 照片:三內丸山遺址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是位於東北地區・青森縣青森市的日本最大級別的繩文時代(西元前14000年~西元前400年左右)的遺址。 距今約5900年前到約4200年前的繩文時代前期到中期的大規模村落遺址。 據說繩文人在此定居了約1000年。 還可以看到復原大型豎穴建築和復原大型掘立柱建築物等復原建築物,可以想像當時的生活。 這裡的建築物可以從影片0:41開始觀看。 除了復原建築物以外,還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出土品。 土器和土偶上展示著當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飾品。 因為有餐廳和販賣部,可以一邊休息一邊欣賞各式各樣的產品。 交通路線從JR青森站搭車約20分鐘。 坐市營巴士大約30~40分鐘。 門票方面,全票410日元,高中生、大學生200日元,中學生以下免費(※截至2023年6月為止)。 在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中一定要看到的復原大型掘立柱建築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影片1:08開始可以看到復原大型掘立柱建築物的特徵是巨大的柱子,高約15m。 在直徑2公尺的大洞裡埋上栗子樹而建。 柱子和柱子的間隔是好好量測後建造的,其長度為4.2m,長度單位為35cm。 雖然用途不明,謎團重重,但志願者導遊說或許用作瞭望台、燈塔、神殿。 據說繩文時代的高度比復原建築物的15公尺還要高,大約有20公尺左右。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中除了六柱建築物遺址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遺址。 可以看到一般居民生活過的豎穴式居住地和很有可能是高床式建物的掘立柱建築物遺址(高床式倉庫遺址)。 可以參觀作為共同工作場和集會場使用的復原大型豎穴建築物的內部,影片從1:00開始可以看到。 被稱為村長墓的環狀配石墓也是看點之一。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的看點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在2:11開始就能看到的繩文之丘三內丸山Mahoroba公園內的「三丸博物館」、繩文時遊館、三內丸山遺址中心,展示了約1700件從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出土的遺物。 可以看到釣魚針、魚骨、耳環等裝飾品。 繩文的人們使用各式各樣的工具來農耕和食品烹飪,用裝飾品裝潢自己,可以想像他們擁有很高的文化。 在青森市的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中,也有可以製作東西的體驗工房。 製作板狀土偶、再生琥珀的掛件、體驗組帶等,可以享受各式各樣繩文時代的選單十分豐富。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由「maruktoamori」製作的《「青森的魅力」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地下真實,地上浪漫》是介紹青森市的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的影片。 可以想像它起到了觀景台和瞭望台的作用,有大約15公尺的復興建築等,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遺址和出土物品,是歷史愛好者必看的景點! ◆特別史跡三內丸山遺址中心概要◆ 【地址】〒038-0031青森縣青森市大字三內丸山305 【交通】從JR青森站搭車約20分鐘 【門票】全票410日元,高中生和大學生為00日元,中學生以下免費(※截至2023年6月為止) 【營業時間】9:00~17:00 【休館日】每月第四個星期一(遇國定假日順延一天) 【停車場】可容納500輛 【電話】017-766-8282 【Tripadvisor】三內丸山遺址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298241-d324336-Reviews-Sannai_Maruyama_Site-Aomori_Aomori_Prefecture_Tohoku.html -
影片文章 3:26
長野縣飯田市的大平宿是保留着古老日本原風景的人氣景點! 大平宿的歷史和衰退的經過,以及作爲住宿設施保存下來的現在的面貌。
歷史- 282 次播放
- YouTube
長野縣飯田市"大平宿"觀光動畫介紹 首先請看這裏的"廣文起稿"製作的視頻【江戶時代保留街道的長野縣"大平宿"】。 這段視頻彷彿穿越到了江戶時代。 這裏是位於長野縣飯田市的大平宿。 大平宿是什麼?歷史呢?這篇報道介紹了人氣旅遊景點大平宿。 長野縣的大平宿爲什麼建造?它的歷史是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長野縣的大平宿是連接中山道和三州街道(伊那街道)的大平街道的中間地點曾經存在的宿場町。 寶曆4年(1754年)隨着加工、製造碗、盤子等木工品的木地師大藏五平治和谷商山田屋新七的移居,開始了這片土地的歷史。 如視頻所示,該地區至今仍存在很多從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代的舊建築。 在伊那谷和木曾谷之間聳立着木曾山脈,過去只能通過權兵衛街道前往奈良井宿。 大平街在江戶時代中期,爲了連接從伊那谷到中山路的妻籠宿,經飯田藩許可,進行了開墾。 長野縣的大平宿衰退的原因是什麼?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長野縣大平街開通後,作爲元善光寺參拜者光顧的茶館住宿而繁榮起來。 明治時期還設置了大平第三小學正道學校和大平郵局等,明治末期隨着中央主線的開通,成爲了物流要地。 但在昭和期,越過清內路村的清內路山坡的國道265號開通,並且林業衰退,大平宿的使用者減少。 平成期前澤莊等被大火燒燬。 動畫中介紹的現在長野縣大平宿的情況是什麼? 圖片來源 留下大平宿的聚會 | 住在江戶時代的古民宅裏吧 如動畫的1:47所示,大平宿的居民於昭和45年決定集體移居。 集體移居村落大平宿在廢棄後,作爲"綠裏村",重新誕生爲遊客體驗自然的地方。 現在由於NPO法人大平宿保留會和南信州觀光公社的管理,大平宿丸三莊至今仍被用作古民居住宿設施。 其目的在於,將集體移居村落用作住宿設施,挽救和保存這些寶貴的財產。 與一般的住宿設施不同,需要的東西自己準備,用民宅的柴火或木炭用圍爐裏或窯自炊,離開時還進行清掃。 大平宿不定期舉行釣魚和自然體驗活動。 附近還有大平臺溫泉和麪向遊客的酒店等。 視頻中雖然有些枯萎,但是全篇介紹了可以想象當時日本生活的各種古民宅。 長野縣大平宿的動畫總結 圖片來源 :YouTube screenshot 大平宿周邊是夏季涼爽、冬季可以欣賞雪景的人氣旅遊勝地。 在這片保留着老式民宅的土地上,或許能拍到自然滿溢的Instagram有韻味的照片。 想享受視頻中那種古老的好山村氛圍的人,去長野縣的大平宿周邊看看怎麼樣? ◆大平宿 設施概要介紹◆ 【住址】郵編395-0045 長野縣飯田市上飯田7929 【交通接近】從中央汽車道飯田IC乘車60分鐘。※沒有公交車、電車等大衆交通工具。 【住宿費】每人2300日元 【停車場】有 【電話號碼】南信州觀光社 0265-28-1747 【行程顧問】大平宿 https://www.tripadvisor.com.tw/Attraction_Review-g1021319-d7037774-Reviews-Odairajuku-Iida_Nagano_Prefecture_Koshinetsu_Chubu.html -
影片文章 2:14
在羽田機場內忍者和武士的戰鬥!連職業特技演員所吸引的魄力的殺陣的來龍去脈都忘得一乾二淨!
歷史- 45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Samurai Film Fighting」が公開した「Ninja experience in Tokyo International Airport Haneda. 羽田空港で忍者体験」です。 こちらの動画では、あの羽田空港で侍と忍者が圧倒的な迫力のある殺陣を繰り広げている様を見ることが出来ます。 これは羽田空港のPR動画となっており、羽田空港内でプロスタントマン達がそれぞれ忍者と侍に扮してアクションの撮影をされています。 本当に戦っ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迫力があり、まさに鬼気迫るといった言葉がふさわしい動画となっています。 この動画では、そんなプロスタントマンが繰り広げる忍者の殺陣を見ることが出来るので、気になる方は是非ご覧下さい。 -
影片文章 14:22
連日本人都不知道!?韓國媒體"亞洲老闆"介紹的日本NINJA
歷史- 33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Asian Boss」が公開した「Japan’s "Last Ninja" Explains The Naruto Run | EVERYDAY BOSSES #9」です。 アジアンボスは韓国に拠点をおくメディア企業で、アジアのリアルな生活を動画で紹介しています。 「社会と文化のギャップを埋めることを使命」としており、動画によって偏見やステレオタイプをなくすための活動をしています。 ストーリーテリングを通じて、好奇心を持ち続け批判的に考え、世界を一つに近づけるために行動を起こすことに挑戦しています。 アジアンボスのヒロコさんが紹介するのは、天満宮で忍者として活動をするカワカミさんです。 カワカミさんが手を使って表現する「印」は仏教の思想に根付いたものとされています。 -
影片文章 4:57
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富岡制絲場是被稱爲近代日本技術革新場所的重要景點。毫無保留地介紹羣馬縣富岡市的人氣觀光景點「富岡制絲場」的看點和歷史!
歷史 觀光/旅遊- 100 次播放
- YouTube
日本の世界遺産、富岡製糸場の動画をご紹介! こちらの動画は、「KyodoNews」が公開した、日本の世界遺産の1つである群馬県富岡製糸場を紹介した「明治時代に生糸産業革新 世界遺産の富岡製糸場 Japan’s Tomioka Silk Mill registered as World Heritage site」です。 2014年にユネスコ世界遺産委員会は「富岡製糸場と絹産業遺産群」を世界遺産に登録することを決定しました。 富岡製糸場は、明治時代の日本において技術革新や生糸産業革命を成し遂げた、歴史的に重要なスポットです。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世界遺産富岡製糸場とはどんなスポット? 写真:群馬県・富岡製糸場 富岡製糸場は、近代産業発祥の地として知られる施設です。 富岡製糸所、原富岡製糸所、株式会社富岡製糸所、片倉富岡製糸所、片倉工業株式会社冨岡工場と呼び名を変えてきた歴史をもちます。 実業家の渋沢栄一は、富岡製糸場の設立社の1人に数えられます。 世界遺産「富岡製糸場と絹産業遺産群」には、富岡製糸場の建物ととともに、高山社跡や田島弥平旧宅、動画の4:08にある荒船風穴も構成遺産として登録されています。 また、富岡製糸場の敷地全体が国の史跡に、初期の建造物は国宝や重要文化財に指定されています。 動画の0:35からご覧になれるようには国立国会図書館には建設当時の工場の様子が描かれた錦絵も所蔵されています。 明治時代の日本にとって外国の技術を導入した工場が建設されたのは大ニュースとなりました。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世界遺産富岡製糸場の見学ポイントをチェック! 写真:富岡製糸場・東置繭所 富岡製糸場の生糸工場の建物は木骨煉瓦造で、器械製糸工場としては世界最大規模を誇ります。 建物の入口には旧富岡製糸場の表札がかけられています。 動画の1:27には検査人館の建物が、1:45には東繭倉庫の建物が紹介されています。 東繭倉庫の通路のアーチには建立された「明治5年」の刻印があります。 東繭倉庫の隣の繰糸場にはフランスから輸入された繰糸機のレプリカや、自動繰糸機が保存されています。 動画の3:17からはブリュナ館の建物が、3:57からは西繭倉庫の建物もご覧になれます。 世界遺産富岡製糸場の紹介動画まとめ 写真:群馬県・富岡製糸場 ご紹介した動画には、富岡製糸場の歴史や見どころが分かりやすくまとめられています。 富岡製糸場への観光旅行を計画している方や日本の世界遺産に興味がある方は、この動画をチェックして知識を得ておくのがおすすめです。 富岡製糸場の近隣には、群馬名物のおっきりこみを食べられるランチスポットや、富岡製糸場にまつわるシルクのお土産を購入できるショップもありますよ。 ◆世界文化遺産富岡製糸場 施設概要紹介◆ 【住所】群馬県富岡市富岡1-1 【交通アクセス】ホームページをご確認ください 【開場時間】9:00~17:00 【入場チケット料金】大人1000円、高校・大学生250円、小・中学生150円 【駐車場】なし 【電話番号】0274-67-0075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世界文化遺産富岡製糸場 http://www.tomioka-silk.jp/tomioka-silk-mill/ 【トリップアドバイザー】富岡製糸場 https://www.tripadvisor.jp/Attraction_Review-g1021202-d1860844-Reviews-Tomioka_Silk_Mill-Tomioka_Gunma_Prefecture_Kanto.html -
影片文章 14:55
如果使用AI技術,100多年前拍攝日本的膠捲也能以彩色重現!查看收錄了大正時代日本人的生活和觀光地樣子的珍貴視頻!
歷史- 188 次播放
- YouTube
こちらの動画は「Pearbook」が公開した「 【速度修正 + カラー補正】カラー化映像でよみがえる1919年の日本の生活」です。 この動画には、日本の古いモノクロフィルムをAIでカラー化する特殊技術が使われています。 動画で紹介されているのは1919年、大正時代の日本の様子です。 着物姿で生活する日本人の姿のほか、当時の市場の光景やアイヌの人たちとの交流といった貴重な映像も残されています。 また、松島や函館、日光など現在でも人気を集める日本の観光地の様子も収められています。 映像技術が発達していなかった100年以上前の日本の様子をカラーで見られるというのは、かなり画期的な試みといえるでしょう。